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目的:分析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初产妇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接生技术分娩,观察组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情况、产程时间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29.17%,对照组51.0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Ⅰ度裂伤率高于对照组,Ⅱ度裂伤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中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提高分娩舒适度,降低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静息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发作持续时间、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并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张会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润肺化痰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氨溴索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润肺化痰膏外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5例,好转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对照组临床治愈15例,好转6例,有效30例,无效9例。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RP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润肺化痰膏治疗慢性咳嗽是临床较好的方法,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张昊;谢永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所需的时间、手术全程出血量、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谷傲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与奥扎格雷注射液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疗效。方法:入选患者70例,经TCD证实均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治疗组35例常规治疗给予长春西汀20 mg与奥扎格雷注射液40 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和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血栓通注射液3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10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8.57%,显效率68.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与奥扎格雷注射液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疗效好,起效快,值得推广。
作者:丁文东;丁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盆腔肿块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方法:收治女性盆腔肿块患者误诊病例51例,对其临床表现、B超检查结果及终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陈旧性宫外孕、盆腔腹膜结核、阔韧带肿瘤、盆腔脓肿、阑尾周围脓肿在辅助检查及入院临床表现中均存在一定误诊率。结论:对少见病认识不够,症状不典型,病史询问不详细,诊断思路受限,临床表现类似等原因造成盆腔肿块误诊,应有所加强以不断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作者:徐晓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评定药物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有利于患者治疗与康复。
作者:孙炤;程亚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指患者并存两种或两种类型以上需要治疗的心血管病变或畸形。不少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因其心血管的复杂畸形或肺充血严重而处于高度危重状态,多数需在婴幼儿期及时手术且术后护理具有特殊性,为提高术后监护质量和减少并发症,对2013年1-10月收治24例婴幼儿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
作者:雪宁;张燕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应用于胎盘早剥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胎盘早剥患者32例,给予早期诊断,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孕妇以及新生儿妊娠结局。结果:75.0%的患者选择剖宫产,12.5%的患者选择阴道分娩,9.4%的患者选择产钳术,3.1%的患者选择臀位助产。32例产妇均无死亡。37.5%发生子宫卒中,9.4%发生DIC,31.3%发生产后出血。21.9%发生新生儿窒息,3.1%发生新生儿死亡,37.5%为死胎。新生儿死亡和死胎均发生于Ⅲ度患者。结论:早期诊断应用于胎盘早剥的临床诊疗中能够及时发现病症,可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一旦发现胎盘早剥应尽快给予相应治疗,孕妇和新生儿的妊娠结局较好。
作者:曾繁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的相关因素。方法:2011年1月-2014年8月收治妊娠期贫血孕妇3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检查的血红蛋白(Hb)>100 g/L的孕妇3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静脉血液,用全自动五分类细胞计数仪进行测定血红蛋白(Hb)。结果:两组孕妇在月经初潮时间、年龄、家庭经济收入、流产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呕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初潮时间、年龄、家庭经济收入、流产次数、文化层次、职业类型是导致妊娠期贫血的主要因素。
作者:戴春华;刘瑞英;袁亚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应用反馈式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分娩产妇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反馈式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理能力显著提高,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对新生儿的护理情况及出院指导的掌握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宣教能够提高产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提高了产妇的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沈春涛;张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目前医疗环境日益恶化,医疗纠纷的发生也变得越来越频繁。本文针对基层医院骨外科医生如何防范医疗纠纷发生进行总结分析。在病史采集、诊断、治疗等方面都需做到认真、仔细、负责,建立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并发现只有工作认真负责,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具备团体协助精神,加强医患沟通,才能使医疗纠纷的发生降到低。
作者:姚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对313例患者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液体复苏、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生长抑素类似物、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等,无效者置三腔两囊管,因基层医院无内镜、肝移植、介入等诊疗条件,置三腔两囊管无效者行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结果:药物治疗获止血285例,保守治疗止血效果不佳28例。其中合并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史各1例,因病情危重很快死亡。放置三腔二囊管治疗出血停止20例。急诊行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6例,术后肝昏迷死亡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腹水加重3例,新发腹水5例。肾功能不全加重1例。转氨酶较前升高7例。低血糖短暂昏迷1例。结论:药物治疗是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手段,但需注意止血与合并症之间的治疗矛盾、注意维护肝功能、防治低血糖、提升血压至适当水平。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可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作为其他治疗前的过渡。药物联合内镜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提高止血成功率,但在基层医院不具备内镜治疗的条件下,使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被迫选择了急诊外科手术,术后较多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疾病的转归。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2例,其余患者经过治疗,胸痛消失,呼吸困难缓解,各项检查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误诊率和病死率高,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王卫华;董桂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人群脉压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方法:2010-2012年体检人员,排除急性炎症、感染、创伤及应用激素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入选755例,以65岁为界,老年组413例,中青年组342例,观察两组脉压;脉压差大于40mmHg 且排除急性炎症、感染、创伤及应用激素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入选脉压增大观察对象,共391例,以65岁为界分为老年组187例和中青年组204例,观察各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老年组脉压增大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老年人群脉压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显著大于中青年人群。
作者:汤泽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地佐辛用于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科手术老年患者64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地佐辛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VAS评分有所差异,但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方案中,地佐辛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适用于高龄手术人群,可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红;肖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例施行人工流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0例患者中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38例(3.8%)。初孕妇相比经孕妇发生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人工流产术相比无痛人工流产术发生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术、加强对患者心理疏导,术中操作轻柔均能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
作者:马莉;童德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西医内科治疗临床方案分析。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10例,均采用西医内科治疗,其中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采用吡格列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明显优势,观察组患者的复发人数明显偏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西医内科治疗糖尿病能够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其中吡格列酮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二甲双胍,因此可以在临床对其应用加以推广。
作者:郭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慢性乙肝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慢性乙肝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HBV DNA水平、ALT以及HBeAg等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沙依努尔塔依尔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调查吉林市吉化社区中老年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ate Onset of Hypogonadism,LOH)患病率状况。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1月对40~70岁中老年男性632例进行中老年男子症状(AMS)和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调查,同时测定血清中总睾酮(TT)水平。结果:AMS筛查LOH的阳性率63.13%,ED阳性率76.50%。睾酮(TT)水平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林市吉化社区中老年男性 LOH 筛查阳性率较国内其他报道高,ED发生率与其他报道的结果相近。
作者:鞠长亮;孙贵洋;刘晓虹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