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X线钼靶与彩超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比较

汪义桂

关键词:彩超, X线钼靶, 乳腺癌, 联合,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采用X线钼靶检查与彩超,及两者联合使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0例女性患者,采用X线钼靶与彩超及两者联合应用检查,检查结果分别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钼靶与彩超检查对乳腺癌的符合率84.2%、82.5%,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94.2%,分别与X线钼靶、彩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钼靶与彩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及准确性,降低乳腺癌的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肠息肉的护理及预防

    目的: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来的多余的组织,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黏膜表面凸出的一种赘生物,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予命名.肠息肉是其中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随之增加.在整个消化道中,常见的息肉是结肠和直肠,而小肠息肉较少发生.应用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病情、个人状况、心理社会等信息,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从而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云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RP-HPLC测定人参果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d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果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pollo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分,检测波长203nm,柱温25℃.结果: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d在70分钟内达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和97.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人参果总皂苷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曲芯瑶;赵宏峰;弥宏;庞威;郭禹彤;金光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慢性胆囊炎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慢性胆囊炎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7例,两组分别采取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围手术期采取中医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灿鹏;栾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定期产检对高危妊娠的意义

    目的::探讨定期产检措施及对高危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高危妊娠孕妇84例,依据进行定期产检的过程与实施异同分为观察组(完整实施定期产检组)和对照组(未完整实施定期产检组)各42例,观察两组效果差异,分析定期产检的意义和作用,指导临床围产期保健.结果: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9.52%)显著高于观察组(2.38%)(P<0.05);比较异常分娩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76%、2.38%)明显优于对照组(9.52%、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对孕妇及新生儿有着严重危害,进行全方位的定期产检可有效促进母婴健康,降低围产儿和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杨翠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辛伐他汀10mg联合依折麦布5mg治疗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

    血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由于临床对老年人调脂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对药物安全性的担心,导致血脂异常患者未能进行有效治疗或长期治疗.老年患者由于多病共存、合并使用多种药物,过度担心他汀类药物的肝肾毒性,因此在门诊工作中尝试使用辛伐他汀10mg联合依折麦布5mg来治疗老年血脂异常,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以及对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的影响.

    作者:余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疗效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3组,各30例.A组(地佐辛0.1 mg/kg)、B组(地佐辛0.2mg/kg)、C组(对照组、生理盐水1ml),手术结束前20分钟静脉注射.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手术结束时、拔管时、拔管后10分钟3组HR、MAP、SpO2变化;围拔管期呼吸抑制、呛咳、BP升高、嗜睡、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躁动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A、B组在手术结束时、拔管时、拔管后10分钟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延长,围拔管期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增加(p<0.05).C组在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及躁动评分均高于A、B组.结论:静脉注射地佐辛可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使患者血流动力学趋于平稳,且地佐辛的用量0.1 mg/kg时对呼吸影响小,不影响拔管时间,能提高苏醒质量,更为安全.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良小切口及微型带线锚钉治疗锤状指畸形体会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及微型带线锚钉治疗锤状指畸形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改良小切口及微型带线锚钉治疗37例锤状指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0.5~2年,按Dargan功能评定法,优28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89%.结论:应用改良小切口及微型带线锚钉治疗锤状指畸形复位、手术切口愈合好,固定效果好,缝合强度高,操作简便,畸形复发率低,是治疗锤状指畸形的可靠方法.

    作者:谢勇;詹友达;李洪兵;陶金国;卢刚;李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护理172例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宫外孕护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72例保守治疗宫外孕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72例患者中保守治疗成功157例(91%),经随访血β-HCG均于出院后2周~1个月降至正常.结论:宫外孕保守治疗方法简单方便,但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自始至终地合作,否则易导致治疗失败.

    作者:乔志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陈皮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陈皮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陈皮挥发油,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应用L9(34)交试验选取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蒸馏水浸泡20分钟,提取3小时.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高敏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缬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脏病轻中度蛋白尿的作用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于慢性肾病患者轻中度蛋白尿1~3.5g/24小时的作用.方法:对42例慢性肾脏病轻中度蛋白尿患者分别单独给予依那普利组10mg,1次/日,14例;缬沙坦组80mg,1次/日,14例;以及联合使用依那普利10mg,1次/日和缬沙坦80mg,1次/晚,14例.观察治疗中使用前和使用10周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变化.结果:患者中依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均能显著降低尿蛋白,而联合组减少尿蛋白更为明显,与非联合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CE-I和ARB均能减少慢性肾脏病轻中度蛋白尿患者尿蛋白排泄,联合使用更能有效减少尿蛋白排泄.

    作者:耿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变应性鼻炎综合征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体会,为临床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221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效果.结果:221例患者中采用药物治疗172例(77.83%),采用药物加手术治疗49例(22.17%);总体治疗有效175例,包括药物治疗130例和手术加药物治疗45例,总体治疗有效率79.19%.结论: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的治疗措施是药物治疗,但是有手术指征者应该先给予手术治疗,之后再用药物进行控制.

    作者:王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应用于活跃期停滞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应用于活跃期停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潮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进入产程的足月、单胎妊娠、头先露、活跃期时限出现异常(包括活跃期停滞和活跃期延长)的367例初产妇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活跃期停滞期间应用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367例活跃期停滞者中,剖宫产182例,阴道分娩185例.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妇并发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跃期≥6小时者新生儿转儿科率高于活跃期<6小时组(P<0.05).结论:宫口扩张6cm以下出现活跃期异常者,母儿情况良好,可人工破膜联合应用地西泮静推,适当延长产程观察时限.

    作者:洪珊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腰椎不稳合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对80例腰椎不稳患者行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CAGE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20个月.优良率93.8%,椎间融合率86%,1例出现螺钉断裂.结论: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不稳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改善明显,能有效复位椎体及恢复椎间隙高度,稳定椎体,提高融合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软腭抬高器治疗软腭过长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阻塞为特征,引起呼吸暂停、低通气及睡眠紊乱的疾病.因其危险较大,国内外对OSAHS患者的诊治日益重视.选择23例软腭过长引起的OSAHS患者戴用软腭抬高器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者均诉鼾声减少或消失,睡眠中未见憋醒,日间困倦消失,头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睡眠监测表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降低,低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

    作者:管增娥;张雪;靳新爱;赵楠;郭莲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症恙虫病诊治分析23例

    目的:分析重症恙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治恙虫病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使用多西环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恙虫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姚仕权;王蜀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的滤过不良的早期处理

    目的:探讨针尖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滤过功能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患者23例(25眼),早期行针尖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25眼中治愈16眼,治愈率64%.术前平均眼压4.04±0.70kPa,随访期末2.71±0.37kPa.结论:对有失败倾向的滤过泡早期进行针尖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功能不良的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嫦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状况,在短期异地休养中为制定综合医疗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休养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0.8%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休养员存在焦虑情绪,焦虑评分高于国内正常老年人群,并且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老年休养员焦虑状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2.110,9.943,4.285,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焦虑情绪,而且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对家庭社会支持满意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相应的综合医疗对策,缓解休养员的焦虑情绪,促进休养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江国安;汪晓霏;黄慧玉;张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胸痛或(和)胸闷、气短完全缓解出院,且出院后经随访2个月未再发作21例,无效而转入上级医院行冠脉介入术12例,终点心血管事件发生3例.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能显著缓解低危险组、部分中危险组病情,降低转入上级医院行介入治疗比率.

    作者:沈英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年女性动态心电图一过性ST段改变的临床分析30例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探讨中年女性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30例年龄30~55岁,平均42.5岁的女性患者.超声心动图、血生化检查阴性,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符合冠心病“三个一”诊断标准.排除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高血压、高血糖、洋地黄作用,起搏心律、超声心动图排除严重瓣膜或先天性心脏病、心室肥大等器质性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45~55岁1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例(10%).结论:对中青年女性患者动态心电图一过性ST段改变达到诊断冠心病一过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不能盲目诊断为冠心病,但也不能疏忽,需充分结合临床及其他病史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而作出诊断.

    作者:卢杨辉;郑先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1个月龄的溢泪患儿,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行泪道探通术,自下泪小点进入,达骨壁后稍后退冲洗,再向下向后缓缓进针,落空感后再次冲洗,药液自鼻腔流出.以无溢泪和分泌物,泪道冲洗通畅为泪道探通术成功的标准,随访1年.结果:309眼中,1次探通总治愈率94%,且月龄越小,治愈率越高.结论:对于婴幼儿泪道阻塞溢泪的,在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时,早期泪道探通术,治愈率高,安全可行.

    作者:丁新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