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衰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邓超蓝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 多巴胺, 慢性心力衰竭, 低血压
摘要: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慢性心衰合并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巴胺泵入、醛固酮拮抗剂、利尿剂等药物,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再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6.60%;研究组的心搏出量和每分钟排血量高于参照组,心率低于参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巴胺能提高心肌收缩能力,增加排血量,提升血压,对慢性心衰合并低血压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Q-T离散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7例均符合诊断标准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组,25例经心电图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检查,测出Q-T间期的大值和小值,计算出Q-T离散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Q-T离散度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T离散度检测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无创、经济的检查方法,对早期发现病毒性心肌炎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志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用肺康复治疗对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COPD稳定期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在稳定期给予肺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促进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叶海英;张飞雄;杨龙峰;叶永青;凌丽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社区儿童保健对18个月内儿童生长发育的干预价值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确保我国儿童能够健康成长,是我国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重要,也是发育快的一个时期,在此期间儿童的生长和发育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儿童保健(儿保)能够及时的发现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因素,并尽早的进行预防,因此加强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保健其效果和意义非常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社区保健对18个月内儿童生长发育的干预价值,希望能够有效的保障我国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邓光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情况。方法2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50例)和优质护理服务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优化护理服务组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感染、出血、复发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12.77、10.53,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感染、出血、复发率,有较好的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恒春;包海娟;江方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例CSP住院患者,给予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清宫术,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5 d后复查彩超均无明显异常,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明显下降。术后28~35 d月经来潮。结论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先期处理后再行清宫术,在CSP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聂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观察

    目的:探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106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患者中,23例复发,复发率为21.7%。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与患者的年龄、肌瘤数目、肌瘤大小有关,而与产次、子宫肌瘤的位置关系、术后妊娠情况无关,其中年龄、肌瘤数目、子宫肌瘤大小是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妊娠是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要充分评估其危险因素,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有效的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曾翠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冠周炎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冠周炎的效果。方法92例冠周炎患者,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联合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牙龈指数和疼痛缓解时间,比较两组冠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牙龈指数和疼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冠周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跃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23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心理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心理的有效性,并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45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4例)和对照组(2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各项生活质量36条目简明量表(SF-36)评分,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以及各项生活质量SF-36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各项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同时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李天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胆石症的诊治及手术要点论析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胆石症的诊治要点进行了总结。①临床表现。具体包括腹痛、发热、黄疸、肝脏胆囊肿大、恶心、呕吐以及实验室指标。②鉴别诊断。包括与急性胰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高位阑尾炎等的鉴别诊断要点。③手术指征。④手术治疗。包括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瘘术等。⑤非手术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中医药治疗等。

    作者:祝贞强;刘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劳务工孕产妇产前检查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劳务工孕产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89例劳务工孕产妇作为劳务工组,对孕产妇产检建册率及高位妊娠发生率、产检次数及围生儿缺陷率进行分析,另选取同期89例本地稳定职业孕产妇为对照组,对产检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劳务工组的产检次数、早期建册率明显较对照组低,高危妊娠、新生儿缺陷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劳务工孕产妇产前检查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认知不足、经济因素及工作因素。结论大多数外来务工女性产检依从率低,经济条件与工作情况、认知情况是对产检依从性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可有效提高劳务工孕产妇产检依从率。

    作者:曾灵燕;叶国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静脉输液采用45~50°角直进血管穿刺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降低对组织和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的新穿刺法。方法门诊输液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130例,实验组采用增大穿刺角度至45~50°角经皮肤直入血管的穿刺法,与对照组用传统的15~20°角穿刺的方法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时疼痛程度、成功率和穿刺局部的复原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明显减轻,83.08%的患者自诉穿刺点周围无明显的触痛和压痛,且一次成功率93.8%高于对照组71.5%(P<0.05)。实验组瘀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45~50°角直进血管穿刺法可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利于血管和组织的快速修复。

    作者:何杏瑶;林春华;吴艳春;刘雁平;胡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应用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应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0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应用负吸压引术或钳刮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流产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其出血量、出血时间、转经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治疗中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并广泛应用。

    作者:董枫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乳腺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乳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乳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抽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乳腺囊肿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庆;卢志强;胡美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85例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编号,单号43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双号42例为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2.0352, 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4.76%、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4.76%、压疮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23.26%、30.23%、25.58%(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其护理方法和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爱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60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1年,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训练护理,包括:呼吸训练、上肢肌力训练及全身有氧耐力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康复锻炼后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提高,情绪显著好转,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康复后肺功能较对照组无明显减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训练方案可改善患者躯体状况和心理状况,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运动训练可以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本院在观察中发现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达85%,因此这种治疗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杜志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的疗效。方法76例脑卒中患者,经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指导训练。在治疗前后均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恢复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开展持续的社区康复治疗十分必要。经过社区康复治疗可改善多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罗翠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对比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社区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和探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社区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60例。小剂量组采用辛伐他汀20 mg/d治疗,大剂量组采用辛伐他汀40 mg/d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的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小剂量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的TC、LDL-C、HDL-C、TG的水平显著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有效率高,改善TC、LDL-C、HDL-C、TG的水平的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再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孕症的中医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不孕症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不孕症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个疗程妊娠4例;2个疗程妊娠10例;3个疗程妊娠7例,6个月内妊娠率达70%。结论不孕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妇产科疾病的一种后遗症或结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中医辨证方法繁多,在不孕症的治疗上,除药物和针灸疗法外,临床上还可配合多种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李晓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防跌倒评估分级护理在复苏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防跌倒评估分级护理在复苏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全身麻醉(全麻)术后入复苏室复苏的1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患儿入复苏室后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按照评估标准分为不同风险等级,实验组患儿按照不同风险等级进行分级护理;对照组患儿按照复苏室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机率为16.25%,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在复苏室对全麻术后患儿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进行分级护理能降低患儿发生受伤等意外事件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雪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30例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患者依据CO2气压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两组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将气腹的压力设定在13~15 mm Hg(1mm Hg=0.133 kPa)之间,注意保证患者气腹的压力恒定。研究组气腹的压力设定在8~12 mm Hg之间,保证患者气腹压力处于恒定状态。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