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咳嗽效果分析

程志宏;陈彩云

关键词: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 儿童, 肺炎支原体感染, 慢性咳嗽
摘要:目的:观察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4个疗程,开始1周配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咳嗽明显缓解后,序贯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疗程3个月;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4个疗程结合对症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咳嗽缓解时间、3个月咳嗽加重就诊次数、3个月治疗费用、治疗后随访3个月复发例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个月治疗费用及3个月平均就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个月咳嗽复发例数明显多于治疗组(P<0.01)。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序贯治疗儿童因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咳嗽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避免咳嗽反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规与静脉麻醉支气管镜检查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常规局部麻醉与局部麻醉加静脉麻醉用于支气管镜检查时的满意度、耐受度及安全性。方法60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局部麻醉加静脉麻醉)和对照组(单纯局部麻醉),每组30例。观察患者对操作的满意度和耐受度、操作的安全性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检查前、检查中血氧饱和度(SpO2)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耐受度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支气管镜的患者可采用单纯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麻醉的方式,患者的满意度和耐受度、操作的安全性、诊断的准确性较高。

    作者:常永梅;孙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两组干预后组间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继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干预组给予干预护理,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及其新生儿结局效果。结果干预组在分娩方式及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的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加强干预护理后能够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推广使用。

    作者:赖翠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脑性瘫痪儿童的营养失调与营养支持

    脑性瘫痪儿童不同程度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代谢障碍等问题,并对患儿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生存质量以及运动能力等方面产生影响。为有效提高患儿的生长质量,需要了解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组研究中,对脑性瘫痪儿童的营养失调与营养支持进行综述。

    作者:顾秋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列腺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品管圈在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持续改善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培养临床药师自主改善意识,实现临床药学服务品质的持续改善。临床药学室人员自主自发组建品管圈,严格按照品管圈“十大标准”步骤,围绕“临床药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活动主题,开展持续的改善活动。与活动前比较,病区不合理医嘱平均下降了46.65%,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显著提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临床药师自我管理、自主改善的意识,为满足临床医护和患者日益增长的药学服务需求,有效推进了临床药学服务品质的持续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姚尧;雷伟;马新秀;董栋;刘歌;袁征;赵向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讨论并分析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进行治疗,对其护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切口都在Ⅰ期愈合且无任何并发症和特殊情况发生;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30例患者整体恢复情况比较良好,经由X线检查,30例患者内固定均未出现松动或者断裂的情况。结论在胸腰椎骨折中运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进行治疗,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赖利英;赖征文;朱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临床治愈15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中,临床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振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ook球囊与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方式用于晚期妊娠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不同促宫颈成熟方式的临床效果,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140例住院待产的初产孕妇,72例自愿选择应用库克医疗公司促宫颈成熟球囊(Cook球囊),作为球囊组;68例自愿选择单纯催产素静脉滴注,作为催产素组。观察两组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剖宫产率及感染风险。结果球囊组与催产素组促宫颈成熟前后Bishop评分分别为(3.42±0.78)分、(6.75±0.97)分和(3.51±0.64)分、(4.73±1.23)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促宫颈成熟后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剖宫产率为26.39%,明显低于催产素组45.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感染率为5.56%,催产素组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催产素相比, 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较好,其剖宫产率明显较低;但是感染率较高,所以在操作Cook球囊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以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董方华;杜丹;潘东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联合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的效果。方法70例感染后咳嗽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孟鲁斯特治疗,研究组行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感染后咳嗽行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红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伐昔洛韦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局部外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老年患者口服盐酸伐昔洛韦0.3 g/次,2次/d,同时联合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每2~3小时外涂1次。并常规给予B族维生素辅助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皮肤痊愈25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4.29%。神经痛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2.85%。治疗过程中仅有3例出现轻微头晕、恶心呕吐,3~4 d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结论伐昔洛韦与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运用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效果确切,且应用疗程短,无特殊不良反应。

    作者:吴敬云;丁宝鹤;明清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3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0例确诊为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通过加强病情监测、有效地进行呼吸道护理。加强用药观察护理及根据病情特点正确采集血标本送检等护理措施,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1例因先天性心脏病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准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及细心的观察,能有效减少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并发症、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韦芳;卢玉珍;潘立妹;卢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53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脑出血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对53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然后观察患者康复效果。结果53例脑出血患者在以药物治疗为主,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下,20例完全康复,15例基本康复、生活能自理,10例有脑梗死病史遗有肢体瘫者较前有改善,8例有合并症的改善不明显。总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健康教育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春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药学监护现状和发展

    分析本院近4年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和相关的药学监护发展情况,进一步探讨中药注射剂使用和药学监护的发展前景。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注射剂是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制剂技术结合的产物,其药学监护的发展在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对用药者承受小风险获得大收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敏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体检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高危因素及防护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管理的不断规范,员工的健康体检工作也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而企业员工及外地用工人员的健康更值得关注。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人口流动较快,员工身体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一些传染性疾病还占有一定的比例,比如: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比较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也在不断增加。这样就给体检工作者,特别是采集标本的护理人员带来较严重的职业暴露风险。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检查特点。方法对7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所有患者CT检查工作,记录其CT检查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占比例高(5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积血所占比例高(57.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纵裂池积血更为常见(所占比例37.18%)。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检查特点,对疑似病例积极给予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及保障生命安全。

    作者:杨璐;马志强;代博;牛红霞;韩菲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咳喘临证辨治体会

    咳喘之疾,治标祛邪,治重在肺兼以祛风;扶正治本,治重在肺而多脏同治。如此,方能收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廖双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探析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64例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治疗时应用头孢克肟,研究组治疗时应用夫西地酸钠。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夫西地酸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爱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国民健康状况的不断恶化,高血压病发的现象越来越多,相对应抗高血压药物也越来越多。种类虽然很多,但是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以及针对的适应证。当前医学界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面对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特征为其选择相适应的降压药物。在临床中,要把握住不同的降压药的用药原则,选药时要讲究策略,应用措施要合理,用科学合理的用药理念来帮助高血压患者降压。

    作者:马中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哮喘健康教育的实践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的作用及效果。方法72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哮喘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疾病及预防知识、自我监测知识、用药依从性、急救处理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出院后1年内发作次数、急诊就诊次数和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哮喘患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用药依从性和临床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卫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