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毕文
目的:探讨使用酮替芬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13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酮替芬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普通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酮替芬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价格低廉.
作者:王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采用X线钼靶检查与彩超,及两者联合使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0例女性患者,采用X线钼靶与彩超及两者联合应用检查,检查结果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钼靶与彩超检查对乳腺癌的符合率84.2%、82.5%,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94.2%,分别与X线钼靶、彩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钼靶与彩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及准确性,降低乳腺癌的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义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代理护士长护理管理行为模式对科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以来代理护士长20人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代理护士长应具备的能力及职能作用与职业道德、学术水平、医护及医患沟通能力、技术水平等有关,主要由敬业精神、责任心、专业能力所决定.结论:代理护士长护理管理的好坏、成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理质量对医疗安全、诊疗技术的发挥,以及整个医疗行业的信誉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李雪燕;米冬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流术后口服补佳乐促进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宫腔粘连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行>2次人流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人流术后服用补佳乐联合安宫黄体酮序贯治疗,连续用药3个周期,对照组不给药.根据术后随访,比较术后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和月经量有无减少,闭经和宫腔粘连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月经恢复情况、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厚度、阴道流血量以及阴道流血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佳乐能促进人流术后子宫内膜的修复,能预防、改善人流导致的宫腔粘连.
作者:刘静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轻中度蛋白尿1~3.5g/24小时的作用.方法:对42例慢性肾脏病轻中度蛋白尿患者分别单独给予依那普利组10mg,1次/日,14例;缬沙坦组80mg,1次/日,14例;以及联合使用依那普利10mg,1次/日和缬沙坦80mg,1次/晚,14例.观察治疗中使用前和使用10周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变化.结果:患者中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均能显著降低尿蛋白,而联合组减少尿蛋白更为明显,与非联合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E-I和ARB均能减少慢性肾脏病轻中度蛋白尿患者尿蛋白排泄,联合使用更能有效减少尿蛋白排泄.
作者:耿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定期产检措施及对高危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高危妊娠孕妇84例,依据进行定期产检的过程与实施异同分为观察组(完整实施定期产检组)和对照组(未完整实施定期产检组)各42例,观察两组效果差异,分析定期产检的意义和作用,指导临床围产期保健.结果: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9.52%)显著高于观察组(2.38%)(P<0.05);比较异常分娩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76%、2.38%)明显优于对照组(9.52%、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对孕妇及新生儿有着严重危害,进行全方位的定期产检可有效促进母婴健康,降低围产儿和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杨翠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血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由于临床对老年人调脂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对药物安全性的担心,导致血脂异常患者未能进行有效治疗或长期治疗.老年患者由于多病共存、合并使用多种药物,过度担心他汀类药物的肝肾毒性,因此在门诊工作中尝试使用辛伐他汀10mg联合依折麦布5mg来治疗老年血脂异常,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以及对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的影响.
作者:余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纵膈肿瘤的临床特点,观察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纵膈肿瘤患者2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20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纵膈肿瘤,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80~200分钟,术后胸管引流时间2~5天,失血量30~80ml,住院时间6~12天.术后1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于呼吸衰竭,22例患者保持随访;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除发生合并肌无力、术后房颤1例,肺部感染1例,明显切口疼痛1例外,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合并肌无力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他并发症患者持续药物治疗11个月后症状得以明显缓解.除1例恶性肿瘤死亡外,1例发生脑转移,1例经2次手术后症状明显好转.即本次外科手术中,17例治愈,4例好转,1例恶化,1例死亡.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好,其关键在于及时的诊断,正确的手术切口和方式的选择,适宜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张军祥;贾向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体会,为临床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221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效果.结果:221例患者中采用药物治疗172例(77.83%),采用药物加手术治疗49例(22.17%);总体治疗有效175例,包括药物治疗130例和手术加药物治疗45例,总体治疗有效率79.19%.结论: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的治疗措施是药物治疗,但是有手术指征者应该先给予手术治疗,之后再用药物进行控制.
作者:王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合并软组织及血管缺损断肢再植术中的疗效.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急诊修复各种外伤原因所致肢体离断伤伴血管及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12例.对这1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该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并介绍我们的手术体会.结果:临床应用12例,除4例皮瓣边缘经久不愈,经积极换药二期缝合愈合外,其余皮瓣及再植肢体均完全成活,术后经2~10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位置稳定,血管口径较粗,可游离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及桥接吻合离断肢体缺损的血管,在伴有血管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术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召华;杨孝明;周丕育;黄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应用于活跃期停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潮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进入产程的足月、单胎妊娠、头先露、活跃期时限出现异常(包括活跃期停滞和活跃期延长)的367例初产妇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活跃期停滞期间应用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367例活跃期停滞者中,剖宫产182例,阴道分娩185例.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妇并发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跃期≥6小时者新生儿转儿科率高于活跃期<6小时组(P<0.05).结论:宫口扩张6cm以下出现活跃期异常者,母儿情况良好,可人工破膜联合应用地西泮静推,适当延长产程观察时限.
作者:洪珊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脑蚓部室管膜瘤的护理观察及处理.方法:对1例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围手术期并发急性瘤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观察要点、术后护理措施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结果:该患儿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综合护理及支持治疗,平稳度过危险期,住院期间病情稳定,未出现严重后续并发症.结论:对急性瘤卒中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严密的护理监测,精心的护理使患儿自主呼吸恢复,平稳度过危险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莲英;张玉兰;张智会;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加强血糖监测的方法在急诊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急诊就诊的意识障碍患者进行加强血糖监测干预.结果:血糖异常患者检出率提高,特别是低血糖检出率较前增高,低血糖症漏诊、误诊明显下降.结论:加强血糖监测可减少低血糖症的误诊及漏诊,使临床干预治疗时间显著提前,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晓楣;陈露芳;叶剑鸿;冯海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重度肺动脉瓣狭窄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护理特点.方法:对重度肺动脉瓣狭窄行右室流出道跨环补片的患者,围术期发生低氧血症、低心排25例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死亡3例,均为严重低氧血症、低心排,经治疗无改善,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于术后5~9天,其余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有效地观察监测和及时合理的处理低氧血症,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逐步了解和积极应对各种传染性疾病,并且通过实行免疫规划接种使许多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大幅降低,避免了多种传染性疾病的大范围爆发,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疫苗的生物特异性和接种对象的个体差异性等原因造成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果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沟通机制,极易引发纠纷,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免疫规划接种不良反应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措施和沟通技巧.
作者:姚佐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本辖区内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血压、糖尿痛、高脂,血症合并症情况.高血压病治疗现状,对确诊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病、耱尿病的知晓率,减少动脉压的持续升高而导致靶器官的损害及全身代谢性改变.方法:对1215例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及生化检测,针对确诊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预防干预.记录资料.结果:高血压中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2.8%、45.8%、42.5%、12.4%.糖尿病中患高血压达43.5%,高血压中患糖尿病有23.23%.两者与普通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科学干预36个月,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为88.6%、78.3%、34.4%.其中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部分并发症明显减少.其中脑血管意外、冠心痛和肾功能不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的合理性大大提高(P<0.05).结论:农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以通过综合干预,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丽芳;钱文珍;夏秀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宫外孕是妇女常见妇科急腹症,对妇女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治疗方法的灵活选择,可以减少医患矛盾发生,达到双赢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耀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100例早产儿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44%,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13%,颅内出血(ICH)发生率30%,脑室周围白质区出血级梗死(PVH-PVHI)发生率3%,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发生率10%,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脉络丛出血发生率3%,脑实质、小脑、脑干出血发生率14%.不同胎龄早产儿PVL、IC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检查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诊断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杨诗梅;隋华;魏春晖;苏茂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对80例腰椎不稳患者行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CAGE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20个月.优良率93.8%,椎间融合率86%,1例出现螺钉断裂.结论: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不稳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改善明显,能有效复位椎体及恢复椎间隙高度,稳定椎体,提高融合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临床特点及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患儿165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5例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年龄3~15岁,临床均表现有发热(100%),咳嗽(100%);所有患儿胸部CT提示双侧或单侧肺实变,合并不同部位的肺不张(100%),有胸腔积液5例;165例患儿胸部X线均提示肺炎,合并肺不张147例(89.1%);53例患儿进行纤支镜检查及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纤支镜下均见病变部位不同程度的黏膜水肿,支气管口痰栓,炎性狭窄.纤支镜灌洗组体温下降正常时间平均3.2±2.6天;明显低于对照组6.8±4.2天(t=11.34,P< 0.01).灌洗组治疗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x 2=8.23,P< 0.05).结论:发热及咳嗽是儿童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主要症状,胸部CT检查有助于明确病灶范围,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除了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早期应用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能够促进肺复张,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李联侨;郑敬阳;陈琼华;林印涛;苏丽端;黄枫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