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红
目的:探讨术式改良及合理用药预防化脓、坏疽型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94例化脓、坏疽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患者采用术式改良及合理用药预防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感评分为(5.0±0.5)分,镇痛药物使用率为8.5%,均低于对照组的(7.3±1.2)分、27.7%;观察组7 d出院率为76.6%,高于对照组的46.8%;观察组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5例(10.6%)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术式改良及合理用药预防化脓、坏疽型阑尾炎术后并发症,不仅简单易行,且有较强的适用性,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永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术后优质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11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围术期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卵巢囊肿手术后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缩短康复时间,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
作者:杨淑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门诊输液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45例。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A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B组相比, A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1);A组平均输液时间及治疗费用较B组明显减少(P<0.05);A组焦虑及抑郁评分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改善明显(P<0.05),且护理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使门诊患者的平均输液时间及治疗费用明显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得到改善,护理满意度提升,护患之间的关系和谐,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何杏瑶;林春华;吴艳春;刘雁平;胡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面部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于患处,研究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比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化妆品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皮炎患者采用氧化锌软膏负面联合负离子冷喷机刺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水肿以及炎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战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三仙保宫汤预防宫颈癌化疗后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宫颈癌化疗后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利可君片,1片(20 mg)/次,3次/d,治疗组采用三仙保宫汤煎服,连服10 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能够显著提升化疗后白细胞、血小板水平,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反应。结论三仙保宫汤对宫颈癌化疗后产生的毒副作用能够产生干预,安全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正伟;倪明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高危药品具有较大的伤害性,是临床药品管理的重点内容。本文分析了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其管理措施以及安全用药对策,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张友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乳腺脂肪瘤的分类以及构成,清楚脂肪瘤的特性,以及在超声检查中的图像表现, X线钼靶检查图像特点,以及超声检查和X线钼靶检查对于脂肪瘤的鉴别诊断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乳腺超声体检,体检中有38例女性乳腺有疑似良性肿瘤(纤维瘤和腺瘤除外),性质待定有8例,怀疑脂肪瘤20例。38例女性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和X线钼靶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后方无回声衰减的乳腺肿瘤有100%的脂肪瘤可能。乳腺脂肪瘤的诊断相较钼靶检查更准确。乳腺脂肪瘤的诊断应首选彩色多普勒检查。结论超声检查乳腺脂肪瘤较X线钼靶检查更具优点,对于乳腺脂肪瘤的检查首选超声检查,其次X线钼靶检查来认证。
作者:刘国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常规局部麻醉与局部麻醉加静脉麻醉用于支气管镜检查时的满意度、耐受度及安全性。方法60例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局部麻醉加静脉麻醉)和对照组(单纯局部麻醉),每组30例。观察患者对操作的满意度和耐受度、操作的安全性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检查前、检查中血氧饱和度(SpO2)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耐受度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支气管镜的患者可采用单纯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麻醉的方式,患者的满意度和耐受度、操作的安全性、诊断的准确性较高。
作者:常永梅;孙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方法56例妊娠期合并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分析,其中16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其余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36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了剖宫产术,4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无痛引流术。结果16例保守治疗患者、31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及4例实施无痛人流术患者均治愈出院,5例行阑尾切除术同时实施经腹剖宫产的患者术后母子均治愈后平安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于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如果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误诊率,而且可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确诊率和治愈率,并能保证母婴的安全。
作者:侯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干预组给予干预护理,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及其新生儿结局效果。结果干预组在分娩方式及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的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加强干预护理后能够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推广使用。
作者:赖翠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的药理作用,观察恩度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TAC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15、30 d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清VEGF、MMP-9、OP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观察组血清VEGF、MMP-9、OP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血清VEGF、MMP-9、OP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肝癌可以有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几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ACE术后血浆VEGF、MMP-9、OPN水平有关。
作者:李竹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10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出其中8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心理焦虑问题,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积极措施来进行心理疏导。结果经过3~5个月的心理分析和相关的疏导,80例心理焦虑患者与其他20例患者一起完成了治疗方案,并未有因为心理问题而出现意外的情况。结论通过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分析,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疏导和日常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患者因为心理问题而出现意外的情况。
作者:顾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流程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72例行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按照快速康复外科流程处理,对照组行常规的围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地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纯的结直肠癌切除和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和护理流程更能有效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促进康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成堂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端绳梯式穿刺法采用不同的穿刺方向对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运用逆血流方向方式进行穿刺操作;观察组患者采用顺血流和逆血流两种方法交接穿刺,全部患者静脉处方向属于向心方向。观察两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和内瘘狭窄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瘘狭窄发生率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端采用顺血流加逆血流方向交替穿刺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和内瘘狭窄的出现,使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获得优质保护,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陈漫虹;许细惠;陈旋;卢远征;许珍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和管理模式。方法98例GDM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糖耐量筛查正常的200例产妇为对照组。对GDM产妇实施基层医院GDM管理模式。统计GDM产妇的一般资料。对GDM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和围生儿围生期并发症。结果≥35岁[OR=1.1601,95%CI(1.051,1.310)]、有糖尿病家族史[OR=3.142,95%CI(1.621,5.912)]、不良孕产史[OR=2.989,95%CI(1.218,4.298)]、早孕期体质量增加[OR=1.282,95%CI(1.019,2.296)]、孕前体质量指数(BMI)[OR=1.361,95%CI(1.071,1.721)]、早孕期空腹血糖(FPG)水平[OR=4.042,95%CI(1.591,9.862)]、胰岛素抵抗[OR=1.796,95%CI(1.516,2.619)]等因素和GDM发病密切相关,为其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产妇早产率、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儿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发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基层医院建立并开展一种GDM筛查、管理的方便可行的科学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GDM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欧阳云英;范建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肝癌不仅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也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晚期患者身体虚弱,一定要做好肝癌护理。目前对肝癌首要的治疗方法是肝切除,但对于中晚期肝癌,由于没有手术适应证,多采有保守治疗方法。我国死于肝癌的每年约11万人,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45%。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40~49岁多,男女比约为2.5:1。
作者:张春梅;马云辉;程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对60例需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后做好体位、伤口、引流管的护理,并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指导正确进行功能锻炼等。6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炎、褥疮等并发症。
作者:李红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显示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绍杰;周经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吲哚类非甾体抗炎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按欧洲药典EP8th版,对吲哚美辛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进行建立和验证实验。结果吲哚美辛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实验方法消除了其抑菌性对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影响。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且可靠、便于操作。
作者:兰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对进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且术后未留置胸腔引流管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注重术前准备、术中精确止血、术后科学护理等措施,总结临床效果。结果3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转开胸手术,术后恢复周期短,术后并发症少,整体治疗费用较传统开胸手术少。结论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的较大创伤,减少了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通过科学的护理,并无不良效果,以大限度的减小患者机体创伤的同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得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蕊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