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价值研究

王志远

关键词:妇科, 超声检查, 绝经后阴道出血,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2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妇科超声检查和子宫刮诊,观察诊断结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妇科超声检查能够较准确的诊断各类型子宫内膜病变,两种方式在各类型子宫内膜病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并能够较准确的鉴别各种不同类型的子宫内膜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占位性病变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拟诊为宫颈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予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宫颈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学确诊良性病变17例,恶性病变3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占位性病变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均低于超声弹性成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宫颈占位性病变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具有更高准确性,可作为宫颈良恶性病变筛查必检项目。

    作者:陈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间入路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结肠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经中间入路法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术治疗,观察组为中间入路,对照组为外侧入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2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间入路法CME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应推广使用。

    作者:赵炳端;许湘宁;李永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沙利度胺维持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在维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治疗情况,及其在无进展生存期对NSCLC患者的影响。方法47例完成规定周期化疗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沙利度胺200 mg/d连续口服,直至疾病缓解,对照组定时安排随访、复查,2个月进行1次复查,并观察治疗效果,到患者病情有所缓解。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5.0个月和3.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应用于维持治疗可延长NSCL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丽鸽;陈露;朱眉;孔天东;王留晏;高伟艳;顾爱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37例COPD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经治疗,35例患者气急、呼吸困难感觉明显改善。结论患者及家属掌握预防COPD病情加重、急性发作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Q-T离散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7例均符合诊断标准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组,25例经心电图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检查,测出Q-T间期的大值和小值,计算出Q-T离散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Q-T离散度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T离散度检测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无创、经济的检查方法,对早期发现病毒性心肌炎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志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58例儿童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临床表现。方法对158例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表现。结果婴幼儿慢性咳嗽的主要疾病是反复呼吸道感染、气管异物、胃食管返流;学龄前儿童的主要疾病是支原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学龄儿童的主要疾病是支原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结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有时多因素共同影响,应重视临床资料,结合辅助检查,全面认识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和诊断思路,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梁慕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对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治愈56例,有显著效果2例。结论选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可有效的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

    作者:林美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对比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社区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和探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社区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60例。小剂量组采用辛伐他汀20 mg/d治疗,大剂量组采用辛伐他汀40 mg/d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的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小剂量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的TC、LDL-C、HDL-C、TG的水平显著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有效率高,改善TC、LDL-C、HDL-C、TG的水平的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再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BNA(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检查)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HIE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NBNA评分,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金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米氮平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米氮平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4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用舒肝解郁胶囊合并米氮平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米氮平片治疗,疗程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第1周时治疗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HAMD评分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HAMD评分分数值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后1、2、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腔囊联合米氮平片比单用米氮平片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安全性良好,依从性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李荣娓;楚孔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阿立哌唑和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82例)和喹硫平组(86例)。治疗时间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有较显著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05%;喹硫平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91%,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立哌唑和喹硫平疗效相当。阿立哌唑组24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7%,喹硫平组36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娥美;陈晔;刘达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衰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合并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慢性心衰合并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多巴胺泵入、醛固酮拮抗剂、利尿剂等药物,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再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6.60%;研究组的心搏出量和每分钟排血量高于参照组,心率低于参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巴胺能提高心肌收缩能力,增加排血量,提升血压,对慢性心衰合并低血压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邓超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切开复位术对56例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对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的患者,按患者手术与否的意愿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24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6例患者选择切开复位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合并脱位患者行切开复位术效果显著,并发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吴旭辉;胡文峰;洪钟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参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

    本文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药学监护实践,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药物治疗分析,协助医师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获得优良的医疗服务。

    作者:李春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丹参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丹参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培哚普利治疗,研究组予以丹参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治疗后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微量白蛋白(UAER)、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等检测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能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并改善其肾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谭淑英;容雪瑶;秦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B型脑钠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水平改变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水平改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肺动脉压力是否升高分为A组(41例,肺动脉压升高)和B组(35例,肺动脉压正常),同时选择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5例)。观察比较所选对象的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及所选对象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结果 A组肺动脉压力、B型脑钠肽水平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右心室内径大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型脑钠肽水平升高,与肺动脉压升高和右心功能不全关系密切,监测B型脑钠肽水平改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潜;关远志;周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乳腺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乳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乳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抽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乳腺囊肿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庆;卢志强;胡美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40例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预防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引起偏瘫患者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更短,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下降幅度更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栓形成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血栓形成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宏;任建恭;赵创合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68例经过手术治疗的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共70个肿块。给予研究对象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将弹性成像结果分为0、Ⅰ、Ⅱ、Ⅲ、Ⅳ共5级,其中Ⅲ级为浅表软组织良、恶性的诊断临界标准,并结合手术病理结果鉴别。结果体表软组织的良性肿块中以0~Ⅱ级弹性居多,体表软组织的恶性肿块中以Ⅲ~Ⅳ级弹性分级居多,良恶性肿块的弹性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是对浅表软组织肿瘤的组织学特性的一种新兴评估手段,临床有助于鉴别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良恶性,且准确率较高,但浅表软组织良恶性肿块的弹性分级标准仍存在部分重叠,有待加以改进。

    作者:彭基;刘滨月;朴春玉;鄂占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情况。方法2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50例)和优质护理服务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优化护理服务组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感染、出血、复发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12.77、10.53,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感染、出血、复发率,有较好的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恒春;包海娟;江方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