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王秀芹;吕彩云
硝酸甘油是一种血管扩张药物.临床上常用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等治疗,疗效确切,又为公疗药品,价格便宜,目前仍为临床上常用,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有时较为严重.用药途径,患者的遵医行为,护士的药理知识等因素,将对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临床上为了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笔者对这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周书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红河州地处云南南部,与越南毗邻,因红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腹地而得名.国境线长达848公里.全州辖13个县市,154个乡镇,总人口420万人.世居哈尼、彝、苗、瑶、傣、壮、拉祜、布依、回、汉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4.7%,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辖区内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00余所,年用血量近5砘,并以8%~10%的速度递增.
作者:陈文仙;杨雪斌;王万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老年性肺炎298例,现就其临床特点、X光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转归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对老年性肺炎的诊治水平.
作者:张丕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IPS Empress2全冠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作IPS Empress2铸瓷全冠和镍铬合金烤瓷全冠各50件,临床观察修复体粘固18个月后的颜色、边缘着色、继发龋、边缘密合度和折断率.结果 IPS Empress2修复体在基牙龋坏,边缘密合度和折断率三个方面与镍铬合金基底烤瓷冠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颜色和边缘着色方面全瓷修复体优于烤瓷冠(P<0.05).结论 IPS Empress2铸瓷全冠修复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韩杰;韩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2000-2005年来本院口腔科576例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 对576例进行固定矫治治疗的错牙合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Ⅲ类错牙合构成比分别为29.9%、48.6%、21.5%;Ⅰ类错牙合与Ⅱ类错牙合患者拔牙与未拔牙人数(P>0.05)无统计学意义,Ⅲ类错牙合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Ⅰ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本组治疗中,女性患者(63.9%)明显高于男性(36.1%),汉族接受治疗人数高于维吾尔族,Ⅰ类Ⅱ类错牙合中,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可为临床上评价错牙合畸形提供参考.
作者:黄爱萍;何玲;华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加强细节管理,提高护理安全.方法 总结护理安全中要加强的细节问题,包括:①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和合理的人员培训;②严格执行交接班、查对制度;③规范的病历书写及新毕业、聘用、进修和实习护士的重点监督管理.结果 通过加强细节管理,杜绝了护理并发症、差错事故、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 细节管理是确保护理安全的有力保障.
作者:陈书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周期性精神病与月经周期及发病特征相关性的联系,对病因与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对18例周期性精神病发病特征、临床表现、治疗效果与月经周期关系的调查分析.结果 几乎所有病例每次发病均与月经周期平行一致,77.8%的患者均有经量减少或周期不规则特征,提示大部分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功能低下;脑电图检查72.2%的患者轻中度异常,而血液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检测72.2%的患者低于正常,激素药物疗效明显.结论 支持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失衡引发本病论点.
作者:胡春梅;李永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观念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舒适护理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舒适护理的目的 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此方法涵盖了整体护理及个性化的护理内容,并赋予了更深刻的境界.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老龄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现将老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牵引术后舒适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洪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部位与颈、脑大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关系.方法 对52例常规头颅CT和MRI检查证实为分水岭梗死脑梗死患者行MRA检查颈、脑大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52例患者大动脉狭窄、闭塞总发生率92.3%(48/52),其中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占84.7%.皮质前型病灶颈内动脉病变59.3%(16/27),大脑中动脉病变40.7%(11/27),皮质下型病灶颈内动脉病变40%(12/30),大脑中动脉病变60%(18/30).皮质后型病灶颈内及大脑中动脉病变87.5%(14/16),大脑后动脉病变37.5%(6/16),基底动脉病变18.75%(3/16).结论 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是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
作者:冯宏业;游龙武;梁玉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国务院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公共场所管理工作走上法制管理的轨道.认真总结几年来对<条例>的贯彻执行情况,分析当前公共场所管理形势,有利于明确我们的工作中心,有利于采取正确有效的管理办法,促进公共场所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者:李淑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在2003年至2008年收治的1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例膀胱阴道瘘患者中1例于尿瘘形成早期经膀胱插管术治疗成功,5例于尿瘘形成3-6个月经阴道修补治疗成功,4例经腹修补术成功. 结论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不容忽视,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处理.
作者:蔡俊;雷雨广;赵玉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4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1例经颈部切口一并切除颈部和胸内甲状腺肿,另5例因特别巨大加行胸骨劈开切口完成手术,这其中包括2例后纵隔甲状腺肿.结果 46例甲状腺肿患者均痊愈.结论 手术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一种重要方法.
作者:翟彪;郭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丹东市中学生的吸烟状况,为采取针对性的控烟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丹东市25所中学12~18岁的中学生6453名进行吸烟状况的问卷调查. 结果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2.3%;9~14岁学生吸第一支烟的比例高为75%. 结论应加强对中学生吸烟行为早期预防教育和干预,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降低吸烟率.
作者:谭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组)25例;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8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低分子肝素钙0.4 ml皮下注射,2次/d,1周.观察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次数、强度. 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心绞痛的显效率显著增加,心绞痛缓解、消失时间显著缩短. 结论疏血通联用低分子肝素能很好的控制心绞痛的发作,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吴继东;郝志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疾病,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长、日照短,因此佝偻病患病率高于南方.佝偻病是以骨骼改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积极防治是减少其发病率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卫生事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妇女儿童保健法的实施,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方面,社区健康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6年采取了一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模式,均取得了比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冬梅;李凤秋;孙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SCT增强早期腹部淋巴结转移瘤的表现及评价SCT的诊断价值.方法 33例腹部空腔脏器实体癌肿患者术前1周内行腹部CT平扫与SCT增强扫描,并测原发灶与淋巴结(≥10 mm)的CT 强化值.SCT所见与手术病理对比.结果 64个淋巴结表现为整个强化,5个表现为环状强化,其强化程度与原发灶的强化程度相近.SCT对腹部淋巴结转移瘤总的检出敏感性为75.8%.结论 SCT对腹部淋巴结转移瘤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了转移淋巴结检出敏感性.
作者:鄂宏臣;鄂淑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通过二十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体会到做好基础护理的关键是要做好心理护理,要让护理技术操作过得硬,首先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与配合,才能做好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才能取得患者赞誉,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张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沙美特罗联用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50μg沙美特罗联用250μg 丙酸氟替卡松的复方制剂舒利迭吸入每次1吸,2次/d.对照组只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10 d内症状明显缓解率96.7%,平均症状明显缓解时间为3 d,中位数为2 d.对照组10 d内症状明显缓解率76.7%,平均症状明显缓解时间为8 d,中位数为5 d.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用药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美特罗联用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兰;刘俊英;李丽娜;赵红;赵文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盆腔炎性疾病共2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选用常规的广谱、足量、短程抗菌素等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巩固治疗3个疗程的治疗方法.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 95.5 %和 81.7 %, 总治愈率为88.8%,后遗症发生率为1.8%和5.8%,经统计学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诊早治盆腔炎性疾病,及时联合选用广谱抗菌素,结合中药以巩固疗效,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防止后遗症的发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芹;张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确,发生在大肠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和溃疡性病变.临床表现以粘液便、脓血便、腹泻、腹痛为主,肠镜下主要显示黏膜充血、消肿、糜烂、溃疡等病变,多为直乙结肠炎和左半结肠炎[1].由于此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缺乏特异性,治疗复杂,疗效较差,复发率高,并发症较多,所以,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和并发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经灌肠疗法治疗的64例(UC)患者,以观察灌肠疗法在治疗UC过程所起的作用.
作者:陈秋虹;王书梅;赵书芬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