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药学在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中的作用

田鹤

关键词:循证药学, 临床合理, 应用抗生素, 青霉素钠, 红霉素肠溶胶囊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药学在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6月-2012年8月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据循证药学的方法,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肠溶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青霉素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病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以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吸收、啰音消失、咳喘恢复、血象恢复、退热等病症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依据循证药学的方法使用青霉素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治疗预后效果好,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参松养心胶囊与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心律平(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心律平治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相当,试验组对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安全、有效。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强化肠外营养在结肠癌并肠梗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强化肠外营养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择期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接受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强化肠外营养干预,对照组仅接受标准肠外营养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学指标、术后恢复和免疫学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营养学指标方面:术后8 d,观察组在 ALB、PAB、TF 和氮平衡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恢复方面:观察组在手术前、后体重变化值及术后排气、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免疫指标方面:术后8 d,观察组在IgA、IgG、IgM和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强化肠外营养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学指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加快恢复速度,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开开;黄永光;胡海波;白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OX40/OX40L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OX40/OX40L可激活T细胞的信号通路,参与T细胞的活化、增殖与迁移,与多种免疫炎性疾病关系密切,是机体炎性免疫反应中一对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本文就近年来有关OX40/OX40L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贾意国;曲宝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护理技术在产科的应用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培训、沟通、宣传等实施中医护理技术,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水平,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显著提高,孕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结论:中医药知识技能是中医护理工作的基础,中医护理技术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作者:丁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06例手术护理的配合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正确手术护理配合措施。方法: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配合;研究组在常规手术护理配合基础上加入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经不同护理配合后,心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8.74%,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07%(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手术护理配合可显著改善其负面情绪,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作者:朱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拟清肝降脂汤加味治疗脂肪肝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清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疗效。方法:将12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清肝降脂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滞通胶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清肝降脂汤加味治疗脂肪肝疗效满意。

    作者:周新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30例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VBAC)可行性。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60例,将30例成功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定为观察组,另外30例再次剖宫产的产妇定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Apgar评分、住院时间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之后再次妊娠的时候,可以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条件下,选择经阴道分娩,在分娩的时候,一定要密切关注产妇情况,保证产妇的安全。

    作者:杨自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9月-2013年6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DHS治疗,对照组采用PFEN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 Harris 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0% VS 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 DHS 相比,PFNA固定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有效率与安全性都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查天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N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患儿5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治愈50例(89.3%),2例好转出院,2例转上级医院,2例(3.6%)死亡。结论:N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显著。

    作者:闫怀莲;晁占湖;秦凌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传统护理组和社区护理组,分别实施传统护理与社区护理。在实施护理后的3、6个月对患者的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坚持规律运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指标进行评估和检测。结果:社区护理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护理组(P<0.01)。结论:实施社区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及坚持运动规律,并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血糖的波动幅度。

    作者:陈学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泉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获得性肺炎患儿1746例,对临床资料包括病原学构成及细菌耐药情况、临床表现、纤维支气管镜、影像特点、辅助检查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1746例患儿中病原学检查阳性655例(37.5%),主要以婴幼儿为主。②细菌感染253例(38.6%),病毒感染169例(25.8%),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感染97例(14.8%);混合感染65例(9.9%);细菌感染多的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病毒感染多见为RSV、流感、副流感;非典型菌多为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MP多见于>3岁患儿与<3岁患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3,P<0.01);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多见年龄<6个月的患儿与>1岁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P<0.01)。③检出肺炎链球菌87株中,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45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全部耐药,对万古霉素均敏感。检出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菌株22株,其中大肠埃希氏13株,肺炎克雷伯杆菌9株,对氨苄西林、头孢类抗生素全部耐药,其中1株对美洛培南耐药,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④降钙素原及CRP的检测有助于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CAP。结论:泉州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多见于婴幼儿为主,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病毒感染为RSV、流感、副流感为主,RSV及混合感染多见于<6个月婴幼儿。降钙素原及CRP的检测有助于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CAP;了解本地区CAP病原体特点及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避免滥用抗生素。

    作者:李联侨;陈琼华;颜艺琳;彭维林;林志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8月收治COPD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吸氧、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的治疗原则,给予盐酸氨溴索片30 mg/次,3次/d,头孢拉定3.0 g静滴,2次/d,急性期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溶液2 mL+硫酸沙丁胺醇溶液2 mL,3次/d,20 min/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抗感染汤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EF和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控制12例,显效2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临床控制5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郑州市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及同年龄段血脂正常者体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及叶酸的水平和差异的意义。方法:选取>45岁以经检查无糖尿病、肾病及其他器质性疾病的高脂血症患者和同年龄段血脂正常者分别测定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结果:两组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血症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高脂血症患者血浆FA和维生素B12低于对照组;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4和-0.571,P<0.01)。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同时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监测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黑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维持治疗重度持续性哮喘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维持治疗重度持续性哮喘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64例,均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维持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FEV1、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FEV1、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维持治疗重度持续性哮喘疗效确切,且具有用药安全性。

    作者:潘昆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在消化内科焦虑状态患者中的疗效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式在消化内科焦虑状态患者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消化内科常见病患者9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对比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7%,对照组6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63,P=0.037);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t 观察组=13.588,P=0.000;t对照组=2.960,P=0.004);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1.067,P=0.000)。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消化内科焦虑状态患者的病情,有效降低焦虑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汪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修补组和切除组,每组48例,分别施以单纯修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修补组所需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切除组,身体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切除组,治疗总有效率9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身体恢复快等优点,对急性胃穿孔有治疗意义。

    作者:卜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行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对照组行关节镜下清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为显著效果,可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安全有效。

    作者:王荣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训练的观察。方法:将40例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康复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观察康复训练15 d~1个月后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康复训练组有效率95%,药物治疗组有效率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淑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强化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22例,缓解后的巩固治疗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3 g/m2,维持24 h持续静滴,静滴结束后给予四氢叶酸钙解救,同时配合使用止吐药物及保护肝肾功能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不良反应观察:化疗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化疗结束后,每周检测2次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结果:所有患者按期完成化疗,无化疗相关死亡患者。不良反应:13例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炎,22例出现骨髓抑制,5例出现肝功损害,2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出现过敏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所有不良反应缓解或消失,患者健康存活。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已成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巩固治疗措施。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可消失。

    作者:孙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细菌鉴定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有效运用

    目的:探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血液检验提供有效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700例,采用无菌原则采集患者静脉血20 mL,并分别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给予检验。结果: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总检出一致率达84.6%,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14,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对细菌鉴定的检出符合率较高,但是直接药敏试验操作方法简便、省时,值得首选。

    作者:高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