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强;张玲霞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问题,开发抗乙肝病毒药物也一直是个热点.恩替卡韦是美国FDA批准的第3个用于治疗乙肝病毒感染的新的核苷类似物药物,现综述恩替卡韦的药理作用、药动学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Ⅰ~Ⅲ期临床研究进展,并给出临床应用建议.
作者:罗生强;张玲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比较马钱子碱(brucine,B)和马钱子碱脂质体(brucine liposome,BL)对移植性肝癌Heps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和毒性.方法:ICR雄性小鼠接种肝癌Heps瘤株造成移植性肝癌Heps小鼠模型(简称Heps小鼠),测定B(1.61,3.23,6.46 mg·kg-1·d-1,ip,8 d)和BL(以B计,1.61和3.23 mg·kg-1·d-1,ip,8 d)对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和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并比较各组实体瘤小鼠的体重、免疫器官(脾和胸腺)指数、血细胞指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指数(AST,ALT和BUN).结果:低、中、高剂量的B(1.61,3.23,6.46 mg·kg-1·d-1)对Heps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35.05%,43.70%,46.09%;同剂量的BL(1.61,3.23 mg·kg-1·d-1)的抑瘤率分别为45.41%和58.19%.BL对Heps实体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显著强于B,但B和BL对Heps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均无延长作用.B和BL在1.61,3.23 mg·kg-1·d-1时对Heps实体瘤小鼠的造血、免疫系统以及肝、肾功能不仅无明显的毒性,相反还能提高其免疫器官的重量和指数,显著提高Heps小鼠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并能显著降低Heps小鼠的AST,ALT和BUN的异常升高.结论:BL对移植性肝癌Heps小鼠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B,并且对Heps小鼠造血、免疫系统以及肝肾的毒性低,通过深入研究BL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
作者:邓旭坤;蔡宝昌;吕晓宇;殷武;王琳;孙靓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近年来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的多态性已成为研究热点,而作为研究手段的表型分析及探针药物直接关系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现综述CYP450 2D6氧化酶多态性研究的表型分析的影响因素及优缺点,并介绍几种探针药物,包括右美沙芬、美托洛尔、普罗帕酮、可待因、异喹胍、司巴丁的特点及其检测方法.
作者:贾晋生;李芹;王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钙离子阻滞剂药物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年7月-2005年6月钙离子阻滞剂药物消耗品种和金额进行归类统计,并结合文献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分析.结果:该类药物的应用3年来呈平稳态势,以二氢吡啶类药物应用多,临床应用以国产和合资生产品种为主.结论:钙离子阻滞剂药物临床应用趋向于缓释和控释制剂.
作者:陶天伟;唐亚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受试制剂)与已上市的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男性志愿者18例,采用双周期两制剂交叉试验设计,分别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0 mg,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DAS软件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1/2Ke分别为(5.4±1.2)和(4.9±1.5)h;Cmax分别为(424.4±89.2)和(415.3±65.0)ng·mL-1.Tmax分别为(1.2±0.8)和(1.1±0.5)h.AUC0-24h分别为(3 223.3±612.3)和(3 216.5±654.8)ng·h·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5±26.8)%.AUC0-24h 90%置信区间为0.932 6~1.082 1,Cmax90%置信区间为0.948 2~1.082 1,Tmax经非参数法检验,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2种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郭红英;王曼丽;赵志刚;张晋华;王汝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共50例,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除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氯沙坦(12.5 mg,po,qd)和低分子肝素(0.4 mL,腹部皮下注射,bid),疗程10 d.结果:试验组肺动脉收缩压在用药后显著低于用药前[(51.21±11.85)vs.(57.92±12.56)mmHg,P<0.0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较用药前显著增加,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试验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用药前,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氯沙坦和低分子肝素合用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疗效好,对患者预后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徐蔚东;张永娟;李潍林;王兴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布洛芬是一种有效的非甾体抗炎药,但长期口服会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该药的新制剂和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综述了近5年来布洛芬制剂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关于纳米混悬剂、脂质纳米囊、电子仿丝膜等新型制剂的优点、制备工艺及采用的新型辅料,为相关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莉;李挺;陈莉;李丽;齐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滴眼液对兔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CsA联合妥布霉素组和妥布霉素对照组,每组10只.建立左眼角膜碱烧伤型动物模型,15 d后实施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术后治疗组给予1%CsA滴眼液联合0.3%妥布霉素滴眼液各1~2滴,对照组给予0.3%妥布霉素滴眼液1~2滴;每日滴3次,共30 d.观察移植术后角膜水肿情况及植片透明情况等,计算排斥反应指数(RI),并测定用药30 d后兔的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角膜植片先后出现不同程度水肿混浊,角膜新生血管增加,RI为6.96±2.12;治疗组角膜植片基本透明,RI为5.28±1.6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CsA滴眼液能够有效地抑制兔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作者:周晓洁;孔丽萍;张秀华;黄学荪;张春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酶和多肽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通常极低(<1%).笔者从可与钙锌离子结合的酶抑制剂、闭锁小带毒素蛋白、化学物质载体以及生物黏附的应用等方面对提高酶和多肽类药物口服吸收的方法及机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新型物质(龙血内脂、啤酒酵母重组物)用于提高酶和多肽类药物口服吸收的机制和应用也进行了阐述.
作者:杨超;尹宗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丹参粉针剂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葡醛内酯注射液26.5 mg·kg-1)和丹参粉针剂低、中、高剂量组(100,250,500 mg·kg-1),除正常组外的其余各组动物先在饮水中加入350 mg·L-1的苯巴比妥诱导2周,然后腹腔注射CCl40.04 mL·kg-1建立慢性肝纤维化模型,每周1次,共注射8周.于注射CCl4第5周时,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或相应剂量的药物,在给药2,4,6周后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前胶原肽(PⅢP)、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的含量.结果:丹参粉针剂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和PⅢP,LN,HA含量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丹参粉针剂对CCl4致大鼠慢性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谌;蒲小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中、青年肾移植患者服用环孢素天数、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酸、肌酐、尿素氮的三维图像,使临床指标形象化,为预测疾病提供信息.方法:将40~59岁中年患者(n=219)与小于40岁的青年患者(n=145)的这7个指标分成三组:(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组,(服药天数+总胆红素+尿酸)组,(服药天数+肌酐+尿素氮)组,采用MATLAB7.0分别作中年、青年组的三维图像,分析图像特征与对中年、青年组图像比较.结果:三维图像显示出各项指标间存在内在关系与个体差异.结论:体内指标与服药天数相关,体内指标对临床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弘;郭代红;刘皈阳;晏学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合成多巴胺D3受体选择性激动剂PD128907中间体3-氨基-6-甲氧基-3,4-二氢-2H-苯并吡喃-4-酮盐酸盐.方法:以对甲氧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加成、酸解、环合、成肟、酯化和Neber重排6步反应制备了3-氨基-6-甲氧基-3,4-二氢-2H-苯并吡喃-4-酮.结果:以总收率43.4%合成了多巴胺D3受体选择性激动剂PD128907中间体,结构经核磁氢谱、质谱和红外光谱确证.结论:该法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
作者:蔡进;李铭东;张姣月;周文;华维一;吉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达巴万星(dalbavancin)是一种新型糖肽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相同,抑制G+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体内、外试验表明,达巴万星对于G+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葡球菌(MS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链球菌等具有抗菌活性.对耐G+病原菌包括耐青霉素和头孢曲松肺炎链球菌、替考拉宁不敏感CoNS、非vanA型肠球菌具有活性;对G+厌氧菌也具有活性.达巴万星具独特的药动学性质,可每周间隔用药.目前,达巴万星在治疗导管相关的血源性感染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谭玲;刘爱民;孙春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引发的相关因素,警示医药人员,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ADR发生率.方法:对110例ADR报告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110例ADR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2,40~59岁33例,≥60岁37例;涉及药物58种,抗感染药的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血液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等;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25例为合并用药;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心血管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重度ADR20例.结论:进一步加强对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重视对临床表现隐匿的ADR进行监测,尽量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黄道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对具有抗乙肝病毒活性的新化合物海鞘醇(5d,8d-环二氧-24-二甲基胆甾-6-烯-3β-醇,英文名称简写为SC)进行SD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Kromasil正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双柱联用,环己烷-丙酮(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温度:40℃,气压:200 kPa).测定SD大鼠腹腔注射SC玉米油溶液2 mg(小剂量)或6 mg(大剂量)后不同时间的血浆中SC的浓度,运用3p8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药物浓度-时间方程拟合.结果:拟合后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小剂量(每只大鼠2 mg):C=-7.119e-2.482t+3.948e-0.220t+3.297e-0.007t;大剂量(每只大鼠6 mg):C=-20.18e-1.428t+11.857e-0.488t+8.326e-0.019t.结论:大鼠腹腔注射SC玉米油溶液符合血管外给药一级吸收的二室模型.
作者:蔡程科;雷海民;李强;任天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Ca2+和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每组20只.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黄芪多糖组于脑缺血前30 min及术后8 h按1 g·kg-1分别腹腔注射给药1次,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于同时间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氯化钠溶液.3组均于造模24 h后断头取血2 mL,分离血清,并取全脑,测脑组织的Ca2+含量、脑组织和血清中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脑组织Ca2+、脑组织和血清Glu和Asp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黄芪多糖组这些指标的变化则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黄芪多糖对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具有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内Ca2+和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有关.
作者:汪茜;王明新;王洁;夏红杰;马立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猫爪草不同提取物对移植性肝癌H22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分离猫爪草获得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个提取物.建立移植性肝癌H22小鼠模型后,检测各提取物灌胃给药10 d后的抑瘤率、生命延长率、肺脏指数、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等.结果:石油醚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对H22小鼠的肿瘤生长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的抑瘤率(%)依次分别为51.78,48.80,33.33;55.51,45.10,31.36;32.71,25.08,24.64;生命延长率(%)分别为10.58,60.09,58.23;-1.05,56.91,45.09;60.98,59.76,50.84;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74.98,74.76,50.05.水提物可以增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论:猫爪草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一定体内抗肿瘤作用,而水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王爱武;袁浩;孙平玉;袁久荣;耿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受试制剂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和参比制剂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单剂量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40 mg后,采用HPLC紫外法测定血浆中泮托拉唑钠浓度,用BAPP 2.0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2.58±0.63)和(2.53±0.52)mg·L-1,Tmax分别为(2.9±0.8)和(2.8±0.8)h,t1/2Ke分别为(2.25±1.02)和(2.09±1.11)h,AUC0-12h分别为(6.96±1.57)和(7.07±1.74)mg·h·L-1.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1±15.0)%.结论: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胶囊和肠溶胶囊生物等效.
作者:周学敏;刘杰;高娟;许荔新;姜利民;李凤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生殖毒性试验是毒理学试验中为复杂、繁琐,技术要求高的试验,在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和质量保证(QA)检查方面有其特殊性.现从实验室资质的确认、试验关键阶段的检查、研究资料和报告的审查、特殊评价项目的质量保证和现场检查等5个方面介绍生殖毒性试验质量保证的程序、要求和注意事项.
作者:韩铁;吴纯启;廖明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合成磷酸二酯酶3B(PDE3B)选择性抑制剂N-羟乙基-2-(3'-硝基联苯基-4-亚甲磺酰基)乙酰胺.方法:以对溴苄溴为初始原料经Williamson成醚反应、氧化、酰化和Suzuki偶联4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结果:目标产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及红外光谱等确证,4步反应的总收率为24.8%.结论:该合成路线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可用于放大制备.
作者:廖祥伟;吴晓峰;葛大伦;程永浩;吴松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