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振辉;柳学国;张健;李晓群
目的:观察天龙通腑方对脑出血急性期中腑证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出血80例单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龙通腑方。观察两组治疗14 d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65%VS 8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腹胀消除时间、平均排便时间及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龙通腑方对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并可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贾红波;杨光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肿瘤癌痛护理障碍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80例癌症患者及本院的6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分别列为患者组及护士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两组的癌痛认知及用药方面的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的癌痛知识较为贫乏会影响到对患者的评估,患者对癌痛认知不彻底,在用药方面有很多顾虑,影响了其生活的质量。结论对癌痛患者的护理需要其家属、患者本人和护士共同完善,应当从提高护理人员对癌痛的认知入手,确保护士能对患者正确宣教,消除患者心理负担,进而有效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作者:杜雯;周洁;王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心理护理)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每组60例。分析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经分析得出对照组住院时间(8.2±1.1)d长于观察组(6.4±1.2)d (P<0.05);两组入院时焦虑评价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均低于入院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病情,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刁丽娥;叶清建;吴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药学监护实践,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药物治疗分析,协助医师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获得优良的医疗服务。
作者:李春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本院中医与西医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对其治愈情况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66.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盆腔炎安全有效,尤其在盆腔反复发作和慢性盆腔炎治疗中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兰芳;黄芳;梁星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酰肉碱代谢特点。方法收集107例初发T2DM患者血滤纸片标本,与正常对照组93例比较。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分析脂酰肉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T2DM患者血中游离肉碱的含量无明显改变,而长链脂酰肉碱(C14~C18)的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地区新发T2DM患者存在长链脂酰肉碱的代谢异常。
作者:李春华;陈占玲;孙庆凯;张秀薇;陈伟坤;孙晓玲;黄秋霞;黄秀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CT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析9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CT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表现42例,以颅内血肿为首发表现26例,血管痉挛10例,脑内血肿8例,脑积液4例,脑室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硬膜下出血2例,血管痉挛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CT检出72例。CT对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PCA+PCMA)、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ACA+ACMA)、大脑中动脉(MCA)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00%、83.33%、76.92%。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6.40%、100.00%。结论 CT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明确动脉瘤破裂部分特征性表现,结合不同脑池内积液、脑内血肿的特征性分布,可准确判断动脉瘤的部位。
作者:侯文海;黎国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对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7例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给予卡培他滨2500 mg/m2,2次/d,连用14 d,休息7 d,每21天重复,直到疾病进展,多6周期。结果部分缓解11例,稳定10例,疾病进展6例,总有效率40.7%,肿瘤控制率77.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7.8个月。不良反应有:Ⅰ~Ⅱ度手足综合征5例,发生率18.5%,Ⅰ~Ⅱ度骨髓抑制6例,发生率22.2%,Ⅰ度腹泻2例,发生率为7.4%,Ⅰ度消化道反应2例,发生率为7.4%。结论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有较高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慧;李春艳;程晓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双板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在急诊X线摄影的应用价值及质量控制。方法双板DR所摄的图片200例(双板DR组)和普通X线及所摄图片200例(普通X线组),比较两组图片的曝光剂量、图像质量及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等指标,并对影响DR系统图像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双板DR的质量控制规范。结果双板DR组辐射剂量为0.13 mGy,明显低于普通X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板DR组图片甲级率为91.0%,废片率为0,普通X线组图片甲级率为56.0%,废片率为4.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板DR组平均耗时(2.51±0.50)min,普通X线组平均耗时(8.62±2.21)min,双板DR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普通X线组(P<0.05)。结论双板DR在急诊X线摄影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加强质量控制对保障设备顺利运行,改善图像质量,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木光;邱凯涛;陈志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中医疗法治疗便秘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医治疗的30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对症治疗,30例患者中有15例痊愈,13例好转,2例无效,总治愈率达93.3%。结论应用中医疗法对便秘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小、安全系数高、疗效显著,医生及患者均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与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结果。方法选取45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无明显狭窄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检查,比较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与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结果。结果45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无明显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发现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8例,占40.0%;2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占60.0%;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膜增厚;7例患者存在内膜钙化,占15.6%;14例患者存在钙化斑块,占31.1%;25例患者存在纤维斑块,占55.6%;8例患者左主干存在斑块,狭窄面积为(36.5±6.8)%,占17.8%。结论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在显示斑块性质与形态结构,特别是钙化斑化等方面敏感性高于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较冠状动脉造影能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故可指导选择合适技术治疗特定的疾病,达到更优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立娟;丛喜达;关天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冠周炎的效果。方法92例冠周炎患者,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联合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牙龈指数和疼痛缓解时间,比较两组冠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牙龈指数和疼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冠周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跃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影响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病理损伤发生的情况。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炙甘草汤组,每组30只,利用HE染色法对小鼠心肌病理形态进行观察, VG染色法对小鼠心肌组织胶原形态进行观察,同时检测了小鼠心肌组织的细胞光密度和面积。结果炙甘草汤可以抑制小鼠发生慢性病毒性的心肌炎症反应,并减轻了小鼠的心肌组织的胶原增生情况,炙甘草汤组小鼠心肌细胞光密度和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能有效地减轻小鼠发生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发生病理性损伤。
作者:邝志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明确柚皮苷是否通过调控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通路对抗糖尿病心肌病心肌损伤。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心肌病组(DCM组)、柚皮苷组、TDZD-8(GSK-3β抑制剂)组,各15例。各组经处理后,检测血糖,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功能参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组织GSK-3β表达。结果实验第12周,与柚皮苷组、TDZD-8组比较, DCM组血糖升高,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DS)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柚皮苷在有效调节糖代谢的同时,下调GSK-3β表达而心功能恶化。
作者:黄瑞娜;吴铿;游琼;李腾;李上海;郭润民;闫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应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0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应用负吸压引术或钳刮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流产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其出血量、出血时间、转经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治疗中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并广泛应用。
作者:董枫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米氮平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4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用舒肝解郁胶囊合并米氮平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米氮平片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第1周时治疗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HAMD评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HAMD评分分数值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1、2、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腔囊联合米氮平片比单用米氮平片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安全性良好,依从性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李荣娓;楚孔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拟诊为宫颈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予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宫颈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学确诊良性病变17例,恶性病变3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占位性病变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均低于超声弹性成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宫颈占位性病变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具有更高准确性,可作为宫颈良恶性病变筛查必检项目。
作者:陈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降低对组织和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的新穿刺法。方法门诊输液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130例,实验组采用增大穿刺角度至45~50°角经皮肤直入血管的穿刺法,与对照组用传统的15~20°角穿刺的方法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时疼痛程度、成功率和穿刺局部的复原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明显减轻,83.08%的患者自诉穿刺点周围无明显的触痛和压痛,且一次成功率93.8%高于对照组71.5%(P<0.05)。实验组瘀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45~50°角直进血管穿刺法可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利于血管和组织的快速修复。
作者:何杏瑶;林春华;吴艳春;刘雁平;胡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30例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患者依据CO2气压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两组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对照组将气腹的压力设定在13~15 mm Hg(1mm Hg=0.133 kPa)之间,注意保证患者气腹的压力恒定。研究组气腹的压力设定在8~12 mm Hg之间,保证患者气腹压力处于恒定状态。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明显高于重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与重度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与中度患者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B12水平降低与腔隙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赟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