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母血脐血内脂素与子痫前期新生儿体质量的关系

苏敏

关键词:子痫前期, 内脂素, 小于胎龄儿, 适于胎龄儿
摘要: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中,母血脐血内脂素与新生儿体质量的关系。方法住院分娩的孕妇198例,其中子痫前期(PE)孕妇98例(PE组),正常孕妇100例(对照组),其新生儿中小于胎龄儿(SGA)38例(S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160例(AGA组)。比较分析了各组母血脐血内脂素、新生儿的体质量。结果母血内脂素、脐血的内脂素水平SGA组较AGA组更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脐血中内脂素浓度与母血中内脂素浓度呈正相关(r=0.613, P=0.005);母血内脂素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呈正相关(r=0.702, P=0.004)。结论子痫前期患者母血内脂素与脐血内脂素升高、呈正相关,母血内脂素与新生儿体质量密切相关,母血内脂素提示了子痫前期新生儿SGA发病的可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37例COPD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对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经治疗,35例患者气急、呼吸困难感觉明显改善。结论患者及家属掌握预防COPD病情加重、急性发作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冠周炎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冠周炎的效果。方法92例冠周炎患者,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联合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牙龈指数和疼痛缓解时间,比较两组冠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牙龈指数和疼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牙龈炎冲洗器和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冠周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跃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效果情况。方法25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50例)和优质护理服务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结果优化护理服务组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感染、出血、复发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12.77、10.53,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感染、出血、复发率,有较好的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恒春;包海娟;江方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方法66例异位妊娠女性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B超检测与经腹部B超检测,比较这两种检测方式的准确度与超声图像。结果①阴道B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64%、90.00%、93.94%,腹部B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14%、60.00%、78.79%,阴道B超的检出情况优于腹部B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阴道B超检查在假孕囊、心管搏动、胚芽、盆腔积液、附件包块上的检出率高于经腹部B超检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中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具备无痛、安全、快速等特征,检出率高于腹部B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洁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流程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在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9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路径,观察组采用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对比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关联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心率及皮质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时段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设的护理流程能提升原有的护理质量,保证术后时段的患者安全,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牛晓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丹参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丹参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培哚普利治疗,研究组予以丹参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治疗后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微量白蛋白(UAER)、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等检测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联合培哚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能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并改善其肾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谭淑英;容雪瑶;秦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查法在阴道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查法在阴道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0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共采集两份分泌物标本,分别进行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与五联检查法检查,常规法为湿片镜检及革兰染色镜检,五联检查法包括pH、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脯氨酸苷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阴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细菌性阴道炎、白细胞、念珠菌的检出情况比较中,五联法明显高于常规法,而在其他感染、混合感染中常规法检出情况高于五联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滴虫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查法对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等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提高了临床对于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但仍不可忽视常规检测法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提高阴道炎临床检出率可选择五联法结合常规法进行检测。

    作者:匡芳梅;许雪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抗休克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临床抗休克疗效。方法64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病因治疗+扩容(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补碱(5%碳酸氢钠)+血管活性药物(阿拉明、多巴胺)。观察组加用生脉注射液及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当日输液量基本相等,当日治疗结束后(24 h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休克纠正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0.6%优于对照组的7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休克治疗中加用生脉注射液及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能明显促进休克好转,提高疗效。

    作者:廖纪华;余德宇;刘元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观察

    目的:探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106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患者中,23例复发,复发率为21.7%。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与患者的年龄、肌瘤数目、肌瘤大小有关,而与产次、子宫肌瘤的位置关系、术后妊娠情况无关,其中年龄、肌瘤数目、子宫肌瘤大小是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妊娠是子宫肌瘤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要充分评估其危险因素,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有效的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曾翠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讨论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与体会。方法对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治愈56例,有显著效果2例。结论选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对策可有效的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

    作者:林美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补肾清毒方联合自血疗法对改善ESRD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护理观察

    目的:通过对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探讨补肾清毒方联合自血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ESR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高效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透析基础上应用补肾清毒方及自血疗法,对两组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症状改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心功能评估、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清毒方联合自血疗法相较于常规治疗更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幸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方法老年期痴呆患者53例,均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ADL评分为(95.27±1.03)分,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的(27.23±10.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压氧和依达拉奉治疗脑栓塞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脑栓塞患者应用高压氧和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甲组(23例)和乙组(23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甲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乙组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3%,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3%,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栓塞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应用高压氧治疗和依达拉奉治疗均取得较好效果,但依达拉奉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是一种高效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Q-T离散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7例均符合诊断标准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组,25例经心电图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检查,测出Q-T间期的大值和小值,计算出Q-T离散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Q-T离散度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T离散度检测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无创、经济的检查方法,对早期发现病毒性心肌炎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志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CT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CT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析9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CT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表现42例,以颅内血肿为首发表现26例,血管痉挛10例,脑内血肿8例,脑积液4例,脑室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硬膜下出血2例,血管痉挛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CT检出72例。CT对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PCA+PCMA)、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ACA+ACMA)、大脑中动脉(MCA)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00%、83.33%、76.92%。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6.40%、100.00%。结论 CT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明确动脉瘤破裂部分特征性表现,结合不同脑池内积液、脑内血肿的特征性分布,可准确判断动脉瘤的部位。

    作者:侯文海;黎国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咪康唑灌注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评价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治疗后,将咪康唑灌注进鼻窦内的具体作用。方法9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患者在鼻内镜手术之后使用硝酸咪唑康剂进行鼻窦内注射,对照组不使用灌注仅做鼻内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为其行鼻窦内硝酸咪唑康灌注,有助于提升临床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使用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胡永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系统化护理干预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85例择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编号,单号43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双号42例为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2.0352, 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4.76%、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4.76%、压疮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23.26%、30.23%、25.58%(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其护理方法和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爱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健康特色护理在高血压家庭病床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健康特色护理在高血压家庭病床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120例高血压家庭病床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中医健康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高血压相关疾病认知评分(82.87±7.98)分高于对照组(53.60±14.55)分(P<0.05);实验组91.7%戒烟戒酒、95.0%合理饮食、96.7%适当运动、93.3%遵医用药、95.0%定期复查,均高于对照组的76.7%、81.7%、73.3%、80.0%、83.3%(P<0.05或P<0.01);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16.2±3.7)、躯体功能评分(59.6±7.5)分、心理功能评分(65.8±9.2)分、社会功能评分(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1.6±3.2)、(53.2±7.1)、(56.7±8.4)、(51.1±6.0)分(P<0.05)。结论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在高血压家庭病床中实施中医健康特色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冯晓霞;杨恩怡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对比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社区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和探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社区高脂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60例。小剂量组采用辛伐他汀20 mg/d治疗,大剂量组采用辛伐他汀40 mg/d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的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小剂量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的TC、LDL-C、HDL-C、TG的水平显著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有效率高,改善TC、LDL-C、HDL-C、TG的水平的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再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手足口病的控制与预防

    目的: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对手足口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其受感染患儿人数有所减少,感染该病的几率也大大降低。结论只要对手足口病采取有效的措施,该病是可以被预防、控制的。

    作者:樊松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