陈志刚;何桦;罗宏斌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92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93.4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绞痛患者实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焦虑抑郁不良状态,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客观上规范日常用药行为.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奚秀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方法 ,分析评价该手术方式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6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治疗组采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为(156.5±30.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3.2±38.0)min,术中出血量为(322.5±217.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32.5±367.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818、4.6091,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1.6±1.0)、(16.5±4.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6.6±1.5)、(23.0±5.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012、4.3945,P=0.0000、0.0001<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74,P=0.0196<0.05).结论 对前列腺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吉;刘裔道;蚌凌青;杨晓荣;梁元;陈仲斌;潘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在提升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卧床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ICU卧床患者,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翻身间隔时间、住ICU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翻身间隔时间(2.04±0.23)h、住ICU时间(12.56±3.23)d,短于对照组的(3.41±1.01)h、(16.41±3.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在ICU卧床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缩短卧床时间,减少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加速康复出院,提高满意度.
作者:董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右腋下直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患儿行右腋下直小切口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术后24 h引流量.结果 研究组体外循环时间(39.6±11.4)h及住院时间(6.4±1.2)d均短于对照组的(45.3±14.2)h、(8.3±1.4)d,术后24 h引流量(45.6±12.3)ml少于对照组的(56.3±11.4)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手术时选择右腋下直小切口入路效果显著,可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晖;孔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效果.方法 3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刀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及刀口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刀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3.34±3.27)h、(6.40±1.28)h、(17.59±2.41)h、(6.71±0.93)d、(6.58±0.9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1.10±3.42)h、(12.94±2.36)h、(30.34±1.95)h、(8.62±1.94)d、(9.75±1.74)d,刀口疼痛评分为(2.32±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1.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促进其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2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性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效果.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卒中评分为(22.13±5.06)分,Fugl-Meyer评分为(34.15±6.05)分;对照组患者的卒中评分为(28.69±6.37)分,Fugl-Meyer评分为(31.03±5.81)分;实验组患者的卒中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行早期康复临床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被临床推荐.
作者:王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消化性溃疡患者行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奇偶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2例.参照组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25%(2/32)明显低于参照组的31.25%(1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88%(31/3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1.88%(23/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相较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较为显著,可作为消化性溃疡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吴士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小儿肠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纠正脱水时间(1.43±0.39)d、止泻时间(2.19±0.41)d、止吐时间(1.04±0.28)d、退热时间(1.45±0.22)d、住院时间(3.17±0.63)d均短于对照组的(2.81±1.37)、(4.61±1.18)、(2.41±0.63)、(3.43±0.43)、(5.72±1.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肠炎患儿应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小儿早日痊愈.
作者:周立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采取清脑舒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脑舒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Barthel指数(BI)指标分别为(3.11±1.09)、(64.42±3.38)、(68.62±8.88)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54±1.48)、(43.95±4.35)、(56.37±11.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清脑舒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书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方法 选取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的60例高脂血症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甲组(轻度慢性肾脏病)和乙组(中度慢性肾脏病患者),每组3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肾小球滤过率,另比较甲乙两组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心血管病变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为(3.8±0.6)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0.4)mmol/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1.3±0.2)mmol/L、(52.5±7.2)ml/(min×1.73 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3)mmol/L、(74.8±12.5)ml/(min×1.73 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有5例患者出现心血管病变事件,发生率为16.67%;乙组中有13例患者出现心血管病变事件,发生率为43.33%.两组患者的心血管病变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P=0.024<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能够降低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病情越严重,出现心血管风险事件风险越高.
作者:康伟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45例危重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外加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于发病30 d内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则于发病30 d后行高压氧治疗.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意识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85.63±12.3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1±1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70,P=0.0000<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为(13.21±3.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2±2.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42,P=0.0001<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危重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采用高压氧的治疗时间越早,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意识状态恢复情况越好,临床医师应该尽早让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柏胜;何子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脂参数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不同分为肥胖组(83例)和对照组(17例),肥胖组根据腰臀比(WHR)不同分为腹型肥胖组(48例)和周围型肥胖组(35例).比较肥胖组和对照组临床特征、临床生化指标,比较腹型肥胖组、周围型肥胖组、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情况,分析各指标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MI、WHR、体脂百分比(BF%)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总体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79%(79/100).其中腹型肥胖组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生率高,其次为周围型肥胖组,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WHR、BF% 与HOMA-IR均呈正相关(r=0.296、0.310、0.306,P<0.05).结论 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通过BIA法测得BF%,能更好地反映体脂含量,更加简便、有效的评估肥胖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作者:陈志刚;何桦;罗宏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即查即治与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0例接受宫颈癌筛查的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就阴道镜检查和即查即治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200例接受宫颈癌筛查患者中,265例患者行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如下:233例为慢性宫颈炎,4例为宫颈湿疣,26例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3例为CINⅠ级,9例为CINⅡ级,4例为CINⅢ级),2例为宫颈癌.阴道镜诊断慢性宫颈炎、宫颈湿疣、CIN、宫颈癌的符合率分别为98.3%、75.0%、96.2%、50.0%.阴道镜诊断宫颈疾病的总符合率为97.4%(258/265).120例患者接受即查即治,其中70例患者接受超高频射频术,26例患者接受小型环切术,24例患者接受标准宫颈环切术.病理诊断结果如下:86例为慢性宫颈炎,3例为宫颈湿疣,30例为CIN,1例为宫颈癌.即查即治诊断慢性宫颈炎、宫颈湿疣、CIN、宫颈癌的符合率分别为95.3%、66.7%、93.3%、0.即查即治诊断宫颈疾病的总符合率为93.3%(112/120).结论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十分相近,同时对于医疗不发达地区推广即查即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临床意义.
作者:林少梅;邢彦君;刘佩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重症颅脑损伤及合并伤的急诊救治方法与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重症颅脑损伤及合并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 41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占82%;9例患者接受非手术治疗,占18%.50例患者经过相应治疗,死亡、重残、轻残、治愈分别为25例、2例、4例、19例.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及合并伤患者病情变化快,且较为严重,具有极高死亡率,早期明确诊断是急诊救治的关键所在,临床上要对危及患者生命的损伤优先进行处理,充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许永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前穹隆切开妊娠物清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 10例Ⅱ型和Ⅲ型瘢痕妊娠的患者,均采用经阴道瘢痕妊娠物清除术.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1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平均住院时间5~6 d,平均手术时间4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8.3 ml.10例患者1个月后月经均正常来潮,术后3个月复查B超均提示子宫切口愈合良好,无一例憩室.10例患者有1例术后3个月意外妊娠,B超提示为孕囊位置正常因瘢痕修复时间较短给患者选择了药物流产,药流顺利未发生大出血.结论 经阴道瘢痕妊娠物清除术利用女性自然腔道,腹壁无切口,对诊断设备、手术器械要求均较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周宏霞;张荣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采取CT与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临床综合诊断为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均有完整资料,愿意配合研究,均接受CT与MRI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CT与MRI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本次研究中40例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经诊断后显示:10例患者肿瘤位于筛窦与额窦,16例位于上颌窦,8例位于鼻腔,6例位于上额窦与鼻腔.40例患者CT检查显示:肿瘤界限清晰14例、不清晰26例;增强扫描有24例,其中明显强化16例、中度强化8例;此外,多发斑片状有8例、长条状息肉样14例、不规则形状18例.MRI检查显示:有16例不规则软组织占影,T1W1时可见信号为等信号或等低信号,T2W1时可见信号为次高信号或略低信号,DW1时则为高信号.结论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应用CT与MRI检查技术均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分别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可显示病变情况、病变部位及周围软组织侵犯情况,对病情鉴别诊断作用显著,可根据患者情况临床可灵活选择.
作者:王立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小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组进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后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房水蛋白含量、视力水平及后囊破裂、角膜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7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5,P=0.002<0.05).手术后观察组房水蛋白含量(7.24±0.32)g/L、视力水平(0.45±0.1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64±0.54)g/L、(0.3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49、5.769,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11.02±0.1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14±0.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000,P=0.000<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9%(4/45)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0,P=0.048<0.05).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显著,可有效维持房水蛋白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视力.
作者:张俊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小儿良性癫痫(BECT)变异型临床特征.方法 20例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变异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包括视频脑电图(VEEG)结果、影像学、治疗及预后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负性肌阵挛4例、不典型失神8例、认识功能下降8例以及口咽部运动障碍6例.其中,BECT变异型分型为:Ⅰ型7例,Ⅱ型4例,混合型9例.20例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均提示未见异常.20例患儿VEEG监测结果均显示睡眠期中央颞区局限性棘慢波大量发放.其中,16例患儿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棘慢波放电指数55%~80%,4例患儿NREM棘慢波放电指数>80%.20例患儿均给予口服抗癫痫药物或联合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后,13例患儿发作控制,7例患儿发作减少.复查VEEG显示所有患儿睡眠期棘慢波指数(SWI)均有下降或消失.结论 Rolandic区放电常见于BECT,临床医师应加强对BECT变异型的脑电图(EEG)变化及其规律的观察,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作者:袁梁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52例直肠癌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配合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5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未见转开腹手术以及手术失败患者,也无死亡患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未见二氧化碳气腹耐受性差或不可耐受现象.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8±0.26)h,平均手术出血量为(152.08±12.08)ml.患者术后2~5 d恢复肠蠕动,平均住院时间(13.68±2.35)d,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以及护理措施,能够确保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提升术后治疗效果,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魁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7.9±1.2)mmol/L和(10.9±1.2)mmol/L,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4±1.5)mmol/L和(8.2±1.4)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08<0.05).结论 给予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