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伐昔洛韦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的临床体会

吴敬云;丁宝鹤;明清平

关键词:伐昔洛韦, 美宝湿润烧伤膏, 老年性带状疱疹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局部外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老年患者口服盐酸伐昔洛韦0.3 g/次,2次/d,同时联合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每2~3小时外涂1次。并常规给予B族维生素辅助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皮肤痊愈25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4.29%。神经痛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2.85%。治疗过程中仅有3例出现轻微头晕、恶心呕吐,3~4 d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结论伐昔洛韦与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运用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效果确切,且应用疗程短,无特殊不良反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胶体金法检测粪便隐血试验假阴性的原因与应对方法的探讨

    粪便隐血试验是检测消化道出现常用的初筛方法。胶体金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检测粪便隐血试验的方法,其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好。但因其反应原理与患者样本的复杂性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实施应对方法,可以有效的完善粪便隐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

    作者:王建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讨论并分析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进行治疗,对其护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切口都在Ⅰ期愈合且无任何并发症和特殊情况发生;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30例患者整体恢复情况比较良好,经由X线检查,30例患者内固定均未出现松动或者断裂的情况。结论在胸腰椎骨折中运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进行治疗,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赖利英;赖征文;朱权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阳西地区儿童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现状调查

    目的:探讨阳西地区儿童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两病”发病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328例保健科体检儿童的“两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28例儿童中,单一发病88例(26.8%),两病同时存在26例(7.9%)。不同性别“两病”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两病”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合并组同组比较中,1~2岁患儿患病率高,占17.5%。结论阳西地区儿童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好发于1~2岁,临床需早预防、早诊断,及时给予干预,以提高儿童生活及生存质量,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张艳云;胡娟娟;关则敏;王凤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颤眠方治疗帕金森病失眠2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颤眠方治疗帕金森病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帕金森病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及治疗组均采用口服美多巴;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自拟方剂颤眠方治疗。分别观察第0天和第28天的阿森斯量失眠量表(AIS)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IS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00%,对照组为3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积分及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颤眠方治疗帕金森病失眠有较好疗效。

    作者:翁旭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控释药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应用及药学服务分析

    目的:探究控释药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应用和药学服务。方法110例应用控释药进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未进行药学服务,另选择110例应用控释药进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控释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药物的种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释药物能够保证患者血药浓度的平稳,保证患者治疗的效果,在患者用药前进行药学服务确保患者正确用药,对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思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催乳的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泌乳的护理疗效。方法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将两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产后24 h泌乳量以及乳房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为(15.3±2.4)h,对照组为(25.9±2.4)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 P<0.01)。产妇生产后24 h,观察组无泌乳产妇数少于对照组,少量泌乳以及足量泌乳产妇数均多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乳房舒适率为93.3%,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7,P<0.01)。结论产后乳房按摩能有效缩短初乳分泌时间,提高泌乳量,增加产妇乳房舒适度。

    作者:张成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门诊输液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45例。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A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B组相比, A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1);A组平均输液时间及治疗费用较B组明显减少(P<0.05);A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改善明显(P<0.05),且护理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使门诊患者的平均输液时间及治疗费用明显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改善,护理满意度提升,护患之间的关系和谐,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何杏瑶;林春华;吴艳春;刘雁平;胡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无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对进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且术后未留置胸腔引流管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注重术前准备、术中精确止血、术后科学护理等措施,总结临床效果。结果3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转开胸手术,术后恢复周期短,术后并发症少,整体治疗费用较传统开胸手术少。结论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的较大创伤,减少了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通过科学的护理,并无不良效果,以大限度的减小患者机体创伤的同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得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妇宁胶囊致不良反应3例报告及分析

    目的:探明妇宁胶囊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为该药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汇总本院2014年度妇宁胶囊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共计3例,对其发生情况汇总分析。结果妇宁胶囊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皮肤及附件损害。结论药师应配合医师工作,加强用药监护及教育,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姬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穿刺针清洗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研究

    目的:通过对不同手术穿刺针行传统及改进后的方法清洗,对比观察洁净度等清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40枚临床使用过的骨穿刺针、硬膜外穿刺针以及腰穿刺针,根据清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传统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枚。分别对两组进行不同的清洗方法,对比观察清洗效果(清洁度、透明度、存活细菌检验等)。结果传统对照组各项指标总平均合格率为67.71%,远远低于改进后实验组总平均合格率(98.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科学改良后的清洗方法有助于提高各类穿刺针的清洗质量,有益于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彩霞;王清霞;刘珍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列腺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用西医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炎,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48例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和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瘤体积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抑制肌瘤生长,并且患者服用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程度较轻微,安全可靠,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途径,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伐昔洛韦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局部外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老年患者口服盐酸伐昔洛韦0.3 g/次,2次/d,同时联合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每2~3小时外涂1次。并常规给予B族维生素辅助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皮肤痊愈25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4.29%。神经痛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2.85%。治疗过程中仅有3例出现轻微头晕、恶心呕吐,3~4 d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结论伐昔洛韦与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运用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效果确切,且应用疗程短,无特殊不良反应。

    作者:吴敬云;丁宝鹤;明清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一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空腹血糖水平。结果有并发症的患者其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5);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包括职业、家族病史、饮食情况、运动状况、用药种类。结论针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通过健康宣传和教育以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发生。

    作者:韩旭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全部病例在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时采用丙泊酚处理,对照组患者加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对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麻醉手段,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患者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不良反应少,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士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品管圈在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持续改善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培养临床药师自主改善意识,实现临床药学服务品质的持续改善。临床药学室人员自主自发组建品管圈,严格按照品管圈“十大标准”步骤,围绕“临床药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活动主题,开展持续的改善活动。与活动前比较,病区不合理医嘱平均下降了46.65%,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显著提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临床药师自我管理、自主改善的意识,为满足临床医护和患者日益增长的药学服务需求,有效推进了临床药学服务品质的持续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姚尧;雷伟;马新秀;董栋;刘歌;袁征;赵向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前列腺手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研究干预

    目的:探讨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前列腺手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效果。方法74例前列腺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0%,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68%,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0.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前列腺手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效果确切,患者膀胱冲洗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连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分析特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和分析特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特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先于对照组出院,护理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其护理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有8例出现并发症,包括3例发热,4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尿潴留,其护理总满意率为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特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促进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水平时,还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志燕;周琰;张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研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影响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对孕产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方法对398例孕妇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分析,其中198例检查结果为阳性(观察组),剩余200例检查结果为阴性(对照组)。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妊娠期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结果 HBV感染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状态下胎儿的胎盘体积明显小于HBV阴性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的胎儿(P<0.05);HBV-M 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状态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状态下,新生儿的发育情况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使得孕妇妊娠期高血压、高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增加,同时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有效监测孕妇HBV感染情况,改善HBV感染情况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戊酸雌二醇辅助治疗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戊酸雌二醇在产后出血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171例分娩合并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戊酸雌二醇联合缩宫素,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产后2、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6.5%,对照组为81.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为(419.5±55.3)ml,对照组为(523.0±71.4)ml,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为(659.1±46.8)ml,对照组为(779.7±39.9)ml,两组患者产后2、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戊酸雌二醇能显著改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艳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