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江国安;汪晓霏;黄慧玉;张媛

关键词:老年人, 高血压, 焦虑, 调查, 对策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状况,在短期异地休养中为制定综合医疗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休养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0.8%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休养员存在焦虑情绪,焦虑评分高于国内正常老年人群,并且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老年休养员焦虑状况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2.110,9.943,4.285,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焦虑情绪,而且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对家庭社会支持满意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相应的综合医疗对策,缓解休养员的焦虑情绪,促进休养员的身心健康.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大埔县已婚育龄夫妇不孕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大埔县已婚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的患病率,查找不孕患者的影响因素,为指导已婚育龄夫妇自我保健和患者正确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据WHO不孕标准,以全县15个镇场范围内全部在家已婚且<49周岁夫妇为调查对象(未办理结婚手续而正常同居者视为已士昏).通过对在全县已婚育龄妇女妇科普查普治中发现的不孕不育夫妇进行面对面现场问卷调查,并填写相关调查表,收集全部资料,汇总分析等.结果:全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112 813人,共调查不孕不育夫妇253对,资料收集完整213对(84.19%),不孕症患病率1.67%,原发不孕22.54%,继发不孕77.46%;女方因素56.1%,男方因素26.9%,双方因素15.8%,双方原因不明1.2%;男方就诊率5.41%,女方就诊率20.79%,男女双方共同就诊率3.9%.结论:患者年龄、患病年限、就诊率以及经济状况等,对育龄夫妇不孕症患病率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宣传,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黄小琼;邓光尧;汪欢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白内障超乳术与非超乳小切口术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乳术与非超乳小切口手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比较老年性白内障152眼超乳术和133眼非超乳小切口术后3个月视力提高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超乳术后视力>0.3(82.5%),非超乳小切口术后视力>0.3(79.3%).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超乳术与非超乳小切口术后远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彦安;穆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良小切口及微型带线锚钉治疗锤状指畸形体会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及微型带线锚钉治疗锤状指畸形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改良小切口及微型带线锚钉治疗37例锤状指畸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0.5~2年,按Dargan功能评定法,优28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89%.结论:应用改良小切口及微型带线锚钉治疗锤状指畸形复位、手术切口愈合好,固定效果好,缝合强度高,操作简便,畸形复发率低,是治疗锤状指畸形的可靠方法.

    作者:谢勇;詹友达;李洪兵;陶金国;卢刚;李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应用于活跃期停滞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应用于活跃期停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潮州市妇幼保健院分娩,进入产程的足月、单胎妊娠、头先露、活跃期时限出现异常(包括活跃期停滞和活跃期延长)的367例初产妇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活跃期停滞期间应用人工破膜联合地西泮对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367例活跃期停滞者中,剖宫产182例,阴道分娩185例.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妇并发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跃期≥6小时者新生儿转儿科率高于活跃期<6小时组(P<0.05).结论:宫口扩张6cm以下出现活跃期异常者,母儿情况良好,可人工破膜联合应用地西泮静推,适当延长产程观察时限.

    作者:洪珊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股前外侧皮瓣在断肢再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合并软组织及血管缺损断肢再植术中的疗效.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急诊修复各种外伤原因所致肢体离断伤伴血管及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12例.对这1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该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并介绍我们的手术体会.结果:临床应用12例,除4例皮瓣边缘经久不愈,经积极换药二期缝合愈合外,其余皮瓣及再植肢体均完全成活,术后经2~10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位置稳定,血管口径较粗,可游离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及桥接吻合离断肢体缺损的血管,在伴有血管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术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召华;杨孝明;周丕育;黄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肠息肉的护理及预防

    目的: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来的多余的组织,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黏膜表面凸出的一种赘生物,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予命名.肠息肉是其中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随之增加.在整个消化道中,常见的息肉是结肠和直肠,而小肠息肉较少发生.应用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病情、个人状况、心理社会等信息,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从而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云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年女性动态心电图一过性ST段改变的临床分析30例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探讨中年女性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30例年龄30~55岁,平均42.5岁的女性患者.超声心动图、血生化检查阴性,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符合冠心病“三个一”诊断标准.排除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高血压、高血糖、洋地黄作用,起搏心律、超声心动图排除严重瓣膜或先天性心脏病、心室肥大等器质性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45~55岁1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例(10%).结论:对中青年女性患者动态心电图一过性ST段改变达到诊断冠心病一过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不能盲目诊断为冠心病,但也不能疏忽,需充分结合临床及其他病史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而作出诊断.

    作者:卢杨辉;郑先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农村社区高血压病防控效果分析

    目的:调查本辖区内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血压、糖尿痛、高脂,血症合并症情况.高血压病治疗现状,对确诊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病、耱尿病的知晓率,减少动脉压的持续升高而导致靶器官的损害及全身代谢性改变.方法:对1215例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及生化检测,针对确诊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预防干预.记录资料.结果:高血压中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2.8%、45.8%、42.5%、12.4%.糖尿病中患高血压达43.5%,高血压中患糖尿病有23.23%.两者与普通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科学干预36个月,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为88.6%、78.3%、34.4%.其中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部分并发症明显减少.其中脑血管意外、冠心痛和肾功能不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的合理性大大提高(P<0.05).结论:农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以通过综合干预,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丽芳;钱文珍;夏秀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实施心理护理.方法:通过接诊患者,了解患者的一般病情及心理特点.结果:在妇科门诊工作中,患者存在急躁不安、情绪不稳定、挑选医生、紧张羞涩、自卑、抑郁恐惧等心理特征.结论:通过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掌握患者心理活动规律.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等措施可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赵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后访视中常见问题及指导

    产妇在母乳喂养、婴儿健康问题、常见病的处理及预防方面大多存在着一些问题,可通过产后访视可了解产妇的生理、心理、哺乳情况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使其安全度过产褥期.

    作者:吴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软腭抬高器治疗软腭过长引起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阻塞为特征,引起呼吸暂停、低通气及睡眠紊乱的疾病.因其危险较大,国内外对OSAHS患者的诊治日益重视.选择23例软腭过长引起的OSAHS患者戴用软腭抬高器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者均诉鼾声减少或消失,睡眠中未见憋醒,日间困倦消失,头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睡眠监测表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降低,低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

    作者:管增娥;张雪;靳新爱;赵楠;郭莲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和适宜的治疗方案.方法:收治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者42例.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术中发现小肠坏死3例(7.1%),睾丸坏死3例(7.1%),网膜坏死2例(4.8%),卵巢坏死1例(2.4%),术后复发2例(4.8%).结论: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及早的准确诊断和适宜合理的治疗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王玉丽;吕海潮;程永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收治昏迷鼻饲患者80例,探讨造成患者反流误吸的原因,并给出护理措施.结果:80例鼻饲患者中,发生明显反流10例,可疑反流6例,误吸4例.鼻饲患者反流误吸的发生,与患者的胃管粗细及插入深度、腹胀、鼻饲方式以及卧床体位等因素有很大关系.结论: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患者反流误吸的现象发生率较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作者:谢兆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手术治疗分析50例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临床治疗工作,总结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对比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5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6%.结论:患病初期及时就诊,急性化脓性腹膜炎选择手术治疗的治愈率是极高的.

    作者:张淑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胆囊扭转12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扭转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胆囊扭转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开腹探查(切除胆囊),8例腹腔镜下探查确诊胆囊扭转后分别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和LC术,均取得良好效果,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临床中,胆囊扭转应该排除手术禁忌证,及早手术探查.

    作者:张国云;何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孕产期保健宣教对产褥期妇女饮食及行为的影响

    目的:对产褥期妇女实施孕产期保健宣教,研究其对产褥期妇女饮食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方法:调查本地区城市和乡村产褥期妇女160例,所有妇女均即将分娩.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把160例产褥期妇女分成研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80例.对研究组实施孕产期保健宣教,比较组在不进行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行常规保健服务.分析和评价两组产褥期妇女的饮食和行为状况.结果:与宣教之前相比,研究组的营养保健知识水平有明显提升;研究组对食物和营养素摄入量以及正确行为的认识要显著高于比较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手足抽搐、恶露时间延长和便秘等上明显比比较组低,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褥期妇女中实施孕产期保健宣教,能够让她们掌握科学的营养保健知识,让其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和行为习惯,这对于降低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争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焦虑情绪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焦虑情绪情况.方法: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8例作为治疗组,随机选取48例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组,使用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现察两组在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好于治疗组,治疗组焦虑分值0~9分5例(10.41%),对照组35例(72.92%),在10~18分以及19~28分较对照组多,两组所有因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较正常人出现焦虑情绪的几率大大增加,可导致前列腺增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有疼痛、体位、各种刺激及睡眠障碍等,若以上因素有所控制可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

    作者:高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应用体会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已广泛应用,特别在老年人、小儿手术中应用广泛.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适用于抗生素及能量等常用药物及抢救、输血等,不适用于长期应用消肿类、化疗类等刺激强性强的药物.

    作者:张秀娟;李健;董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的滤过不良的早期处理

    目的:探讨针尖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滤过功能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功能不良患者23例(25眼),早期行针尖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25眼中治愈16眼,治愈率64%.术前平均眼压4.04±0.70kPa,随访期末2.71±0.37kPa.结论:对有失败倾向的滤过泡早期进行针尖分离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功能不良的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嫦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口服地氯雷他定,治疗组62例口服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12天1个疗程,共4个疗程,48天.经连续48天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4月后随访,统计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48天后,治疗组痊愈41例,总有效率95.1%;对照组痊愈22例,总有效率7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后电话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3.25%,对照组8例,复发率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和安全有效.

    作者:彭中荣;黄敏;廖世宏;张建武;王顺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