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书雄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对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的患者,按患者手术与否的意愿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24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6例患者选择切开复位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患者行切开复位术效果显著,并发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吴旭辉;胡文峰;洪钟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妇科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2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妇科超声检查和子宫刮诊,观察诊断结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妇科超声检查能够较准确的诊断各类型子宫内膜病变,两种方式在各类型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并能够较准确的鉴别各种不同类型的子宫内膜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志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药学监护实践,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药物治疗分析,协助医师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获得优良的医疗服务。
作者:李春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拟诊为宫颈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予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宫颈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学确诊良性病变17例,恶性病变3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占位性病变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均低于超声弹性成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宫颈占位性病变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具有更高准确性,可作为宫颈良恶性病变筛查必检项目。
作者:陈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顺铂方案(NP方案)化疗的减毒效果。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临床分组, A组(单纯化疗组)12例和B组(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组)34例。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A组, B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NP方案化疗减毒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怀;李微;陈荣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对免疫抑制剂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患者的用药分析,探讨乙型病毒肝炎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抗病毒治疗的作用。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临床治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对于乙型病毒肝炎患者,因合并其他疾病需运用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药物,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状况,选择合适抗病毒药物,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
作者:薛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进行探析。方法妇产科6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的情况、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在本研究中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率达到了42%,共有252例患者使用了米非司酮,其中24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9.5%。在使用米非司酮的情况下65%的患者是用来紧急避孕和终止妊娠。结论在妇产科中米非司酮的应用比较广泛,具有使用便利、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小、效果显著的特点值得在妇产科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江玉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单药对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7例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给予卡培他滨2500 mg/m2,2次/d,连用14 d,休息7 d,每21天重复,直到疾病进展,多6周期。结果部分缓解11例,稳定10例,疾病进展6例,总有效率40.7%,肿瘤控制率77.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7.8个月。不良反应有:Ⅰ~Ⅱ度手足综合征5例,发生率18.5%,Ⅰ~Ⅱ度骨髓抑制6例,发生率22.2%,Ⅰ度腹泻2例,发生率为7.4%,Ⅰ度消化道反应2例,发生率为7.4%。结论卡培他滨单药治疗晚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有较高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慧;李春艳;程晓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自护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148例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自护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并总结归纳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干预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自评得分和焦虑自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护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加快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刘素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外科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且其切口感染1例,占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2±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5±2.1)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不仅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可缩短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叶德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影响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病理损伤发生的情况。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炙甘草汤组,每组30只,利用HE染色法对小鼠心肌病理形态进行观察, VG染色法对小鼠心肌组织胶原形态进行观察,同时检测了小鼠心肌组织的细胞光密度和面积。结果炙甘草汤可以抑制小鼠发生慢性病毒性的心肌炎症反应,并减轻了小鼠的心肌组织的胶原增生情况,炙甘草汤组小鼠心肌细胞光密度和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能有效地减轻小鼠发生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发生病理性损伤。
作者:邝志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早期妊娠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58例SLE合并早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成功分娩率为72.41%,对照组为55.17%,观察组新生儿成功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早期妊娠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绮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与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结果。方法选取45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无明显狭窄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检查,比较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与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结果。结果45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无明显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发现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8例,占40.0%;2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占60.0%;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内膜增厚;7例患者存在内膜钙化,占15.6%;14例患者存在钙化斑块,占31.1%;25例患者存在纤维斑块,占55.6%;8例患者左主干存在斑块,狭窄面积为(36.5±6.8)%,占17.8%。结论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在显示斑块性质与形态结构,特别是钙化斑化等方面敏感性高于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较冠状动脉造影能准确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故可指导选择合适技术治疗特定的疾病,达到更优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立娟;丛喜达;关天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低血糖的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41.6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 h的血糖和空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可缩短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方案经济、安全、有效,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王匀;黄伟鹏;梁煜;郑雯文;黄海玲;严志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规范化管理在哮喘患儿门诊雾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予以雾化治疗的哮喘患儿,其中50例予以常规管理者设为对照组,50例予规范化管理者设为观察组,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白天、夜晚哮喘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哮喘发作次数、门诊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雾化治疗患儿采用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改善患儿哮喘状况。
作者:谢文锋;邓锦兴;谭月仙;徐秀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急诊科脑卒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从入院到接受治疗的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到接受治疗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急诊科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可使患者以快的速度接受针对性护理与治疗,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护理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李玉文;邓应美;唐讯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85例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编号,单号43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双号42例为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2.0352, 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4.76%、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4.76%、压疮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23.26%、30.23%、25.58%(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其护理方法和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爱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37例COPD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经治疗,35例患者气急、呼吸困难感觉明显改善。结论患者及家属掌握预防COPD病情加重、急性发作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10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34例,给予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空白组33例,给予妈咪爱治疗。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以实验组高(94.12%);黄疸减退时间以实验组快[平均(37.72±3.78)h];治疗后72 h经皮胆红素较治疗前下降,以实验组低[平均(139.78±38.33)μmol/L];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但实验组低,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确切,黄疸减退快速,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岑惠玲;郑文雅;潘淑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用肺康复治疗对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COPD稳定期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在稳定期给予肺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促进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叶海英;张飞雄;杨龙峰;叶永青;凌丽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