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的疗效及安全性

毛雪娣;隋金玲;邓蓉蓉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骨科, 手术, 恢复质量
摘要:目的:骨科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艾贝宁)麻醉,观察与分析其对患者恢复治疗的影响。方法126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3例。两组采用相同诱导方案,对照组术中靶控丙泊酚;研究组诱导前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初始量为0.6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术中在靶控丙泊酚时需要采用0.5μg/(kg·h)静脉维持,术前10 min需停止麻醉药物输注。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间发生咳嗽次数及发生躁动情况、拔管时间等。结果研究组咳嗽发生率和躁动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麻醉应用于骨科手术患者中,其可有效控制患者麻醉复苏期咳嗽次数,减少躁动发生,进而提高临床麻醉复苏质量,具有一定安全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脑血管疾病致残患者的社区康复指导

    本文探究促使脑血管疾病致残患者尽可能的得到恢复和重建的方法。通过对社区内脑血管病致残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指导,使脑血管患者在身体、精神、社会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康复,使之重新走上社会。将护理融入社区康复,在康复护师(士)指导,社区层次上,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依靠社区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作者:梁晓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事件相关电位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出现迟发性脑病相关性

    目的:对事件相关电位(ERP)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出现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6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根据患者病情是否发生DEACMP将其分为DEACMP组34例与非DEACMP组30例。检查两组的ERP波潜伏期(PL)和波幅情况,并观察DEACMP组PL及P3波幅与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HD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DEACMP组的ERP测定电位成分中的N2、P3波PL长于非DEACMP组(t=4.3787、4.8902, P<0.05);P波幅低于非DEACMP组(t=-7.095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N1、P2波P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09、0.3998,P>0.05)。DEACMP组的HDS评分明显低于非DEACM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72,P<0.05);DEACMP组的ERP成分P3波PL和HDS评分呈负相关(r=-0.43, P<0.01);P3波幅和HDS评分呈正相关(r=0.45,P<0.01)。结论与非DEACMP患者相比, DEACMP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较明显;临床中对DEACMP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时,可将ERP作为重要指标。

    作者:张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Cook球囊与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方式用于晚期妊娠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妊娠晚期不同促宫颈成熟方式的临床效果,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方法140例住院待产的初产孕妇,72例自愿选择应用库克医疗公司促宫颈成熟球囊(Cook球囊),作为球囊组;68例自愿选择单纯催产素静脉滴注,作为催产素组。观察两组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剖宫产率及感染风险。结果球囊组与催产素组促宫颈成熟前后Bishop评分分别为(3.42±0.78)分、(6.75±0.97)分和(3.51±0.64)分、(4.73±1.23)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促宫颈成熟后宫颈Bishop评分明显高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剖宫产率为26.39%,明显低于催产素组45.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感染率为5.56%,催产素组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催产素相比, 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效果较好,其剖宫产率明显较低;但是感染率较高,所以在操作Cook球囊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以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董方华;杜丹;潘东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阶段健康教育对肾移植受者重要性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对肾移植受者的重要性。方法选取120例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术前、术后恢复期、随访期进行健康教育。结果120例患者中117例恢复良好,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2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结论患者对肾移植手术健康教育普遍接受,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开展不同阶段健康教育,有利于肾移植受者克服心理、生理不应期,正确对待肾移植手术,重新树立健康人生生活态度。

    作者:杨青彦;李斐;刘君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索和研究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和可行性。方法15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干预,两组干预期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具有临床价值且可行。

    作者:郝优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干预组给予干预护理,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及其新生儿结局效果。结果干预组在分娩方式及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的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加强干预护理后能够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推广使用。

    作者:赖翠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加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

    目的:进一步探讨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方法56例妊娠期合并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分析,其中16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其余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36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了剖宫产术,4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无痛引流术。结果16例保守治疗患者、31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及4例实施无痛人流术患者均治愈出院,5例行阑尾切除术同时实施经腹剖宫产的患者术后母子均治愈后平安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于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如果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误诊率,而且可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确诊率和治愈率,并能保证母婴的安全。

    作者:侯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期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30例康复期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期的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杨泽华教授从痰论治急性期中风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中风病病理形成主要是在“正气亏虚”的基础上,“痰”、“瘀”并阻而发病。杨泽华教授认为急性期中风病与痰邪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化痰祛瘀法是治疗急性期中风病的重要法则。本文对杨泽华教授从痰论治急性期中风病的临床经验给予总结。

    作者:王丽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药学监护现状和发展

    分析本院近4年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和相关的药学监护发展情况,进一步探讨中药注射剂使用和药学监护的发展前景。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药注射剂是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制剂技术结合的产物,其药学监护的发展在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对用药者承受小风险获得大收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敏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对60例需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后做好体位、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并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指导正确进行功能锻炼等。6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炎、褥疮等并发症。

    作者:李红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催乳的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泌乳的护理疗效。方法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将两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产后24 h泌乳量以及乳房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为(15.3±2.4)h,对照组为(25.9±2.4)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1, P<0.01)。产妇生产后24 h,观察组无泌乳产妇数少于对照组,少量泌乳以及足量泌乳产妇数均多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乳房舒适率为93.3%,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7,P<0.01)。结论产后乳房按摩能有效缩短初乳分泌时间,提高泌乳量,增加产妇乳房舒适度。

    作者:张成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3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0例确诊为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通过加强病情监测、有效地进行呼吸道护理。加强用药观察护理及根据病情特点正确采集血标本送检等护理措施,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1例因先天性心脏病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准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及细心的观察,能有效减少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并发症、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韦芳;卢玉珍;潘立妹;卢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多爱肤敷料在三腔二囊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多爱肤敷料对三腔二囊管引起的鼻黏膜损伤的效果观察。方法40例使用三腔二囊管进行压迫止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纱块敷料贴在乒乓球与鼻翼接触端处,试验组患者使用多爱肤敷料,比较两组患者鼻翼处鼻黏膜损伤情况和鼻翼处鼻黏膜皮肤舒适度的主观感受。结果使用多爱肤敷料的患者的鼻翼处鼻黏膜无损伤率较使用纱块敷料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多爱肤敷料的患者的鼻黏膜处皮肤舒适度较使用纱块敷料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多爱肤敷料代替纱块敷料贴在乒乓球与鼻翼接触端处,可有效减少因三腔二囊管带来的鼻黏膜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健芬;谭庆红;师瑞月;魏道儒;陈小花;陈燕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足浴配合康复按摩对产妇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配合康复按摩对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分娩产妇1000例,按产妇自愿原则随机分为A、B、C、D组,各250例。各组产妇均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 A组为治疗组,其他为对照组。在顺产后6 h、剖宫产后12 h A组使用中药足浴配合康复按摩治疗, B组使用中药足浴, C组使用康复按摩治疗, D组在产术后36 h内不施加任何因素。比较四组产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妇的宫底高度、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泌乳量、睡眠质量评分(PSQI)、抑郁评分(SDS)、住院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配合康复按摩对产妇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梁权芳;刘银清;潘方利;何树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53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脑出血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对53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然后观察患者康复效果。结果53例脑出血患者在以药物治疗为主,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下,20例完全康复,15例基本康复、生活能自理,10例有脑梗死病史遗有肢体瘫者较前有改善,8例有合并症的改善不明显。总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健康教育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春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无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对进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且术后未留置胸腔引流管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注重术前准备、术中精确止血、术后科学护理等措施,总结临床效果。结果3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转开胸手术,术后恢复周期短,术后并发症少,整体治疗费用较传统开胸手术少。结论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的较大创伤,减少了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通过科学的护理,并无不良效果,以大限度的减小患者机体创伤的同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得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内瘘动脉端采用不同穿刺方向的利弊比较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端绳梯式穿刺法采用不同的穿刺方向对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运用逆血流方向方式进行穿刺操作;观察组患者采用顺血流和逆血流两种方法交接穿刺,全部患者静脉处方向属于向心方向。观察两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和内瘘狭窄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瘘狭窄发生率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端采用顺血流加逆血流方向交替穿刺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和内瘘狭窄的出现,使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获得优质保护,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陈漫虹;许细惠;陈旋;卢远征;许珍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卵巢囊肿术后的优质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术后优质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11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围术期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卵巢囊肿手术后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缩短康复时间,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

    作者:杨淑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吲哚类非甾体抗炎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吲哚类非甾体抗炎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按欧洲药典EP8th版,对吲哚美辛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进行建立和验证实验。结果吲哚美辛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实验方法消除了其抑菌性对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影响。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且可靠、便于操作。

    作者:兰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