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红
目的 建立复方北豆根安酚那敏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马来酸氯苯那敏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钾(5∶ 95)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 ;柱温为40℃;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20μl.结果 马来酸氯苯那敏在0.1471~1.0294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2242404.616X+2508,r=0.9999).平均回收率是101.87%(n=9).实验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都很好.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该药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寿荣;魏桂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氯胺酮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早期妊娠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4组,I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4μg/kg,60 s内完成,然后注射异丙酚2 mg/kg.II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μg/kg,60 s内完成,再注射异丙酚2 mg/kg.III组:静脉注射氯胺酮0.4 mg/kg,再注射异丙酚2 mg/kg.IV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2μg/kg后,静脉注射氯胺酮0.2 mg/kg,再注射异丙酚2 mg/kg.各组注射异丙酚在90 s内完成.观察四组麻醉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出血量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II组的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比其他三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的发生比其他三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在镇痛效果、苏醒时间、不良反应上较其他组有一定的优势,是目前较好的无痛人工流产方法 之一.
作者:万先群;蒲朝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对甲基多巴鉴别改进方法 .方法 采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 与<药品红外光谱集>第三卷(2005)中的甲基多巴标准光谱图一致.结论 该法简便,易于操作,测定快速,结果 有效.
作者:林暖丹;简淑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代替品,因其能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而受到患者的青睐,并且它还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有效的保证输液抢救的需要,因此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院使用的留置针具有易于操作,减少血管穿刺数,刺激小,便于固定,减轻工作量等优点.然而,在临床中留置针的穿刺过程中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穿刺失败.本文通过对临床使用留置针的案例分析其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作者:李群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国产奥沙拉嗪钠胶囊治疗活动期中、轻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以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阳新县人民医院UC患者72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奥沙拉嗪口服,1 g,3次/d.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初剂量为2~3 g/d,分3~4次口服,渐增至4~6 g/d.疗程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进行内镜检查和组织学评价,以评估UC病变改善情况.用药期间记录症状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观察组总有效率86.1%,对照组总有效率77.8%,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均比治疗前明显减轻,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拉嗪钠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与柳氮磺胺吡啶片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轻.
作者:王能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中途失败的有效途径. 方法 确定回血良好者施以有效按压.结果 有效按压后静脉通路重新建立.结论 方法 有效,节能减痛,值得推广.
作者:万晓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25例在24 h内血糖降至7.5~10.3 mmol/L,平均(8.5±2.1)mmol/L,血酮、尿酮、尿糖转阴,血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恢复正常,神志转清,腹痛消失.其余5例在第2~3天达到上述标准,所有病例经2~3周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尽快做出正确的诊断,迅速补液及正确使用胰岛素,积极祛除诱因,同时采用支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糖和电解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曹蕾;李素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4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奥扎格雷纳8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对照组4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奥扎格雷钠8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2次/d,两周后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6%,对照组有效率79%. 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
作者:朱廷彦;贾军;王永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调查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查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 年1月至3 月门诊西药处方9854 张,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对处方中重复用药、联用增大毒性、联用降低药效、溶媒不合理及选药不合理、用法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386 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3.92%.结论 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同时临床医师与药师需共同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作者:吴毅丹;陈君远;陈杰;蒋月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电子结肠镜是由细长而弯曲的导光玻璃纤维管构成,由肛管逆于直肠,沿肠道逆行,经全程结肠,可至回肠末端[1].凡儿童有不明原因便血,慢性腹泻,排便异常等病变原因可做此项检查.
作者:陈爱春;汪会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方法 对7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 ①以皮肤、脐部、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途径.②以体温异常(43.6%),少哭、少吃、少动(57.7%),皮肤黄疸(66.7%)为主的临床表现.③致病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共占87.2%.④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等耐药率为80%以上,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采用综合疗法根据血培养药效结果 选择抗生素,加强预防措施.
作者:吴宏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鼻胆管引流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方法 2003至2008年我们共对3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实施了以鼻胆管引流(ENBD)为主的综合治疗.分析该方法 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本组中31例置管成功率为96.88%,患者症状缓解,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鼻胆管引流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赵永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的治疗方法 ,进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食管癌患者,X线摄片,检出食管癌34例,检出率为85.0%;经电子胃镜检查并做病理活检,40例均确诊为食管癌,确诊率为100.0%.放化疗组20例食管癌患者,经过放化疗,总有效率为90.0%;单放组20例食管癌患者,经过单纯放疗,总有效率为75.0%;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远期生存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放化疗结合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更长.结论 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图强;莫如康;钟志联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正确使用抗生素.方法 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措施.结果 抵制滥用抗生素.结论 合理用药造福后代.
作者:汪秀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眼底动脉硬化与血压、血脂、血糖的相关性,评估中风危险度.方法 对2004年5月至2008年10月就诊的患者335例,作为观察组,并与无症状的健康体检者180例作对照,动态检测眼底动脉硬化、血压、血糖、血脂的异常变化,并做综合量化评估.结果 脑血管疾病与眼底动脉硬化、血压、血糖、血脂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眼底动脉硬化、血糖、血脂、血压异常的量化评分,能够预估中风,以便采取预防性治疗.
作者:王维佳;王晓明;孙明珠 刊期: 2009年第20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4岁.因咳嗽、咳痰、咽痛4 d.2008年11月3日前来我航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0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18/72 mm Hg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患者在就诊前在航天医院拍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未见片状阴影.初步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双黄连(冻干)粉剂(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生产,批号:0807005)1.8g静脉滴注.18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气紧,憋气,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发音困难,恐怖感.
作者:朱鹏升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骨舒乳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 法定性鉴别大黄、栀子.结果 TLC法鉴定大黄、栀子,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操作简便, 可用于控制骨舒乳膏的质量.
作者:许慧春;周晓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加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全面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46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采用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或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有效控制血糖、血压,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中均在手术治疗后,视力均有所恢复,取得较好效果.有2眼出现前房反应经及时抗炎和滴抗生素眼药水、涂眼膏等处理,无一例出现眼内感染, 并发症角膜水肿1只眼,经治疗全部恢复透明;后囊膜破裂1眼;有1例术后血糖较高≥17 mmol/L,经治疗后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通过有效地控制血糖, 采用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配合精心的护理治疗糖尿病白内障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蒋红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评价丹参注射液联合通心络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组是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和通心络胶囊.14 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MMSE积分高于对照组 (P<0.01), 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通心络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龚保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结肠息肉是下消化道的一种常见良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但对带蒂结肠息肉的处理由于受到滋养血管直径的影响而使处理较为棘手,由本实验发现结肠息肉蒂直径与滋养血管直径两者之间呈直线相关性.
作者:尹福忠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