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观察

曾翠蓉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 术后复发, 相关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106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患者中,23例复发,复发率为21.7%。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与患者的年龄、肌瘤数目、肌瘤大小有关,而与产次、子宫肌瘤的位置关系、术后妊娠情况无关,其中年龄、肌瘤数目、子宫肌瘤大小是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妊娠是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要充分评估其危险因素,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有效的降低术后复发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30例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患者依据CO2气压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两组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将气腹的压力设定在13~15 mm Hg(1mm Hg=0.133 kPa)之间,注意保证患者气腹的压力恒定。研究组气腹的压力设定在8~12 mm Hg之间,保证患者气腹压力处于恒定状态。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龄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与研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高龄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妇产科收治的高龄产妇共66例,采用奇偶数字法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则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率,并对比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2.7%(24/33),剖宫产率为24.2%(8/33),阴道助产率为3.0%(1/33)。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48.5%(16/33),剖宫产率为48.5%(16/33),阴道助产率为3.0%(1/33)。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高龄产妇剖宫产的几率,并有效缩短产程,预防产后出血,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涛;蒿毳羽;李薇薇;刘鹤;曹平;姚雪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流程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9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路径,观察组采用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比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关联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心率及皮质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时段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设的护理流程能提升原有的护理质量,保证术后时段的患者安全,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牛晓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东莞地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酰肉碱谱特点分析研究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酰肉碱代谢特点。方法收集107例初发T2DM患者血滤纸片标本,与正常对照组93例比较。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分析脂酰肉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T2DM患者血中游离肉碱的含量无明显改变,而长链脂酰肉碱(C14~C18)的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地区新发T2DM患者存在长链脂酰肉碱的代谢异常。

    作者:李春华;陈占玲;孙庆凯;张秀薇;陈伟坤;孙晓玲;黄秋霞;黄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哮喘患儿门诊雾化治疗的规范化管理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规范化管理在哮喘患儿门诊雾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予以雾化治疗的哮喘患儿,其中50例予以常规管理者设为对照组,50例予规范化管理者设为观察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白天、夜晚哮喘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哮喘发作次数、门诊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雾化治疗患儿采用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改善患儿哮喘状况。

    作者:谢文锋;邓锦兴;谭月仙;徐秀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急性肺炎采用炎琥宁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为了能够更快的缓解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提高临床疗效,分析和研究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加用炎琥宁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180例急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头孢曲松钠抗感染、补液等方案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在上述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治疗,统计和分析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6.67%低于观察组的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肺炎在治疗上采取炎琥宁与头孢曲松钠联合治疗,不仅提高疗效,更有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用药时间,值得推荐和应用。

    作者:丁俊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产后宫腔组织物残留辅助治疗实施产后康复按摩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宫腔组织物残留辅助治疗实施产后康复按摩的效果。方法180例产后胎盘、胎膜组织宫腔残留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产后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产后康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宫腔内组织物排出情况、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宫腔组织物残留辅助治疗中进行产后康复按摩,有利于患者宫腔内组织物排出及子宫收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婉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咪康唑灌注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评价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治疗后,将咪康唑灌注进鼻窦内的具体作用。方法9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患者在鼻内镜手术之后使用硝酸咪唑康剂进行鼻窦内注射,对照组不使用灌注仅做鼻内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为其行鼻窦内硝酸咪唑康灌注,有助于提升临床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使用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胡永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分析肿瘤癌痛护理障碍原因及护理途径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肿瘤癌痛护理障碍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80例癌症患者及本院的6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分别列为患者组及护士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两组的癌痛认知及用药方面的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的癌痛知识较为贫乏会影响到对患者的评估,患者对癌痛认知不彻底,在用药方面有很多顾虑,影响了其生活的质量。结论对癌痛患者的护理需要其家属、患者本人和护士共同完善,应当从提高护理人员对癌痛的认知入手,确保护士能对患者正确宣教,消除患者心理负担,进而有效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作者:杜雯;周洁;王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孕症的中医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不孕症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不孕症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个疗程妊娠4例;2个疗程妊娠10例;3个疗程妊娠7例,6个月内妊娠率达70%。结论不孕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妇产科疾病的一种后遗症或结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中医辨证方法繁多,在不孕症的治疗上,除药物和针灸疗法外,临床上还可配合多种疗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李晓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压氧和依达拉奉治疗脑栓塞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脑栓塞患者应用高压氧和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甲组(23例)和乙组(23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甲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乙组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3%,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3%,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栓塞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用高压氧治疗和依达拉奉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但依达拉奉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是一种高效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和生活自理、无心理问题和掌握运动训练方法的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舒适护理模式的运用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伟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BNA(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检查)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HIE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NBNA评分,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金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在复杂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在复杂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42例复杂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先通过输尿管软镜探查到结石的位置,然后采用365μm光纤,100 W+钬激光进行碎石治疗。术后2个月到医院进行复查。结果42例患者共有45枚结石,结石的探寻准确率为100.0%(42/42),术后2个月复查结果显示34例患者结石均全部排净,单次碎石成功率为81.0%(34/42);本组患者中无一例出现大出血、感染性休克以及输尿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应用于复杂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可准确探寻到结石的位置,并对其进行彻底碎石,成功率高,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卢书雄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母血脐血内脂素与子痫前期新生儿体质量的关系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中,母血脐血内脂素与新生儿体质量的关系。方法住院分娩的孕妇198例,其中子痫前期(PE)孕妇98例(PE组),正常孕妇100例(对照组),其新生儿中小于胎龄儿(SGA)38例(S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160例(AGA组)。比较分析了各组母血脐血内脂素、新生儿的体质量。结果母血内脂素、脐血的内脂素水平SGA组较AGA组更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脐血中内脂素浓度与母血中内脂素浓度呈正相关(r=0.613, P=0.005);母血内脂素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呈正相关(r=0.702, P=0.004)。结论子痫前期患者母血内脂素与脐血内脂素升高、呈正相关,母血内脂素与新生儿体质量密切相关,母血内脂素提示了子痫前期新生儿SGA发病的可能。

    作者:苏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C臂CT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臂CT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免疫组化证实为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5例患者的C臂CT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结果阳性率。结果 C臂CT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阳性率分别为86.67%(13/15)和13.33%(2/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臂CT对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活检准确率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严振辉;柳学国;张健;李晓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外科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97例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13例,术后患者痊愈或恢复良好8例,偏瘫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介入栓塞治疗84例,术中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100%栓塞者73例,95%栓塞5例,90%栓塞5例;术后脑梗死5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复发1例。结论通过开颅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小辉;黄戈;冯正健;吴宇红;伍益;李智斌;古机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85例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编号,单号43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双号42例为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2.0352, 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4.76%、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4.76%、压疮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23.26%、30.23%、25.58%(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其护理方法和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爱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用肺康复治疗对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COPD稳定期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在稳定期给予肺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促进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叶海英;张飞雄;杨龙峰;叶永青;凌丽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101例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为寒哮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治疗即氧疗、茶碱缓释片、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步行6 min距离、嗜酸性粒细胞改变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步行6 min距离、嗜酸性粒细胞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于国强;丁晓欢;李明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