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红伟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 雾化吸入, 孟鲁斯特
摘要:目的:分析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效果。方法70例感染后咳嗽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孟鲁斯特治疗,研究组行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感染后咳嗽行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戊酸雌二醇辅助治疗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戊酸雌二醇在产后出血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171例分娩合并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戊酸雌二醇联合缩宫素,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产后2、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6.5%,对照组为81.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为(419.5±55.3)ml,对照组为(523.0±71.4)ml,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为(659.1±46.8)ml,对照组为(779.7±39.9)ml,两组患者产后2、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戊酸雌二醇能显著改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艳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32例急性胰腺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32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临床效果。结果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治愈17例,其余15例患者血尿淀粉酶下降、腹痛减轻、腹胀消失、症状好转。结论患者了解疾病的诱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患者及家属理解禁食、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及饮食过渡期间的注意事项;同时护士能及时、准确发现并发症,掌握生长抑素类药物正确使用要点,是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期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30例康复期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期的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7例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对临床应用盐酸氨溴索(ABX)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搜集27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中心监测到的ABX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资料,并作统计和分析。结果ADR集中发于儿童、中来年人群;原发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单次给药剂量过大普遍存在;累及器官多样;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用药后的30 min内;大部分ADR对症处理后消失,小部分自行好转。结论临床需严格遵守给药说明,加强ADR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镇华;郑敏仪;李泳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10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高血压控制状况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高血压控制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MHD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减少MHD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透析寿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梁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评价分析

    目的:研究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18例冠心病患者对其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C-反应蛋白(CRP)、吸烟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糖尿病、CRP、吸烟史等均属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CRP升高、吸烟史等均可能成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应着重关注。

    作者:阳新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全部病例在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时采用丙泊酚处理,对照组患者加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对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麻醉手段,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患者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不良反应少,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士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盐酸鲁拉西酮在不同溶剂及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测定

    目的:测定盐酸鲁拉西酮在甲醇、乙醇、异丙醇和环己烷中的溶解度,为化合物制备和晶型筛选以及片剂制备工艺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鲁拉西酮的峰面积,按外标法进行浓度计算;对实验结果分别用多项式经验方程、理想溶液模型以及Apelblat方程模型进行了关联。结果盐酸鲁拉西酮在4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为:甲醇>乙醇>异丙醇>环己烷;在4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3种模型中采用多项式经验方程和Apelblat 方程关联的效果均较好。结论实验得到的溶解度数据及关联结果对化合物制备和晶型筛选以及片剂制备工艺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艳红;唐维;郭芬;刘红华;邓霞飞;方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健康状况的不断恶化,高血压病发的现象越来越多,相对应抗高血压药物也越来越多。种类虽然很多,但是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以及针对的适应证。当前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面对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特征为其选择相适应的降压药物。在临床中,要把握住不同的降压药的用药原则,选药时要讲究策略,应用措施要合理,用科学合理的用药理念来帮助高血压患者降压。

    作者:马中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张玉琴教授从脾肾论治糖尿病肠病

    张玉琴教授认为糖尿病肠病所致的腹泻大多与脾胃有关,也可累及肾脏,病机主要为脾虚湿盛与脾肾阳虚。治疗方面对于脾虚湿盛者,以健脾渗湿,升清止泻之法,以升阳益胃汤加减;对于脾肾阳虚,失于固摄者,以四神丸加减治疗。

    作者:富克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阳性持续时间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时间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11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调查对象,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分析其携带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 A基因型患者HBsAg阳性持续时间明显高于B、C、D三种基因型的持续时间, HBsAg阳性持续时间>6个月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峰值高于HBsAg阳性6个月内转阴的峰值,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与四种基因型及HBV DNA峰值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田慧;和振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措施的观察护理

    目的:观察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90例监护室的机械通气患者,将其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镇痛镇静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病症和生命体征、镇痛镇静效果,测评并比较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患者的总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程序化镇痛镇静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护理综合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疾病情况,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能够获得患者对护理较高的满意程度评价。

    作者:梁倩;黄彩云;李明月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脏严重出血原因分析与临床处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肾脏严重出血原因及临床有效处理及预防方法。方法9例上尿路结石采用PCNL术中及术后出血患者,分别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及夹闭肾造瘘管等方法处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6例行SRAE治疗,单纯夹闭肾造瘘管后产生血块自行止血2例, F16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1例,术后继发出血病例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PCNL出血并发症无法完全避免,但谨慎选择合理的穿刺通道及术中熟练的操作技巧等可大大减少出血几率。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处理PCNL并发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苏雁峰;李宋荣;史向民;蔡崇岳;徐晓龙;莫仰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麻醉中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优缺点

    目的:对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麻醉中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60例拟行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照使用麻醉剂的不同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其中RF组32例, F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持续心排量(CCO)、收缩压(SBP)、心率(HR)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手术插管前、插管后1 min后、凿蝶骨时以及拔管前和拔管5 min后的各项不良反应、麻醉起效的时间和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F组的麻醉起效及恢复时间大于RF组(P<0.05), RF组在各时间点时,其CVP、CCO、CI、SBP、HR数据的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组在各时间点时的相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过程中,两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比瑞芬太尼效果作用要弱,对于患者的心肌抑制作用性不强。

    作者:温伟彬;廖亿粦;刘炯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隐血试验假阴性的原因与应对方法的探讨

    粪便隐血试验是检测消化道出现常用的初筛方法。胶体金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检测粪便隐血试验的方法,其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好。但因其反应原理与患者样本的复杂性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实施应对方法,可以有效的完善粪便隐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作者:王建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倍他乐克联合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采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可有效提高心绞痛治疗有效率,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崔伟堂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检查特点。方法对7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所有患者CT检查工作,记录其CT检查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占比例高(5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积血所占比例高(5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纵裂池积血更为常见(所占比例37.18%)。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检查特点,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及保障生命安全。

    作者:杨璐;马志强;代博;牛红霞;韩菲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100例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依据年龄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各25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比较四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结果术前,四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四组患者生存质量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患者生存质量与年龄因素呈负相关,患者年龄越大,生存质量越低。结论心脏介入手术对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常淑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次性扩宫棒用于早孕人工流产宫颈扩张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探讨在早孕人工流产手术中运用一次性扩宫棒行宫颈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6~10周,自愿行早孕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妇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扩宫棒进行早孕人工流产手术,术前排除过敏体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金属扩张器进行早孕人工流产手术。对比两组的宫颈扩张程度、疼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宫颈扩张显效率为62.86%,总有效率为92.86%(65/70),镇痛有效率为40.00%,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宫颈扩张显效率为90.00%,总有效率为100.00%(80/80),镇痛有效率为86.2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1.2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扩宫棒的宫颈扩张效果好、镇痛有效率高、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邓秋联;杨晓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联合宫颈长度对孕妇早产的预测价值分析

    目的:针对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检测联合宫颈长度对孕妇早产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80例孕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fFN检查结果可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按照宫颈长度又可以将其分为高分组(40例)和低分组(40例)。针对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孕产妇进行fFN检测、宫颈长度检测,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孕妇早产的预测结果。结果低分组孕产妇的早产率高于高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的早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FN检测联合宫颈长度对孕妇早产进行预测诊断的准确率为98.75%,高于fFN(90.00%)检测、宫颈长度(77.50%)单独使用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N检测联合宫颈长度对孕妇早产进行预测,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应用价值,所以可以将其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肖苑玲;罗智菊;赖玉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