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赖翠玉

关键词:妊娠期, 高血压,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干预组给予干预护理,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及其新生儿结局效果。结果干预组在分娩方式及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的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加强干预护理后能够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推广使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48例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和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瘤体积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抑制肌瘤生长,并且患者服用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程度较轻微,安全可靠,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途径,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药学干预在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药学干预在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40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试验组的患者及家属实施药学干预措施,对对照组仅依据慢性病管理要求进行监控,分别在1个季度及1年后对其进行用药依从性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及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可明显提高疾病控制效果及用药依从性,作用显著,应当在公共卫生质量的管理方面结合慢性疾病管理和药学干预,发挥其重要作用。

    作者:陈彦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熏蒸坐浴对肛周疾病术后的护理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坐浴对肛周疾病术后的影响。方法76例肛周疾病术后患者,其中术后第2天选择中药熏蒸坐浴的患者46例为治疗组,选择温水清洗患者30例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分析对两组治疗效果给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疾病患者术后配合中药熏蒸坐浴,在缓解疼痛、消除水肿、减少出血、降低术后感染等方面疗效确切,较未采用中药熏蒸坐浴者疗效显著,中药熏洗操作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晶;杨国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阳西地区儿童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现状调查

    目的:探讨阳西地区儿童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两病”发病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328例保健科体检儿童的“两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28例儿童中,单一发病88例(26.8%),两病同时存在26例(7.9%)。不同性别“两病”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两病”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合并组同组比较中,1~2岁患儿患病率高,占17.5%。结论阳西地区儿童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好发于1~2岁,临床需早预防、早诊断,及时给予干预,以提高儿童生活及生存质量,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张艳云;胡娟娟;关则敏;王凤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前列腺手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研究干预

    目的:探讨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前列腺手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效果。方法74例前列腺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0%,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68%,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0.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前列腺手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效果确切,患者膀胱冲洗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连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咳嗽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4个疗程,开始1周配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咳嗽明显缓解后,序贯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疗程3个月;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4个疗程结合对症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咳嗽缓解时间、3个月咳嗽加重就诊次数、3个月治疗费用、治疗后随访3个月复发例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个月治疗费用及3个月平均就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个月咳嗽复发例数明显多于治疗组(P<0.01)。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序贯治疗儿童因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慢性咳嗽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避免咳嗽反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志宏;陈彩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方法62例胃脘痛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3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董凤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穿刺针清洗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研究

    目的:通过对不同手术穿刺针行传统及改进后的方法清洗,对比观察洁净度等清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40枚临床使用过的骨穿刺针、硬膜外穿刺针以及腰穿刺针,根据清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传统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枚。分别对两组进行不同的清洗方法,对比观察清洗效果(清洁度、透明度、存活细菌检验等)。结果传统对照组各项指标总平均合格率为67.71%,远远低于改进后实验组总平均合格率(98.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科学改良后的清洗方法有助于提高各类穿刺针的清洗质量,有益于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彩霞;王清霞;刘珍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比较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25 mg/d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12.5 mg/d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以及各项激素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有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以及孕酮(P)等各项激素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各激素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血清激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段杨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麻醉中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优缺点

    目的:对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麻醉中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60例拟行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照使用麻醉剂的不同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其中RF组32例, F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持续心排量(CCO)、收缩压(SBP)、心率(HR)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手术插管前、插管后1 min后、凿蝶骨时以及拔管前和拔管5 min后的各项不良反应、麻醉起效的时间和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F组的麻醉起效及恢复时间大于RF组(P<0.05), RF组在各时间点时,其CVP、CCO、CI、SBP、HR数据的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组在各时间点时的相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过程中,两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比瑞芬太尼效果作用要弱,对于患者的心肌抑制作用性不强。

    作者:温伟彬;廖亿粦;刘炯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脑血管疾病致残患者的社区康复指导

    本文探究促使脑血管疾病致残患者尽可能的得到恢复和重建的方法。通过对社区内脑血管病致残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指导,使脑血管患者在身体、精神、社会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康复,使之重新走上社会。将护理融入社区康复,在康复护师(士)指导,社区层次上,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依靠社区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作者:梁晓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爱肤敷料在三腔二囊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多爱肤敷料对三腔二囊管引起的鼻黏膜损伤的效果观察。方法40例使用三腔二囊管进行压迫止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纱块敷料贴在乒乓球与鼻翼接触端处,试验组患者使用多爱肤敷料,比较两组患者鼻翼处鼻黏膜损伤情况和鼻翼处鼻黏膜皮肤舒适度的主观感受。结果使用多爱肤敷料的患者的鼻翼处鼻黏膜无损伤率较使用纱块敷料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多爱肤敷料的患者的鼻黏膜处皮肤舒适度较使用纱块敷料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多爱肤敷料代替纱块敷料贴在乒乓球与鼻翼接触端处,可有效减少因三腔二囊管带来的鼻黏膜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健芬;谭庆红;师瑞月;魏道儒;陈小花;陈燕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事件相关电位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出现迟发性脑病相关性

    目的:对事件相关电位(ERP)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出现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6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根据患者病情是否发生DEACMP将其分为DEACMP组34例与非DEACMP组30例。检查两组的ERP波潜伏期(PL)和波幅情况,并观察DEACMP组PL及P3波幅与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HD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DEACMP组的ERP测定电位成分中的N2、P3波PL长于非DEACMP组(t=4.3787、4.8902, P<0.05);P波幅低于非DEACMP组(t=-7.095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N1、P2波P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09、0.3998,P>0.05)。DEACMP组的HDS评分明显低于非DEACM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72,P<0.05);DEACMP组的ERP成分P3波PL和HDS评分呈负相关(r=-0.43, P<0.01);P3波幅和HDS评分呈正相关(r=0.45,P<0.01)。结论与非DEACMP患者相比, DEACMP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较明显;临床中对DEACMP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时,可将ERP作为重要指标。

    作者:张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奥曲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中,临床治愈15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患者中,临床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振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ook球囊与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方式用于晚期妊娠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不同促宫颈成熟方式的临床效果,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140例住院待产的初产孕妇,72例自愿选择应用库克医疗公司促宫颈成熟球囊(Cook球囊),作为球囊组;68例自愿选择单纯催产素静脉滴注,作为催产素组。观察两组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剖宫产率及感染风险。结果球囊组与催产素组促宫颈成熟前后Bishop评分分别为(3.42±0.78)分、(6.75±0.97)分和(3.51±0.64)分、(4.73±1.23)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促宫颈成熟后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剖宫产率为26.39%,明显低于催产素组45.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感染率为5.56%,催产素组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催产素相比, 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较好,其剖宫产率明显较低;但是感染率较高,所以在操作Cook球囊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以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董方华;杜丹;潘东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综合治疗面部皮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面部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于患处,研究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比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化妆品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皮炎患者采用氧化锌软膏负面联合负离子冷喷机刺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水肿以及炎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战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妇宁胶囊致不良反应3例报告及分析

    目的:探明妇宁胶囊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为该药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汇总本院2014年度妇宁胶囊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共计3例,对其发生情况汇总分析。结果妇宁胶囊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药师应配合医师工作,加强用药监护及教育,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姬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盐酸鲁拉西酮在不同溶剂及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测定

    目的:测定盐酸鲁拉西酮在甲醇、乙醇、异丙醇和环己烷中的溶解度,为化合物制备和晶型筛选以及片剂制备工艺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鲁拉西酮的峰面积,按外标法进行浓度计算;对实验结果分别用多项式经验方程、理想溶液模型以及Apelblat方程模型进行了关联。结果盐酸鲁拉西酮在4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为:甲醇>乙醇>异丙醇>环己烷;在4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3种模型中采用多项式经验方程和Apelblat 方程关联的效果均较好。结论实验得到的溶解度数据及关联结果对化合物制备和晶型筛选以及片剂制备工艺研究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艳红;唐维;郭芬;刘红华;邓霞飞;方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内镜取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51例患者在护理工作严密配合下,成功取出49例,占96.08%,余2例取出失败,转他院进一步诊治。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的治疗措施。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术中默契的医护配合,术后妥善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孙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紫杉醇治疗妇科恶性肿瘤致过敏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使用紫杉醇进行辅助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过敏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68例使用紫杉醇进行辅助化疗患者,给予患者化疗前护理、化疗时的观察和护理及化疗后护理,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68例患者中有8例出现过敏反应,其中2例患者症状较为严重。有1例患者在家属及患者的要求下改用其他方案治疗,其他患者在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下都能顺利完成全程化疗。结论使用紫杉醇治疗过程中,护士要全面掌握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特点,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主诉症状,做好各项防范措施,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一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