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立哌唑和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观察

宋娥美;陈晔;刘达平

关键词:阿立哌唑, 喹硫平, 老年精神分裂症
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82例)和喹硫平组(86例)。治疗时间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有较显著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05%;喹硫平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91%,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立哌唑和喹硫平疗效相当。阿立哌唑组24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7%,喹硫平组36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应用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应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0例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应用负吸压引术或钳刮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流产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其出血量、出血时间、转经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治疗中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并广泛应用。

    作者:董枫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后踝固定治疗在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接受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后踝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84.2%,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75.4%;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后踝固定治疗的运用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优良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康复时间,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就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抗休克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临床抗休克疗效。方法64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病因治疗+扩容(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补碱(5%碳酸氢钠)+血管活性药物(阿拉明、多巴胺)。观察组加用生脉注射液及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当日输液量基本相等,当日治疗结束后(24 h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休克纠正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0.6%优于对照组的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休克治疗中加用生脉注射液及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能明显促进休克好转,提高疗效。

    作者:廖纪华;余德宇;刘元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参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

    本文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药学监护实践,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药物治疗分析,协助医师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获得优良的医疗服务。

    作者:李春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诊断哮喘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并予相应抗哮喘治疗3个月后再行肺通气功能检测,了解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呼吸生理参数。结果治疗前肺功能大气道及小气道通气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大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和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均明显低于预测值,经治疗后其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测客观而且重复性强,与临床相关性好,可动态观察,是诊断哮喘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评价疗效有重要意义,应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

    作者:刘秀蜀;黄轶喆;邓灵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B型脑钠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水平改变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水平改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肺动脉压力是否升高分为A组(41例,肺动脉压升高)和B组(35例,肺动脉压正常),同时选择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5例)。观察比较所选对象的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及所选对象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结果 A组肺动脉压力、B型脑钠肽水平高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右心室内径大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型脑钠肽水平升高,与肺动脉压升高和右心功能不全关系密切,监测B型脑钠肽水平改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潜;关远志;周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全程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对实行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实行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从第一次排气时间、自由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能够为患者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进行保障。

    作者:冯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消栓肠溶胶囊对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PAF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栓肠溶胶囊对高血压伴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的影响。方法130例高血压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两组均给予降糖、降压、调脂、抗凝等常规治疗,在抗血小板方面,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栓肠溶胶囊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PAF水平均有显著性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合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对于抗血小板治疗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考虑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栓肠溶胶囊,通过降低PAF水平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作者:姚剑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胆石症的诊治及手术要点论析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胆石症的诊治要点进行了总结。①临床表现。具体包括腹痛、发热、黄疸、肝脏胆囊肿大、恶心、呕吐以及实验室指标。②鉴别诊断。包括与急性胰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高位阑尾炎等的鉴别诊断要点。③手术指征。④手术治疗。包括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瘘术等。⑤非手术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中医药治疗等。

    作者:祝贞强;刘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冠周炎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冠周炎的效果。方法92例冠周炎患者,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联合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牙龈指数和疼痛缓解时间,比较两组冠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牙龈指数和疼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冠周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跃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乙型肝炎疫苗在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再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疫苗在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再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运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抑制剂、抗病毒药物预防乙肝再复发的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复发率8.20%(10/122),平均复发时间(18±19)个月,复发者术前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高于未复发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rank生存分析检验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发对生存率影响(χ2=0.961, P=0.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疫苗治疗预防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效果较好,若后期随访到位,可将复发对患者生存率影响降至低。

    作者:杜敬佩;窦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RPH联合注射术在非麻醉状态下治疗出血性痔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注射术在非麻醉状态下治疗出血性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出血性痔病患者,行RPH联合注射术在非麻醉状态下进行治疗,观察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术后患者的出血症状全部消失,且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 RPH联合注射术在非麻醉状态下治疗出血性痔病,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临床效果满意,且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临床应推广应用。

    作者:陈锦珍;向德志;何隆甫;黄超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100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34例,给予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空白组33例,给予妈咪爱治疗。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以实验组高(94.12%);黄疸减退时间以实验组快[平均(37.72±3.78)h];治疗后72 h经皮胆红素较治疗前下降,以实验组低[平均(139.78±38.33)μmol/L];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但实验组低,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确切,黄疸减退快速,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岑惠玲;郑文雅;潘淑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龄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与研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高龄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妇产科收治的高龄产妇共66例,采用奇偶数字法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则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率,并对比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2.7%(24/33),剖宫产率为24.2%(8/33),阴道助产率为3.0%(1/33)。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48.5%(16/33),剖宫产率为48.5%(16/33),阴道助产率为3.0%(1/33)。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高龄产妇剖宫产的几率,并有效缩短产程,预防产后出血,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涛;蒿毳羽;李薇薇;刘鹤;曹平;姚雪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的疗效。方法76例脑卒中患者,经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指导训练。在治疗前后均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恢复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开展持续的社区康复治疗十分必要。经过社区康复治疗可改善多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罗翠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便秘的中医治疗体会

    目的:对中医疗法治疗便秘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医治疗的30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对症治疗,30例患者中有15例痊愈,13例好转,2例无效,总治愈率达93.3%。结论应用中医疗法对便秘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小、安全系数高、疗效显著,医生及患者均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住院冠心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广州市荔湾社区住院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社区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社区内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人群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主要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敌对、睡眠及饮食等因素,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敌对、睡眠及饮食等指标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冠心病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能够减少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兰薇;康骊泉;李浣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14年江苏省无锡市肿瘤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2550株。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4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4年本院分离病原菌255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94株(占31.1%),革兰阴性菌1756株(占68.9%)。排列前三位的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22株(8.7%)、表皮葡萄球菌114株(4.5%)、屎肠球菌62株(2.4%);排列前五位的革兰阴性菌为大肠埃希菌494株(19.4%)、铜绿假单胞菌490株(19.2%)、肺炎克雷伯菌322株(12.6%)、鲍曼不动杆菌304株(11.9%)、奇异变形杆菌60株(2.4%),以呼吸道、尿路、血液感染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6%,对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呈多重耐药,耐药率均>30%,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15%;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100%敏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60.9%、34.0%;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的耐药率分别达47.4%和40.8%。结论2014年本院分离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

    作者:陆娟;王忠明;顾建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狼疮性肾炎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肾穿刺活检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分析,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33例LN中Ⅰ型(轻微病变性)1例;Ⅱ型(系膜增生性)6例;Ⅲ型(局灶性)4例;Ⅳ型(弥漫性)14例;Ⅴ型(膜性)4例;Ⅲ+Ⅴ型2例;Ⅳ+Ⅴ型2例。33例均呈现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血清补体(Clq)及纤维蛋白相关抗原(FRA)在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高强度的沉积,呈现“满堂亮”;肾小球系膜区、上皮下、基底膜和内皮下可见多少不等的电子致密物沉积。结论 LN的诊断中,临床表现有重要决定性作用,无SLE指征或指征不足时,均不能做出LN诊断,肾穿刺活检主要对明确其病理分型、了解其活动情况、指导临床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刘萌萌;李洪滢;魏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情况。方法2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50例)和优质护理服务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优化护理服务组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感染、出血、复发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12.77、10.53,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感染、出血、复发率,有较好的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恒春;包海娟;江方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