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7例不良反应研究

李镇华;郑敏仪;李泳娜

关键词:氨溴索, 盐酸,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对临床应用盐酸氨溴索(ABX)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搜集27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中心监测到的ABX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资料,并作统计和分析。结果ADR集中发于儿童、中来年人群;原发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单次给药剂量过大普遍存在;累及器官多样;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用药后的30 min内;大部分ADR对症处理后消失,小部分自行好转。结论临床需严格遵守给药说明,加强ADR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麻醉中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优缺点

    目的:对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麻醉中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60例拟行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照使用麻醉剂的不同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其中RF组32例, F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持续心排量(CCO)、收缩压(SBP)、心率(HR)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手术插管前、插管后1 min后、凿蝶骨时以及拔管前和拔管5 min后的各项不良反应、麻醉起效的时间和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F组的麻醉起效及恢复时间大于RF组(P<0.05), RF组在各时间点时,其CVP、CCO、CI、SBP、HR数据的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组在各时间点时的相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过程中,两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比瑞芬太尼效果作用要弱,对于患者的心肌抑制作用性不强。

    作者:温伟彬;廖亿粦;刘炯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检查特点。方法对7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所有患者CT检查工作,记录其CT检查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占比例高(5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积血所占比例高(5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纵裂池积血更为常见(所占比例37.18%)。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检查特点,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及保障生命安全。

    作者:杨璐;马志强;代博;牛红霞;韩菲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的药理分析与肝癌治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的药理作用,观察恩度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TAC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15、30 d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清VEGF、MMP-9、O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观察组血清VEGF、MMP-9、OP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血清VEGF、MMP-9、OP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肝癌可以有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几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ACE术后血浆VEGF、MMP-9、OPN水平有关。

    作者:李竹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隐血试验假阴性的原因与应对方法的探讨

    粪便隐血试验是检测消化道出现常用的初筛方法。胶体金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检测粪便隐血试验的方法,其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好。但因其反应原理与患者样本的复杂性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实施应对方法,可以有效的完善粪便隐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作者:王建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筛查与管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和管理模式。方法98例GDM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糖耐量筛查正常的200例产妇为对照组。对GDM产妇实施基层医院GDM管理模式。统计GDM产妇的一般资料。对GDM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和围生儿围生期并发症。结果≥35岁[OR=1.1601,95%CI(1.051,1.310)]、有糖尿病家族史[OR=3.142,95%CI(1.621,5.912)]、不良孕产史[OR=2.989,95%CI(1.218,4.298)]、早孕期体质量增加[OR=1.282,95%CI(1.019,2.296)]、孕前体质量指数(BMI)[OR=1.361,95%CI(1.071,1.721)]、早孕期空腹血糖(FPG)水平[OR=4.042,95%CI(1.591,9.862)]、胰岛素抵抗[OR=1.796,95%CI(1.516,2.619)]等因素和GDM发病密切相关,为其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产妇早产率、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儿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发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基层医院建立并开展一种GDM筛查、管理的方便可行的科学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GDM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欧阳云英;范建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足浴配合康复按摩对产妇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配合康复按摩对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分娩产妇1000例,按产妇自愿原则随机分为A、B、C、D组,各250例。各组产妇均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 A组为治疗组,其他为对照组。在顺产后6 h、剖宫产后12 h A组使用中药足浴配合康复按摩治疗, B组使用中药足浴, C组使用康复按摩治疗, D组在产术后36 h内不施加任何因素。比较四组产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妇的宫底高度、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泌乳量、睡眠质量评分(PSQI)、抑郁评分(SDS)、住院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配合康复按摩对产妇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梁权芳;刘银清;潘方利;何树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全部病例在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时采用丙泊酚处理,对照组患者加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对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麻醉手段,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患者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不良反应少,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士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阳西地区儿童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现状调查

    目的:探讨阳西地区儿童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两病”发病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328例保健科体检儿童的“两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28例儿童中,单一发病88例(26.8%),两病同时存在26例(7.9%)。不同性别“两病”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两病”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合并组同组比较中,1~2岁患儿患病率高,占17.5%。结论阳西地区儿童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好发于1~2岁,临床需早预防、早诊断,及时给予干预,以提高儿童生活及生存质量,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张艳云;胡娟娟;关则敏;王凤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熏蒸坐浴对肛周疾病术后的护理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坐浴对肛周疾病术后的影响。方法76例肛周疾病术后患者,其中术后第2天选择中药熏蒸坐浴的患者46例为治疗组,选择温水清洗患者30例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分析对两组治疗效果给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疾病患者术后配合中药熏蒸坐浴,在缓解疼痛、消除水肿、减少出血、降低术后感染等方面疗效确切,较未采用中药熏蒸坐浴者疗效显著,中药熏洗操作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晶;杨国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术式改良及合理用药预防化脓、坏疽型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术式改良及合理用药预防化脓、坏疽型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94例化脓、坏疽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式改良及合理用药预防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感评分为(5.0±0.5)分,镇痛药物使用率为8.5%,均低于对照组的(7.3±1.2)分、27.7%;观察组7 d出院率为76.6%,高于对照组的46.8%;观察组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5例(10.6%)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式改良及合理用药预防化脓、坏疽型阑尾炎术后并发症,不仅简单易行,且有较强的适用性,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永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脑性瘫痪儿童的营养失调与营养支持

    脑性瘫痪儿童不同程度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代谢障碍等问题,并对患儿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生存质量以及运动能力等方面产生影响。为有效提高患儿的生长质量,需要了解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组研究中,对脑性瘫痪儿童的营养失调与营养支持进行综述。

    作者:顾秋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吲哚类非甾体抗炎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吲哚类非甾体抗炎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按欧洲药典EP8th版,对吲哚美辛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进行建立和验证实验。结果吲哚美辛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实验方法消除了其抑菌性对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影响。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且可靠、便于操作。

    作者:兰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仙保宫汤预防宫颈癌化疗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三仙保宫汤预防宫颈癌化疗后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宫颈癌化疗后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利可君片,1片(20 mg)/次,3次/d,治疗组采用三仙保宫汤煎服,连服10 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能够显著提升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水平,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反应。结论三仙保宫汤对宫颈癌化疗后产生的毒副作用能够产生干预,安全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正伟;倪明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催乳的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泌乳的护理疗效。方法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将两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产后24 h泌乳量以及乳房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为(15.3±2.4)h,对照组为(25.9±2.4)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 P<0.01)。产妇生产后24 h,观察组无泌乳产妇数少于对照组,少量泌乳以及足量泌乳产妇数均多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乳房舒适率为93.3%,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7,P<0.01)。结论产后乳房按摩能有效缩短初乳分泌时间,提高泌乳量,增加产妇乳房舒适度。

    作者:张成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穿刺针清洗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研究

    目的:通过对不同手术穿刺针行传统及改进后的方法清洗,对比观察洁净度等清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40枚临床使用过的骨穿刺针、硬膜外穿刺针以及腰穿刺针,根据清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传统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枚。分别对两组进行不同的清洗方法,对比观察清洗效果(清洁度、透明度、存活细菌检验等)。结果传统对照组各项指标总平均合格率为67.71%,远远低于改进后实验组总平均合格率(98.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科学改良后的清洗方法有助于提高各类穿刺针的清洗质量,有益于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彩霞;王清霞;刘珍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全面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措施,仔细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肺部感染的情况、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术后有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感染率为28%,住院费用(9020.4±134.2)元,住院时间(16.1±4.1)d,满意度调查显示有40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率为80%;实验组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感染率为8%,住院费用(7010.4±110.5)元,住院时间(9.1±1.8)d,满意度调查显示有47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率为94%,两组患者在感染率、满意程度以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及时的手术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作者:姜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巨大胎儿分娩方式及降低母婴并发症防治

    目的:分析发生巨大胎儿分娩方式,探讨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28例分娩巨大胎儿产妇(观察组)与138例分娩正常体重儿产妇(对照组)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择期剖宫产、阴道试产失败、胎头吸引和产钳助产发生率76.56%、11.72%、7.81%、3.91%显著高于对照组20.29%、3.62%、74.64%、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肩难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发生率17.97%、7.03%、3.91%、19.53%、6.25%、1.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0%、3.62%、0.72%、9.42%、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巨大胎儿产时母婴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李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评价分析

    目的:研究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18例冠心病患者对其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C-反应蛋白(CRP)、吸烟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糖尿病、CRP、吸烟史等均属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CRP升高、吸烟史等均可能成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应着重关注。

    作者:阳新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咳嗽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4个疗程,开始1周配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咳嗽明显缓解后,序贯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疗程3个月;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4个疗程结合对症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咳嗽缓解时间、3个月咳嗽加重就诊次数、3个月治疗费用、治疗后随访3个月复发例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个月治疗费用及3个月平均就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个月咳嗽复发例数明显多于治疗组(P<0.01)。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序贯治疗儿童因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咳嗽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避免咳嗽反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志宏;陈彩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析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临床中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9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2例使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98例使用中医辨证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来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分级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辨证治疗对患者的症候、疗效均要好一些。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患者的肝、肾功能、尿、血常规结果和治疗前无差异性,说明安全性都比较好。结论临床中采取中医辨证的方式来进行高血压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可靠,疗效稳定,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明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