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

刘秀蜀;黄轶喆;邓灵东

关键词:肺功能检测, 儿童哮喘, 大气道功能, 小气道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诊断哮喘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并予相应抗哮喘治疗3个月后再行肺通气功能检测,了解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呼吸生理参数。结果治疗前肺功能大气道及小气道通气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大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和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均明显低于预测值,经治疗后其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测客观而且重复性强,与临床相关性好,可动态观察,是诊断哮喘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评价疗效有重要意义,应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罗红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稳定期的重度COPD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稳定期的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15例。每组均给予舒利迭50/500μg, b.i.d.吸入治疗以及必要吸入万托林或可必特等作为基础治疗。A组给予安慰剂治疗, B组给予罗红霉素0.15 g, q.d.治疗, C组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600 mg, q.d.治疗, D组给予罗红霉素0.15 g, q.d.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600 mg, q.d.治疗。四组治疗时间均为12周。分别测定四组患者用药前后患者的肺功能、CAT评分、患者急性加重次数,血液中氧化应激指标(TGF-β1和γ-GCS),并比较。结果 B组治疗前后CAT评分、氧化应激指标TGF-β1、γ-GCS浓度略降低(均P<0.05);C组治疗后FEV1%增加,及CAT评分降低,氧化应激指标TGF-β1、γ-GCS浓度降低,优于治疗前及A组治疗后(均P<0.05);D组治疗后FEV1%增加, CAT评分降低,氧化应激指标TGF-β1、γ-GCS浓度降低,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而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

    作者:杨莹;周玲;邓治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37例COPD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经治疗,35例患者气急、呼吸困难感觉明显改善。结论患者及家属掌握预防COPD病情加重、急性发作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阿立哌唑和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阿立哌唑组(82例)和喹硫平组(86例)。治疗时间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有较显著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8.05%;喹硫平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91%,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立哌唑和喹硫平疗效相当。阿立哌唑组24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7%,喹硫平组36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娥美;陈晔;刘达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丁胺卡那霉素的药物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丁胺卡那霉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半合成卡那霉素A的衍生物,其理化、药理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特点与其他氨基糖苷抗生素相似,且优,特别对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菌株具有较强的杀伤力。本文从丁胺卡那霉素的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作者:张世德;黄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目的:分析并研究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心理护理)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每组60例。分析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经分析得出对照组住院时间(8.2±1.1)d长于观察组(6.4±1.2)d (P<0.05);两组入院时焦虑评价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均低于入院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缓解病情,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刁丽娥;叶清建;吴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龄产妇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与研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高龄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妇产科收治的高龄产妇共66例,采用奇偶数字法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则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率,并对比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2.7%(24/33),剖宫产率为24.2%(8/33),阴道助产率为3.0%(1/33)。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48.5%(16/33),剖宫产率为48.5%(16/33),阴道助产率为3.0%(1/33)。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高龄产妇剖宫产的几率,并有效缩短产程,预防产后出血,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涛;蒿毳羽;李薇薇;刘鹤;曹平;姚雪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和生活自理、无心理问题和掌握运动训练方法的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舒适护理模式的运用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伟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诊断哮喘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并予相应抗哮喘治疗3个月后再行肺通气功能检测,了解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呼吸生理参数。结果治疗前肺功能大气道及小气道通气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大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和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均明显低于预测值,经治疗后其指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测客观而且重复性强,与临床相关性好,可动态观察,是诊断哮喘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评价疗效有重要意义,应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

    作者:刘秀蜀;黄轶喆;邓灵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危重症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在治疗危重症患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和肠外营养支持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支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肠外支持治疗相比,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不仅有效地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不良,还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例CSP住院患者,给予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清宫术,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15 d后复查彩超均无明显异常,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明显下降。术后28~35 d月经来潮。结论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先期处理后再行清宫术,在CSP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聂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查法在阴道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查法在阴道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0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共采集两份分泌物标本,分别进行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与五联检查法检查,常规法为湿片镜检及革兰染色镜检,五联检查法包括pH、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脯氨酸苷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阴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细菌性阴道炎、白细胞、念珠菌的检出情况比较中,五联法明显高于常规法,而在其他感染、混合感染中常规法检出情况高于五联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滴虫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查法对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等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提高了临床对于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但仍不可忽视常规检测法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提高阴道炎临床检出率可选择五联法结合常规法进行检测。

    作者:匡芳梅;许雪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咪康唑灌注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评价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治疗后,将咪康唑灌注进鼻窦内的具体作用。方法9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患者在鼻内镜手术之后使用硝酸咪唑康剂进行鼻窦内注射,对照组不使用灌注仅做鼻内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为其行鼻窦内硝酸咪唑康灌注,有助于提升临床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使用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胡永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补肾中药辨证结合塞来昔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阳虚证)患者疗效及症状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辨证结合塞来昔布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阳虚证)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阳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接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中药辨证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停药1、2及3月后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量表评分降低至(3.92±0.51)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控制16例,显效15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恶心1例,胃痛1例,食欲不振2例,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50%;停药1月后观察组复发3例,2月后复发3例,3月后复发1例,整体复发率为17.50%,低于对照组的6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补肾中药辨证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方案,临床治疗总有有效率高,患者膝关节症状改善明显,且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停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乐辉;李雄辉;成钊敏;刘阳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无创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无创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生脉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以及心率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搏出量(SV)]、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SaO2、PO2、PCO2均有所改善, CO、SV、LVEF均明显增高,且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治疗相比,无创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且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率。

    作者:林能波;郑炜华;张妙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双板DR在急诊X线摄影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双板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在急诊X线摄影的应用价值及质量控制。方法双板DR所摄的图片200例(双板DR组)和普通X线及所摄图片200例(普通X线组),比较两组图片的曝光剂量、图像质量及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等指标,并对影响DR系统图像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双板DR的质量控制规范。结果双板DR组辐射剂量为0.13 mGy,明显低于普通X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板DR组图片甲级率为91.0%,废片率为0,普通X线组图片甲级率为56.0%,废片率为4.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板DR组平均耗时(2.51±0.50)min,普通X线组平均耗时(8.62±2.21)min,双板DR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普通X线组(P<0.05)。结论双板DR在急诊X线摄影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加强质量控制对保障设备顺利运行,改善图像质量,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卢木光;邱凯涛;陈志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低血糖的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41.6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 h的血糖和空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可缩短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方案经济、安全、有效,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王匀;黄伟鹏;梁煜;郑雯文;黄海玲;严志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外科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预防外科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且其切口感染1例,占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2±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5±2.1)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不仅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可缩短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叶德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用肺康复治疗对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COPD稳定期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在稳定期给予肺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促进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叶海英;张飞雄;杨龙峰;叶永青;凌丽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柚皮苷通过调控GSK-3β表达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明确柚皮苷是否通过调控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通路对抗糖尿病心肌病心肌损伤。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心肌病组(DCM组)、柚皮苷组、TDZD-8(GSK-3β抑制剂)组,各15例。各组经处理后,检测血糖,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功能参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组织GSK-3β表达。结果实验第12周,与柚皮苷组、TDZD-8组比较, DCM组血糖升高,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DS)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柚皮苷在有效调节糖代谢的同时,下调GSK-3β表达而心功能恶化。

    作者:黄瑞娜;吴铿;游琼;李腾;李上海;郭润民;闫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情况。方法2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50例)和优质护理服务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优化护理服务组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感染、出血、复发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12.77、10.53,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感染、出血、复发率,有较好的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恒春;包海娟;江方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