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泼尼龙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闫文娟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乙肝病毒, 甲泼尼龙, 恩替卡韦
摘要: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合并有乙肝病毒感染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患者均采用甲泼尼龙联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以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水平、肝功能、HBV-DNA定量为观察指标评定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21例患者尿蛋白逐渐减少,血浆白蛋白回升,未发生明显肝功能损害及HBV复制加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合并有乙肝病毒感染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空气中微量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1992年因上呼吸道感染、咽炎肌内注射青霉素80万U,2次/d,第3天注射时,刚推入少许药液患者即感头昏、眼前发黑即刻昏倒,经静注地塞米松20 mg、上氧等处理后苏醒.2000年患者无意到病房治疗室,正遇上护士在稀释青霉素,即刻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昏倒在地,立即给予静推地塞米松20 mg、上氧等抢救后苏醒.此后,患者远离青霉素使用的环境.

    作者:谢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低钙透析联合碳酸钙治疗血透患者(HD)高磷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低钙透析联合口服碳酸钙对血液透析患者(HD)高磷血症的治疗及对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的影响和副反应.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血透中心治疗的HD患者34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常规透析组17例,B组低钙透析组(透析液Ca离子浓度为1.25 mmol/L联合口服碳酸钙1.5 g/d)17例.所有患者均透析4个月,观察血钙、血磷、血iPTH水平的变化.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每个月测血钙、血磷、血iPTH水平的变化.结果 常规透析组透析4个月后,患者血钙水平无明显变化,血磷无明显下降趋势(P>0.05),iPTH亦无明显升高(P>0.05).低钙透析组透析4个月后,患者血钙水平无明显下降趋势(P>0.05),血磷呈下降趋势(P<0.05),iPTH呈上升趋势(P<0.05).低钙透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4(11.76%),主要为肌痉挛和低血压.结论对合并高磷血症的血透患者(iPTH<300ng/L)阶段性采用低钙透析联合口服碳酸钙的方法可以降低血磷,能维持比较正常的血钙血磷浓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X线透视下三腔喂养管置入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在X线透视下置入三腔喂养管(FT)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在X线透视下置入F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X线透视下,经导丝导引,将导管插至十二指肠,交换入加硬导丝,沿加硬导丝将FT顺利送至空肠.结果 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成功置入,平均X射线下操作时间为6.4 min,置管时间9 d~7周,期间FT位置良好、喂养顺利、胃肠减压效果良好、胃排空障碍消失,无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 X线透视下三腔喂养管置入简便快捷、安全实用,可以进行空肠内营养兼胃肠减压,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传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4161例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产科剖宫产手术病例4161例,对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合理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4161例剖宫产手术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患者年龄段以23~28岁区间比例大,共1825例,占43.86%;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的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共2085例,占50.11%;抗菌药物联合应用1291例,全部是二联用药,占31.03%;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从3~10 d不等;均为术后用药.结论我院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选药不合理、给药时机不当、使用时间过长等突出问题,须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唐荣;罗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60例经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加强对症护理.结果 通过治疗和护理缓解耳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注意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亚荣;刘发香;孙玉梅;牟淑玲;潘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全程护理

    胰岛素泵是皮下连续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可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可快速、有效地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现将我院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全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燕;阮家玲;申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是在特殊的外力作用下,导致脑组织损伤,发生的以神经轴索肿胀、断裂、轴缩球形成为特征的病理生理变化,诊断比较困难,容易引起死亡,CT和常规MR检查易对DAI的病变的诊断欠佳.随着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T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的联合应用,能较常规MR更早、更准确地显示DAI病灶的信号变化,对DAI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卢占兴;谢伟杰;万碧萧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痫的诊断价值

    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卒中的第二大疾病,常规脑电图(EEG)因一般描记几分钟,异常放电发现率低,视频脑电图(VEEG)能够较长时间监测并且可以记录患者的发作及电生理特点,为癫痫及非癫痫性疾病的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证据[1].我们收集了近3年335例患者的动态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建有;黄圣明;夏志民;谭占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2005~2010年金溪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金溪县2005-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的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本地区麻疹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金溪县2005年-2010年疫情报告系统以及麻疹监测系统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金溪县共有确诊麻疹患者147例,年均发病率8.2/10万,各年份麻疹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第二季度87例,占59.2%,是麻疹高发期;发病者大多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祥者为主.结论 金溪县麻疹流行时间与人群分布与全国水平基本一致,提前预防接种麻疹疫苗是控制疫情的有效的手段.

    作者:吴平庚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稳心颗粒治疗102例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0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52例采用稳心颗粒,对照组50例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1.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结论 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付文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痔疮的病因、危害及坐浴治疗探讨

    1 痔疮的病因目前的医学研究认为痔疮的发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1 解剖学原因人在站立或坐位时,肛门直肠位于下部,由于重力、脏器和粪便的压迫,静脉向上回流颇受障碍,容易扩张屈曲,形成痔疮.

    作者:马玉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双侧髋关节疾患的经验,完善提高手术技巧.方法 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21例双侧髋关节病变患者采用同期THA 治疗.年龄45~64岁,平均52.6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1.4分(32~58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4 h,术中出血690 ml,术中输血620 ml.术后拍片理想.术后2周下地部分负重,8~10周弃拐负重,效果肯定.21例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2分(75~86分).结论 应用同期双侧THA治疗双侧髋关节疾患,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注意细节使疗效稳定可靠,已成为成熟的术式.

    作者:吴斌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急诊科护士亚健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为了使急诊科护士身体达到较佳状态,避免亚健康带来各种不适而采取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解决亚健康的相应对策.结果 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增强个人体质,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压力,加强个人防护,提高法律意识,避免了护患纠纷.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可以减少急诊科护士亚健康的发生.

    作者:范文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早期获得性梅毒规范性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获得性梅毒规范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早期获得性梅毒患者35例,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U,每周注射一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 疗程结束后复查RPR,14例患者结果转阴,其余21例RRP滴度有所降低,治疗有效率为40%;治疗后外周血中IL-2、IL-4、TNF-α水平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获得性梅毒患者采用规范性治疗能够加快RPR转阴,有利于调控细胞免疫反应的强度.

    作者:徐秋琴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派特灵治疗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报告

    目的 探讨派特灵治疗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份至今的96例HPV感染患者,采用中国科学院研制的纯中药制剂-派特灵进行相应治疗.结果 根据复查结果可以看出:96例病例中痊愈62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4.8%.结论派特灵治疗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李军;刘杰;刘慧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局部麻醉下行肩周炎松解术

    目的 总结局部麻醉下行肩周炎松解术的病理病因.方法 230例患者采取局部麻醉实行松解术.结果 优213例,良11例,可5例,无效1例,其中5例中有4例两周后行二次松解术,术后半月基本痊愈.结论局部麻醉下行松解术治疗肩周炎,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作者:曹广新;焉红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探求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诊的106例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 10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2例并行腹腔引流术.结论 提高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治愈率的关键是掌握临床特点,及时诊断和治疗,首选手术治疗.

    作者:焉红旗;曹广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肺结核与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与中青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比较,得出各自的特点.方法 选择2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和20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和临床分析来进行对比.结果 200例老年患者中,有效治疗的为140例,无效的为24例,死亡的为38例,中青年组的200例患者中,有效的为192例,无效的为6例,死亡2例.结论 肺结核病死率老年人高于中青年人,老年肺结核患者误诊率高于中青年肺结核患者.

    作者:孙振涛;梁吉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长托宁对MECT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长托宁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前后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接受MECT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MECT前予以阿托品;研究组,32例,治疗前予以长托宁.分别于刺激前、刺激即时、刺激后5 min、10 min末比较两组的SBP、DBP及MA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刺激即时、刺激后5 min、10 min末的SBP、DBP及MAP均明显较低(P<0.05),而刺激前各血压值无差异(P>0.05).研究组的刺激即时、刺激后5 min、10 min末的各血压值与刺激前无差异(P>0.05),而对照组的刺激即时、刺激后5 min、10 min末的各血压值显著高于刺激前(P<0.05).结论 长托宁在MECT治疗前后能有效稳定血压.

    作者:李晴宇;黄媛;张美秀;王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1例嗜铬细胞瘤术后发生低血压的治疗与护理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多为良性肿瘤.当肿瘤切除后,由于体内的儿茶酚胺物质骤然消失,血管容积相对增大,回心血量及心输出量减少,可发生难以控制的低血压,这也是导致嗜铬细胞瘤手术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术后血压的观察,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并积极补充血容量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我院泌尿外科于2007年8月21日收治1例左肾上腺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经及时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已治愈出院.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