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来
三伏贴治疗疗程较长,一般需3年,总结三伏贴常见的不良反应,提出预防措施及处理对策,做好三伏贴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使患者能坚持治疗,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业英;林兰;韦秋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妇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大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非手术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出院患者4例完全治愈,2例好转.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乔志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QRS时限>0.12秒伴激动延迟波(N波)是预警非ST-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信号.早期明确诊断,对预防、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标准确诊冠心病42例,治疗出院后按医嘱常规治疗服药.18个月内定期复查心电图,存在永久性心肌缺血,QRS时限延长伴或不伴左、右束支阻滞并出现心室激动延迟波.结果:18个月内出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1例,死亡2例(18.2%),下壁+侧壁急性心肌梗死3例,死亡2例(66.7%),下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5例,死亡4例(80%),侧壁+后壁3例,死亡2例(66.7%).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下壁+后壁急性心肌梗死4例,死亡4例(100%),恶性心率失常9例,死亡5例(55.6%).结论:QRS间期>0.12秒并N波特征是非ST-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预警信号.
作者:王刚;郑先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浅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由生物材料制成,可以减少输液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方便随时进行输液治疗,尤其是在病情危重患者的抢救中,静脉留置针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及血管穿刺困难的患者.
作者:郝云连;贾志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高频电刀烧伤手术中使用负极板回路垫,有利于减轻医务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陈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总结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预见性护理,包括病室护理、口腔及吸痰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卧位及睡眠护理、排便护理等舒适护理.认为精心的预见性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内科护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期提升新时期的医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能,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皮肤严重毁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VSD装置植入术治疗下肢皮肤严重毁损伤患者5例,回顾临床资料及护理效果.结果:5例创面经VSD技术治疗后,创面愈合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VSD技术在骨科应用护理重点:术前护理包括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备皮、备血及术前用药;术后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持续负压吸引及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及掌握引流瓶的处理,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情况,常见故障的排除,及对患者和家属有效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艳芬;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子宫全切术患者72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行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90.84±15.39)分钟,术中出血量(150.31±27.05)ml.观察组手术时间(60.72±21.18)分钟,术中出血量(100.25±18.97)ml.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肛门排气、手术之后的活动恢复以及手术等时间上,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行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出血少,同时还可以使盆底阴道保持较好的完整性.
作者:杨春霞;邱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自制烫伤油)加特定电磁波谱仪治疗各种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清创、抗感染及预防并发症治疗,观察组加用自制烫伤油创面外敷的暴露疗法及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100ml加硫酸庆大霉素16万U浸湿无菌纱布包扎的湿润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烫伤油加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治疗各种烧伤效果显著.
作者:殷红玲;张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治不育患者1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中药补肾和法地兰/HCG促排卵治疗;对照组采用法地兰/HCG促排卵治疗.结果:治疗组妊娠率56.56%,排卵率82.82%,对照组妊娠率31.31%,排卵率78.78%.两组妊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育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袁艺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偏头痛患者入院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物口服,治疗组除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外,另每晚加服西比灵10mg,疗程30天,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经颅多普勒(TCD)变化,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72%,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有显著的疗效,且能明显改善TCD的血流速度.
作者:刘福仁;顾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有着逐年升高的趋势.消化性溃疡给患者生活带来困扰的同时,给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且使它不再复发成为众多研究者的课题之一.本文简要介绍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治疗方面的内容.
作者:姚茜;李凤芹;张晓飞;李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方樟脑乳膏、复方青黛胶囊、氯雷他定联合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玫瑰糠疹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泛昔洛韦0.3g/次,2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青黛胶囊,4粒/次,3次/日,氯雷他定10mg/日,复方樟脑乳膏外用,涂抹3次/日,连续治疗7天.结果:观察组痊愈36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痊愈24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脑乳膏、复方青黛胶囊、氯雷他定联合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显著.
作者:薛伟杰;郭晨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研究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因素并分析计划生育对策.方法:对1920例已婚妇女年龄、职业、避孕措施、终止妊娠方式等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妇科检查,分析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因素及计划生育对策.结果:不同年龄、职业的妇女在采取避孕措施、终止妊娠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1920例已婚妇女中有1021例患有妇科疾病,其中阴道炎发病率高,共617例(60.43%);宫颈炎276例(27.03%),乳腺疾病62例(6.04%).结论:妇女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都是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及计划生育的因素,应推广普及妇女生殖健康卫生检查及计划生育政策.
作者:綦红妮;尚海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中肾上腺皮质比较常见,良性肿瘤占大多数.关于某些肾上腺皮质激素高分泌性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的研究及报导也不断增多,而肾上腺醛固酮瘤(APA)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但在基层许多医务人员对该病缺乏认识,常常造成误诊.
作者:吴卫洪;林能俤;林美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辅助疗效.方法:将9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拟促排卵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时加用坤泰胶囊,对照组49例仅用克罗米芬促排卵,观察两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排卵数、妊娠率.结果:观察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和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排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泰胶囊可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黏液性状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率.
作者:王国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65例,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2例.急性脑梗死(ACI)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组63例,健康对照组50例.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定量法,同型半胱氨酸采用循环酶法检测.结果:冠心病3组(165例)、急性脑梗死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组(63例)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较健康对照组(50例)有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AP组、SAP组二者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ACI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脑梗死(ACI)的危险预测因子,其水平变化与ACI、AMI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Hcy、hs-CRP联合检测更有助于ACI、AMI患者的诊断和为预后提供更好的判断指标,有助于判断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变化.
作者:张栖玮;李顺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口服利尿剂、强心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mg/日,美托洛尔12.5mg/日,2次/日,治疗14天.结果:两组治疗前心功能分级均为4,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3.45±0.11),治疗后12个月(2.02±0.18),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3.22±0.25),治疗后12个月(2.63±0.13),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任翠莲;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明确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患者25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破裂多发生于老年高龄患者,且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多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结论:心脏破裂是AMI严重机械并发症,死亡率高,女性、高龄、前壁心肌梗死、就诊时间延迟、就诊时的高血压是AMI后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对此并发症高度重视,以便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尽早、成功的再灌注治疗以及入院后积极控制血压及异常活动可减少AMI后心脏破裂的发生.
作者:彭艳;王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