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杏瑶;林春华;吴艳春;刘雁平;胡雪琴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坐浴对肛周疾病术后的影响。方法76例肛周疾病术后患者,其中术后第2天选择中药熏蒸坐浴的患者46例为治疗组,选择温水清洗患者30例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分析对两组治疗效果给予评价。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疾病患者术后配合中药熏蒸坐浴,在缓解疼痛、消除水肿、减少出血、降低术后感染等方面疗效确切,较未采用中药熏蒸坐浴者疗效显著,中药熏洗操作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晶;杨国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方法62例胃脘痛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3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董凤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骨科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艾贝宁)麻醉,观察与分析其对患者恢复治疗的影响。方法126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3例。两组采用相同诱导方案,对照组术中靶控丙泊酚;研究组诱导前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初始量为0.6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术中在靶控丙泊酚时需要采用0.5μg/(kg·h)静脉维持,术前10 min需停止麻醉药物输注。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间发生咳嗽次数及发生躁动情况、拔管时间等。结果研究组咳嗽发生率和躁动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麻醉应用于骨科手术患者中,其可有效控制患者麻醉复苏期咳嗽次数,减少躁动发生,进而提高临床麻醉复苏质量,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毛雪娣;隋金玲;邓蓉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泪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生长机制的免疫组化情况。方法分析40例泪腺腺样囊性癌组织石蜡标本,分为筛-管型20例,实体型20例,另外依据其嗜神经情况分为嗜神经组18例和无嗜神经组22例。结果实体型泪腺腺样囊性癌神经受侵袭比例高于筛-管型;实体型泪腺腺样囊性癌S100、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筛-管型;嗜神经组泪腺腺样囊性癌S100、GFAP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无嗜神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GFAP在泪腺腺样囊性癌神经受侵袭中均有较高的表达,可以作为嗜神经侵袭的预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桂军;丁素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戊酸雌二醇在产后出血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171例分娩合并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5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戊酸雌二醇联合缩宫素,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产后2、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6.5%,对照组为81.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为(419.5±55.3)ml,对照组为(523.0±71.4)ml,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为(659.1±46.8)ml,对照组为(779.7±39.9)ml,两组患者产后2、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戊酸雌二醇能显著改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艳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0例确诊为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通过加强病情监测、有效地进行呼吸道护理。加强用药观察护理及根据病情特点正确采集血标本送检等护理措施,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1例因先天性心脏病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准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及细心的观察,能有效减少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并发症、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韦芳;卢玉珍;潘立妹;卢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方法56例妊娠期合并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分析,其中16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其余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36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了剖宫产术,4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无痛引流术。结果16例保守治疗患者、31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及4例实施无痛人流术患者均治愈出院,5例行阑尾切除术同时实施经腹剖宫产的患者术后母子均治愈后平安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于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如果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误诊率,而且可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确诊率和治愈率,并能保证母婴的安全。
作者:侯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比较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25 mg/d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12.5 mg/d米非司酮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以及各项激素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有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以及孕酮(P)等各项激素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各激素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血清激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段杨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10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高血压控制状况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高血压控制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MHD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减少MHD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透析寿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梁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和管理模式。方法98例GDM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糖耐量筛查正常的200例产妇为对照组。对GDM产妇实施基层医院GDM管理模式。统计GDM产妇的一般资料。对GDM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和围生儿围生期并发症。结果≥35岁[OR=1.1601,95%CI(1.051,1.310)]、有糖尿病家族史[OR=3.142,95%CI(1.621,5.912)]、不良孕产史[OR=2.989,95%CI(1.218,4.298)]、早孕期体质量增加[OR=1.282,95%CI(1.019,2.296)]、孕前体质量指数(BMI)[OR=1.361,95%CI(1.071,1.721)]、早孕期空腹血糖(FPG)水平[OR=4.042,95%CI(1.591,9.862)]、胰岛素抵抗[OR=1.796,95%CI(1.516,2.619)]等因素和GDM发病密切相关,为其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产妇早产率、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儿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发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基层医院建立并开展一种GDM筛查、管理的方便可行的科学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GDM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欧阳云英;范建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张玉琴教授认为糖尿病肠病所致的腹泻大多与脾胃有关,也可累及肾脏,病机主要为脾虚湿盛与脾肾阳虚。治疗方面对于脾虚湿盛者,以健脾渗湿,升清止泻之法,以升阳益胃汤加减;对于脾肾阳虚,失于固摄者,以四神丸加减治疗。
作者:富克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脑出血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对53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然后观察患者康复效果。结果53例脑出血患者在以药物治疗为主,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下,20例完全康复,15例基本康复、生活能自理,10例有脑梗死病史遗有肢体瘫者较前有改善,8例有合并症的改善不明显。总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健康教育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春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控释药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应用和药学服务。方法110例应用控释药进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未进行药学服务,另选择110例应用控释药进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控释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药物的种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释药物能够保证患者血药浓度的平稳,保证患者治疗的效果,在患者用药前进行药学服务确保患者正确用药,对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思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药学干预在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40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试验组的患者及家属实施药学干预措施,对对照组仅依据慢性病管理要求进行监控,分别在1个季度及1年后对其进行用药依从性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及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可明显提高疾病控制效果及用药依从性,作用显著,应当在公共卫生质量的管理方面结合慢性疾病管理和药学干预,发挥其重要作用。
作者:陈彦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慢性传染病。随着现代防治水平的提高,目前对这一疾病已是治有良方,防有措施,但亦不能对其放松警惕。对肺结核病通过采取传染源控制、卡介苗接种及其他手段对肺结核病进行控制预防和控制,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樊松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与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4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管理模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实施高血压自我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管理。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在实施自我管理和规范化管理之前,对于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70例高血压患者,经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71.18%,治疗依从率为90.59%,血压控制率为7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经规范化管理,对于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均较自我管理明显提高,效果确切,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卫峰;李嘉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64例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治疗时应用头孢克肟,研究组治疗时应用夫西地酸钠。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夫西地酸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爱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前列腺手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效果。方法74例前列腺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0%,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0.81%;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68%,其并发症发生率为40.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前列腺手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护理效果确切,患者膀胱冲洗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连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临床应用盐酸氨溴索(ABX)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搜集27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中心监测到的ABX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资料,并作统计和分析。结果ADR集中发于儿童、中来年人群;原发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单次给药剂量过大普遍存在;累及器官多样;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用药后的30 min内;大部分ADR对症处理后消失,小部分自行好转。结论临床需严格遵守给药说明,加强ADR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李镇华;郑敏仪;李泳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术后给予口服不同避孕药物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宫内早孕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患者551例,按照随机和自愿相结合的方法分为四组,分别为左炔诺孕酮炔雌醇三相片(特居乐)组130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组135例、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组143例及对照组143例。观察并比较术后四组患者的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及彩超复查子宫内膜厚度、3个月经周期后宫腔粘连发生情况等几项指标。结果优思明组与特居乐组、妈富隆组在月经复潮时间、月经量、内膜厚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思明组与特居乐组、妈富隆组患者宫腔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思明组与特居乐组、妈富隆组三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各组间在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其他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流术后患者指导用药预防宫腔粘连尤为重要,合理正确应用口服避孕药尤其是优思明来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对人流后女性的伤害。
作者:奈嫚嫚;李蕾;王鲁文;王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