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治疗

姚茜;李凤芹;张晓飞;李华丽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饮食治疗, 习惯
摘要:目的: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有着逐年升高的趋势.消化性溃疡给患者生活带来困扰的同时,给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且使它不再复发成为众多研究者的课题之一.本文简要介绍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治疗方面的内容.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坤泰胶囊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辅助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坤泰胶囊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中的辅助疗效.方法:将9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拟促排卵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时加用坤泰胶囊,对照组49例仅用克罗米芬促排卵,观察两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排卵数、妊娠率.结果:观察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评分和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排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坤泰胶囊可通过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宫颈黏液性状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后妊娠率.

    作者:王国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胃肠道疾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及术后并发症的治疗

    目的:分析胃肠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及术后并发症的治疗策略与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0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及加强术后并发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与总费用花费情况.结果:研究组在住院时间与总费用花费上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肠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支持,并给予术后并发症积极的治疗,可以明显加速患者康复,不仅缩短住院时间,还减少了治疗费用.

    作者:李安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患有效沟通对门诊患者评估工作的积极作用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护理工作是门诊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患者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效的护患沟通、准确的病情评估有助于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患者病情评估是JCI标准中重要内容,门诊护理人员必须做好与患者的有效沟通,赢得患者的信赖才能保证患者积极配合,使患者基本信息准确,评估顺利进行.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地特胰岛素或诺和灵N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或诺和灵N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临床疗效.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50例,3餐前所有患者在皮下注射诺和锐,在睡前,A组加用皮下注射诺和平,B组加用皮下注射诺和灵N.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组体重增加值明显低于B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平联合诺和锐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诺和灵N联合诺和锐的临床疗效果差别不大,但在诺和灵N联合诺和锐的体重增加值优于诺和平联合诺和锐的效果.

    作者:谢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股骨上端肿瘤并发骨折手术方法选择和疗效

    目的:对由于股骨上端肿瘤所并发的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股骨上端肿瘤并发骨折患者28例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9~ 24个月,肿瘤病灶清除法10例,优良率89.6%;瘤体刮除填充骨水泥9例,有3例死亡,优良率68.6%;置换人工假体9例,肿瘤复发1例,死亡3例,优良率74.3%.结论:要根据肿瘤性质及破坏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肿瘤良性时则手术应以刮除肿瘤植骨为主,恶性肿瘤则应以人工假体置换术为主.

    作者:彭胜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7例,入院时电解质等正常,入院后7~14天,有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血浆渗透压、高尿钠症,诊断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结果:给予对症处理后,患者血钠水平和尿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病情均好转,无1例死亡.结论:颅脑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的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苑来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生志愿者对服务实施情况的满意度及对活动的建议.方法:通过半开放式问卷,对52名医学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的医学生志愿者对此次活动的评价为很好,23.1%的志愿者则认为稍有不足,认为在医学生志愿者管理与培训、明确志愿者工作范围和义务等方面应进行相应改进.结论:应加强医学生志愿者的管理与培训,明确医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和义务,发挥医学生志愿者的特长,将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与医学人才培养相结合.

    作者:万岐江;侯蔚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手术心理恐惧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手术心理恐惧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手术患儿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环境舒适、心理舒适、生理舒适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33例,并发症发生率33.0%,住院时间(26.6±3.4)天;观察组发生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8.0%,住院时间(17.5±3.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手术小儿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住院时间.

    作者:牛娜;杨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育19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治不育患者1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中药补肾和法地兰/HCG促排卵治疗;对照组采用法地兰/HCG促排卵治疗.结果:治疗组妊娠率56.56%,排卵率82.82%,对照组妊娠率31.31%,排卵率78.78%.两组妊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育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袁艺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间质瘤误诊超声表现1例

    胃肠道间质瘤以往所见病例很少,临床及超声表现不被熟知.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肿瘤直径≥5cm,外生性生长,回声不均,是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超声征象.临床上,应重视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汤蕙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80例,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结果:CT征象为“三角形”影及阻塞性炎性反应,其中周围型肺癌20例,占44.4%,炎性结节6例,占17.1%;CT征象为“晕圈征”,其中周围型肺癌9例,占20.0%,炎性结节15例,占42.9%;CT征象为“短毛刺”,其中周围型肺癌25例,占55.6%,炎性结节3例,占8.6%;CT征象为“长毛刺”,其中周围型肺癌9例,占20.0%,炎性结节23例,占65.7%;CT征象为“恶性胸膜凹陷征”,其中周围型肺癌27例,占60.0%,炎性结节3例,占8.6%;CT征象为“良性胸膜凹陷征”,其中周围型肺癌11例,占24.4%,炎性结节18例,占51.4%; CT征象为肿块边缘“深分叶”,其中周围型肺癌25例,占71.4%,炎性结节14例,占40.0%;CT征象为肿块边缘呈“刀切样”或者“方形”,其中周围型肺癌14例,占31.1%,炎性结节21例,占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角形”影及阻塞性炎性反应、“晕圈征”、“短毛刺”、“长毛刺”、“恶性胸膜凹陷征”、“良性胸膜凹陷征”、肿块边缘“深分叶”、肿块边缘呈“刀切样”或者“方形”是鉴别周围型肺癌和肺炎性结节的关键.

    作者:陈思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治疗

    目的: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有着逐年升高的趋势.消化性溃疡给患者生活带来困扰的同时,给社会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且使它不再复发成为众多研究者的课题之一.本文简要介绍消化性溃疡的饮食治疗方面的内容.

    作者:姚茜;李凤芹;张晓飞;李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催眠干预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催眠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受试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同时进行催眠干预,采用自评焦虑量表对两组受试者进行焦虑状态评定,入院24小时内及术后第一天和术后第五天清晨测定血糖浓度.结果:术后第一天、第五天比较,试验组SAS评分和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给予催眠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应激反应.

    作者:陈美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伴完全阻塞的康复观察

    目的:跟踪回顾中医药长期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后再狭窄病例临床疗效.方法:给予PCI术后再堵塞患者长达5年中医药治疗,并每3~4周跟踪随访其生命体征.结果:患者由完全卧床的四级心衰状态逐渐好转至可以进行正常活动.结论:社区中医药跟踪治疗PCI术后再堵塞患者有良好疗效.

    作者:周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脂肪肝超声诊断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脂肪肝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方法:接受体检人员119例,根据脂肪肝与胆囊结石超声诊断标准对体检人员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9例体检人员脂肪肝发生率20.17%,胆囊结石发生率6.72%.其中,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胆囊结石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此外,脂肪肝组伴有胆囊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的发生与脂肪肝有密切的关联,治疗脂肪肝可有效降低胆囊结石发生率.且超声在脂肪肝及胆囊结石诊断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颖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180例诊断体会

    目的:总结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诊断经验,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收治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根据梗死灶的大小分成A组78例、B组92例、C组10例进行治疗.结果:3组经过治疗ESS评分、ADL评分升高,NDS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0例患者经过治疗基本痊愈49例,显著进步73例,进步4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3.9%,其中A组总有效率94.9%,B组总有效率96.9%,C组总有效率9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磁共振是诊断高血压并发急性脑梗死的重要依据,降血压、降低颅内压、溶栓等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海燕;任翠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抗生素在妇产科重症感染治疗中的选择与应用研究

    目的:妇产科重症感染多源自盆腔脓肿或盆腔腹膜炎,以需氧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为主,病情严重者将导致患者脱水、高热、中毒性休克,对患者的多器官造成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加强对妇产科重症感染致病菌的临床分析,选择正确的抗生素,尤其是加强对耐药菌株抗生素的应用就显得颇为关键.

    作者:闫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玉林市社区护理人员在岗工作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人员在岗工作情况,为社区护士的培养及政府机构制定社区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从玉林市玉州区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护士执业资格的社区护士中,以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0名社区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并访谈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结果:社区护理人员学历偏低、工作经验有限、培训体系不合理、心理压力大、环境差待遇低导致人员短缺,宣传不足、政策配套滞后是社区护理的主要问题.结论:调整培训体系,落实配套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加大社区护理宣传等,以便促进社区护理健康有序地发展.

    作者:涂文旭;黄爱松;陈亭伊;李崇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胰腺发育不良致胰源性糖尿病误诊报告

    通过对胰腺发育不良致胰源性糖尿病的误诊分析,为临床提供指导,减少误诊.

    作者:安永东;蔡兴魁;赵钰;杨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或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对比

    目的:研究氯胺酮分别联合丙泊酚和异丙酚在小儿术中及术后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择期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儿80例,年龄2~8岁,不限性别.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组(A组),氯胺酮联合异丙酚组(B组),每组各40例(n=40).静脉泵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3.2mg/(kg·分)]或氯胺酮联合异丙酚[3.2mg/(kg·分),比较两组镇痛、镇静效果,及躁动、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及镇静效果均满意,但B组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麻醉效果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周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