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岩
目的:探讨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前列腺手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效果。方法74例前列腺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0%,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68%,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0.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前列腺手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效果确切,患者膀胱冲洗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连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18例冠心病患者对其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C-反应蛋白(CRP)、吸烟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糖尿病、CRP、吸烟史等均属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CRP升高、吸烟史等均可能成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应着重关注。
作者:阳新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戊酸雌二醇在产后出血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171例分娩合并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戊酸雌二醇联合缩宫素,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产后2、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6.5%,对照组为81.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为(419.5±55.3)ml,对照组为(523.0±71.4)ml,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为(659.1±46.8)ml,对照组为(779.7±39.9)ml,两组患者产后2、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戊酸雌二醇能显著改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艳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麻醉中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60例拟行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照使用麻醉剂的不同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其中RF组32例, F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持续心排量(CCO)、收缩压(SBP)、心率(HR)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手术插管前、插管后1 min后、凿蝶骨时以及拔管前和拔管5 min后的各项不良反应、麻醉起效的时间和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F组的麻醉起效及恢复时间大于RF组(P<0.05), RF组在各时间点时,其CVP、CCO、CI、SBP、HR数据的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组在各时间点时的相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过程中,两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比瑞芬太尼效果作用要弱,对于患者的心肌抑制作用性不强。
作者:温伟彬;廖亿粦;刘炯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术后给予口服不同避孕药物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宫内早孕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患者551例,按照随机和自愿相结合的方法分为四组,分别为左炔诺孕酮炔雌醇三相片(特居乐)组130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组135例、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组143例及对照组143例。观察并比较术后四组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及彩超复查子宫内膜厚度、3个月经周期后宫腔粘连发生情况等几项指标。结果优思明组与特居乐组、妈富隆组在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内膜厚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思明组与特居乐组、妈富隆组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思明组与特居乐组、妈富隆组三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组间在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其他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流术后患者指导用药预防宫腔粘连尤为重要,合理正确应用口服避孕药尤其是优思明来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对人流后女性的伤害。
作者:奈嫚嫚;李蕾;王鲁文;王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儿童支气管异物的临床效果和处理方法。方法78例待查支气管异物患儿,均给予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在麻醉机控制通气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术中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控,记录手术时间。结果74例患儿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检查成功取出异物,4例无异物,仅对炎症分泌物进行处理。经纤维支气管检查,59例异物在右支气管,15例在左支气管;异物类型包括花生、瓜子、黄豆、玉、塑料碎片。手术平均时间(12.5±6.3)min。术中29例曾出现短暂的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至90%,加强通气后回升至100%,再次进镜顺利完成手术。患儿各时间点的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心率(HR)变化不大(P>0.05)。术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有效提高患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卫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32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临床效果。结果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治愈17例,其余15例患者血尿淀粉酶下降、腹痛减轻、腹胀消失、症状好转。结论患者了解疾病的诱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患者及家属理解禁食、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及饮食过渡期间的注意事项;同时护士能及时、准确发现并发症,掌握生长抑素类药物正确使用要点,是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4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管理模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实施高血压自我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管理。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在实施自我管理和规范化管理之前,对于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70例高血压患者,经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71.18%,治疗依从率为90.59%,血压控制率为7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经规范化管理,对于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均较自我管理明显提高,效果确切,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卫峰;李嘉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抗生素药物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有效地预防了传染病的扩散、蔓延。所以,相关的研究人员要对目前抗生素药物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探讨了抗生素药物面临的挑战,并简要分析了抗生素药物的发展机遇。
作者:孙吉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总结护理应急预案和精心护理在产后出血产妇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200例实施护理应急预案与精心护理的产妇作为应急预案实施后组,未实施护理应急预案以及精心护理的186例产妇作为应急预案实施前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大出血例数、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结果产后出血护理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精心护理实施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相较于护理应急预案与精心护理实施前,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3例产后大出血产妇均已脱离生命危险。结论护理应急预案与精心护理在产后出血产妇的救治中有着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产妇生存质量,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仕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和研究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和可行性。方法15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干预,两组干预期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具有临床价值且可行。
作者:郝优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临床应用盐酸氨溴索(ABX)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搜集27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中心监测到的ABX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资料,并作统计和分析。结果ADR集中发于儿童、中来年人群;原发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单次给药剂量过大普遍存在;累及器官多样;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用药后的30 min内;大部分ADR对症处理后消失,小部分自行好转。结论临床需严格遵守给药说明,加强ADR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镇华;郑敏仪;李泳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术后优质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11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围术期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卵巢囊肿手术后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缩短康复时间,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
作者:杨淑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流程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72例行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按照快速康复外科流程处理,对照组行常规的围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地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纯的结直肠癌切除和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和护理流程更能有效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促进康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成堂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湿利腰汤联合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并静脉滴注甘露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湿利腰汤进行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清湿利腰汤联合甘露醇静脉滴注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永祥;侯波;周美平;栗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发病与正常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冠状动脉造影且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无冠心病组,各50例,对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是冠心病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正常甲状腺激素水平人群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越低,冠心病发病风险越高,可为临床冠心病的诊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罗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效果。方法70例感染后咳嗽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孟鲁斯特治疗,研究组行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感染后咳嗽行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红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不同促宫颈成熟方式的临床效果,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140例住院待产的初产孕妇,72例自愿选择应用库克医疗公司促宫颈成熟球囊(Cook球囊),作为球囊组;68例自愿选择单纯催产素静脉滴注,作为催产素组。观察两组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剖宫产率及感染风险。结果球囊组与催产素组促宫颈成熟前后Bishop评分分别为(3.42±0.78)分、(6.75±0.97)分和(3.51±0.64)分、(4.73±1.23)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促宫颈成熟后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剖宫产率为26.39%,明显低于催产素组45.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感染率为5.56%,催产素组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催产素相比, 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较好,其剖宫产率明显较低;但是感染率较高,所以在操作Cook球囊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以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董方华;杜丹;潘东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6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病情采取呼吸道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患儿2~9 d内退热;治疗2~3周后,经X线胸片复查,患儿的肺部病变完全吸收或者大部分吸收;治疗3~4周后,患儿均有效治愈。结论为有效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需要根据病情对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终有效增强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率。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培养临床药师自主改善意识,实现临床药学服务品质的持续改善。临床药学室人员自主自发组建品管圈,严格按照品管圈“十大标准”步骤,围绕“临床药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活动主题,开展持续的改善活动。与活动前比较,病区不合理医嘱平均下降了46.65%,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显著提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临床药师自我管理、自主改善的意识,为满足临床医护和患者日益增长的药学服务需求,有效推进了临床药学服务品质的持续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姚尧;雷伟;马新秀;董栋;刘歌;袁征;赵向德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