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社区高血压病防控效果分析

吴丽芳;钱文珍;夏秀清

关键词:农村慢病, 预防干预, 患病率,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摘要:目的:调查本辖区内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血压、糖尿痛、高脂,血症合并症情况.高血压病治疗现状,对确诊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病、耱尿病的知晓率,减少动脉压的持续升高而导致靶器官的损害及全身代谢性改变.方法:对1215例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及生化检测,针对确诊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预防干预.记录资料.结果:高血压中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32.8%、45.8%、42.5%、12.4%.糖尿病中患高血压达43.5%,高血压中患糖尿病有23.23%.两者与普通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科学干预36个月,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为88.6%、78.3%、34.4%.其中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部分并发症明显减少.其中脑血管意外、冠心痛和肾功能不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的合理性大大提高(P<0.05).结论:农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以通过综合干预,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辛伐他汀10mg联合依折麦布5mg治疗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

    血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由于临床对老年人调脂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对药物安全性的担心,导致血脂异常患者未能进行有效治疗或长期治疗.老年患者由于多病共存、合并使用多种药物,过度担心他汀类药物的肝肾毒性,因此在门诊工作中尝试使用辛伐他汀10mg联合依折麦布5mg来治疗老年血脂异常,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以及对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的影响.

    作者:余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白内障超乳术与非超乳小切口术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乳术与非超乳小切口手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比较老年性白内障152眼超乳术和133眼非超乳小切口术后3个月视力提高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超乳术后视力>0.3(82.5%),非超乳小切口术后视力>0.3(79.3%).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超乳术与非超乳小切口术后远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彦安;穆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年女性动态心电图一过性ST段改变的临床分析30例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探讨中年女性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30例年龄30~55岁,平均42.5岁的女性患者.超声心动图、血生化检查阴性,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符合冠心病“三个一”诊断标准.排除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高血压、高血糖、洋地黄作用,起搏心律、超声心动图排除严重瓣膜或先天性心脏病、心室肥大等器质性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45~55岁1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例(10%).结论:对中青年女性患者动态心电图一过性ST段改变达到诊断冠心病一过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不能盲目诊断为冠心病,但也不能疏忽,需充分结合临床及其他病史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而作出诊断.

    作者:卢杨辉;郑先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MLK3与乳腺癌的关系

    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乳腺肿瘤已成为女性常见疾病,尤其是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扩散是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多步骤完成的复杂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MLK3在恶性肿瘤方面的研究日益加深,已有文章报道了MLK3与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机制的信号传导有关.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对MLK3与乳腺癌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衣世明;王培林;冯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口服地氯雷他定,治疗组62例口服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12天1个疗程,共4个疗程,48天.经连续48天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4月后随访,统计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48天后,治疗组痊愈41例,总有效率95.1%;对照组痊愈22例,总有效率7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后电话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3.25%,对照组8例,复发率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和安全有效.

    作者:彭中荣;黄敏;廖世宏;张建武;王顺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体会17例

    目的:总结和探讨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体会,以期不断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抢救能力.方法: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7例,经积极洗胃,应用肟类复能剂和抗胆碱药抢救治疗,严密观察病情.结果:收治17例中毒患者均为口服中毒,轻度中毒2例,中度中毒10例,重度中毒5例.经抢救后痊愈16例,死亡1例.结论:接诊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后,应及时、充分洗胃导泻,合理使用肟类复能剂和抗胆碱药物,纠正水电解质,保、护胃黏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综合的对症、支持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毕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酒精性心肌病病例分析18例

    对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表现及治疗和预后的观察与分析.

    作者:李欣;周彦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0例上前牙外伤脱位的再植体会

    目的:研究外伤脱位牙再植的方法、疗效,为临床再植牙提供经验.方法:30例完全脱位的上前牙在离体30分钟~24小时内再植,并随访3~10年.结果:30例再植牙中,23颗能正常使用,但是都有根尖吸收情况.失败7颗,其中2颗中度牙周炎患者;1颗脱位牙污染严重患者;4颗脱位时间过长者.结论:外伤脱位牙及时正确复位是影响疗效的关键.

    作者:邱志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症恙虫病诊治分析23例

    目的:分析重症恙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治恙虫病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使用多西环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恙虫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姚仕权;王蜀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四手操作在口腔临床中不易开展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分析四手操作在当前口腔科临床不宜开展的相关原因以及改善措施,为四手操作在口腔科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普洱市不同层级口腔医院医护人员50名,分别对四手操作的认知和接受情况、所在医院开展情况,以及未开展的原因等作调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结果:50名受调查者对四手操作的接受率62.0%,不接受率仅14.0%;认知度一般50.0%,非常了解18.0%.结论:应全面分析当前尚不能普及推广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应对措施,以提高四手操作的普及推广力度,提升口腔科的治疗水平.

    作者:董娅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胃癌45例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病人临床特点.方法:收治> 50岁胃癌患者45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根治性切除36例,姑息性切除9例;并存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慢性病30例,术后并存病加重致各种并发症12例,其中术后因并存病加重致死亡3例.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并存病多,术后并发症重,应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是提高疗效关键.

    作者:程德泉;张森;韩峰;栾海震;姜国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外孕临床治疗方法

    宫外孕是妇女常见妇科急腹症,对妇女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治疗方法的灵活选择,可以减少医患矛盾发生,达到双赢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耀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海螵蛸的临床应用体会

    海螵蛸俗称乌贼骨、墨鱼骨,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然而就是这样一味寻常的中药,却在临床上发挥着不寻常的功用.现将本人近年来对该药的应用体会总计如下.

    作者:孟胜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定期产检对高危妊娠的意义

    目的::探讨定期产检措施及对高危妊娠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高危妊娠孕妇84例,依据进行定期产检的过程与实施异同分为观察组(完整实施定期产检组)和对照组(未完整实施定期产检组)各42例,观察两组效果差异,分析定期产检的意义和作用,指导临床围产期保健.结果: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9.52%)显著高于观察组(2.38%)(P<0.05);比较异常分娩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76%、2.38%)明显优于对照组(9.52%、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对孕妇及新生儿有着严重危害,进行全方位的定期产检可有效促进母婴健康,降低围产儿和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杨翠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肠息肉的护理及预防

    目的: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来的多余的组织,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黏膜表面凸出的一种赘生物,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予命名.肠息肉是其中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随之增加.在整个消化道中,常见的息肉是结肠和直肠,而小肠息肉较少发生.应用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病情、个人状况、心理社会等信息,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从而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云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倍他司汀片联合桂哌齐特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片联合桂哌齐特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急性发作期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予桂哌齐特针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司汀片口服,疗程7天.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扩血管药物.分别于治疗前后用TCD测定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8%,优于对照组83.64%(P< 0.05),同时在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指标方面尤其是VA、BA收缩期峰流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倍他司汀片与桂哌齐特针联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性眩晕疗效好,优于单用桂哌齐特针治疗,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德发;聂志红;高鹤;马卫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维溴铵联合盐酸帕罗西丁片(赛乐特)对伴有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伴有抑郁状态的IBS-D患者166例,符合罗马Ⅲ标准和CCMD-3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88例采用匹维溴铵片联合帕罗西丁片、蒙脱石散、四联活菌片治疗方案;B组78例采用匹维溴铵片联合蒙脱石散、四联活菌片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IBS症状积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水平差异.结果:A组治疗前后及A、B两组治疗后IBS症状积分和HAMD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匹维溴铵联合帕罗西丁片能有效治疗伴抑郁状态的IBS-D.

    作者:牛省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干眼症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眼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采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眼症采用优质护理不但可以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使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拉近,同时也使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杞仲美;石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胆囊扭转12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扭转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胆囊扭转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开腹探查(切除胆囊),8例腹腔镜下探查确诊胆囊扭转后分别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和LC术,均取得良好效果,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临床中,胆囊扭转应该排除手术禁忌证,及早手术探查.

    作者:张国云;何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腰椎不稳合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对80例腰椎不稳患者行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CAGE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20个月.优良率93.8%,椎间融合率86%,1例出现螺钉断裂.结论: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不稳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改善明显,能有效复位椎体及恢复椎间隙高度,稳定椎体,提高融合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