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辉
目的:分析柴胡桂枝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溃疡患者117例,男74例,女43例,随机分成A、B、C3组.A组服用柴胡桂枝汤剂,1剂/日,分2次温服;B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早晨空腹吞服;C组服用柴胡桂枝汤剂,1剂/日,分2次温服,同时每日早晨空腹吞服奥美拉唑20mg.2周为1个疗程,A、B、C3组连续服用3个疗程后,观察和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56.41%,幽门螺杆菌根除率57.63%;B组总有效率74.36%,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6.51%;C组总有效率94.87%,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5.75%.对照A、B组,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且两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潘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比研究ICU和非ICU之中CVCRI(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区别.方法:将43例ICU患者作为重症监护组,将43例非ICU患者作为非重症监护组.中心静脉插管经Seldinger法实施.结果:共收集重症监护组与非重症监护组的导管128根.培养阳性的导管数目有38根,因此培养阳性概率29.69%.经Logistic对相关因素予以回归分析,造成CVCRI的因素为PN、穿刺部位(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结论:ICU、非ICU易患CVCRI的因素及病发情况基本一致.PN、穿刺部位(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是造成CVCRI重要的、独立的危险性因素.
作者:陈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药物治疗对脑震荡患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3年1月收治轻、中度脑震荡患者18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尼莫西平、灯盏细辛、能量合剂静滴治疗,在治疗7天、21天时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对患者症状恢复情况进行相关统计,伤后3个月对患者症状复发情况进行随访,记录并且分析结果.结果:治疗7天、21天时,灯盏细辛组治疗有效率(86.67%、96.67%),明显高于尼莫西平组(71.67%、80.00%)和能量合剂组(58.33%、61.67%);灯盏细辛组后遗症发生率(5.00%,3/60),明显低于尼莫西平组(23.33%、14/60)和能量合剂组(38.33%、23/69,P<0.05.结论:对脑震荡患者给予有效的早期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脑震荡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付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双J管是由硅胶制成的支架引流管,两端盘曲呈“J”状,故称双J管.留置双J管是当前泌尿外科常用的方式之一.由于此管柔软、表面光滑、不受腐蚀、内径大、管壁薄,具有引流和支撑的双重作用,有利于输尿管黏膜的修复,防止输尿管的狭窄和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有利于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及漏尿,能够使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并且可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便于术后护理;还有利于促进结石排出[1,2].置入、取出方便,深受泌尿外科医生的欢迎.但由于其管材质的优劣,医生的技术水平,患者的个人状况,可导致留置双J管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本文总结留置双J管的适应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作者:王德侯;张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手术患者4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围手术全过程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分.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1%;观察组护理质量总分(9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作者:李春丽;赵凤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地区3~6岁儿童乳牙龋病患情况,为以后本地区预防和控制龋齿提供依据.方法:对亚运村地区1314名儿童的乳牙进行口腔检查,同时进行口腔健康宣教.结果:调查儿童患龋率43.61%,平均龋齿数3.41颗.3~6岁不同年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6岁儿童患龋率高.龋齿患病率与性别无关(P>0.05).儿童乳牙患龋率以上颌中切牙及磨牙比较高.结论:必须加强对3~6岁儿童乳牙龋齿预防和治疗,社区医院积极参与介入3~6岁儿童防龋工作.
作者:张宇;王成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乡镇卫生院妇幼卫生人才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状况,分析其对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通过发放问卷对临潭县16个乡镇卫生院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21名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妇幼保健人员100%兼职,年龄偏年轻,20~30岁61.9%;学历以中专为主(66.67%),所学专业,以医疗为主,妇幼专业占14.29%;职称偏低,初级和无职称者90.48%;从事妇幼工作年限,不足5年的53.29%;人员流动性大,更换频繁,上岗前没有培训,缺乏全面、持续、合理的妇幼保健知识和技能.结论: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工作人员配置不合理原因诸多,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政府要加大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政策支持及资金支持,制定相关的措施,人员要定编定专业,长期稳定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技术队伍.
作者:包桃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玉溪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减少出生缺陷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出生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进行检测(包括死胎、死产),观察缺陷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5年监测围产儿104933例,共发现出生缺陷儿1317例,平均缺陷发生率12.55‰.先天性心脏病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指导,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孕期保健,为孕妇创造优良环境及合理均衡饮食,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魏德萍;刘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技术的临床应用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精神病患者家属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入院时分别进行SAS和SCL-90测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外,着重对家属进行焦虑因素分析,心理咨询技术干预,出院时分别再测评,比较两组评分及效果.结果:两组家属焦虑评分较前均有降低,但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咨询技术干预对降低家属焦虑情绪有一定意义.
作者:郭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患者52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4例施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平均随访1.5年,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97.1%,无1例并发症发生,对照组的肩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72.2%,并发症的发生率38.9%,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操作方便且愈合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理想.
作者:丁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上海农村地区老年人群的血压水平和分布特征,探索社区高血压的防治策略.方法:整群抽样抽取奉贤区南桥镇6个自然村中>60岁的老年人2145人作为研究对象,组织体检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血压正常1197人(55.8%);高血压948例(44.2%),其中男318例(33.5%),女630例(66.5%);1级高血压714例(7S.3%);2级高血压185例(19.5%);3级高血压49例(5.2%);各村之间的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农村社区老年人的高血压以1级高血压为主,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社区高血压管理应特别关注女性患者;发展农村经济,加强社区科普宣传和慢性病管理,有望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行微创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8例,与同期入院进行传统内科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1周、2周后,两组的血肿体积、水肿大小、NIHSS评分及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发现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等量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与传统神经内科综合治疗相比,微创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田莹;李玉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社区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按照病情给予休息、吸氧、平喘、祛痰、利尿、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0.7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在社区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中推广应用.
作者:承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用纯钛冠修复早期隐裂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早期隐裂牙患者16例,均采用纯钛冠修复,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5例未出现咬豁痛及牙髓炎症状,随访1~5年均未出现并发症;1例出现牙髓炎症状,后经冠套咬面开洞做牙髓摘除并根治.结论:纯钛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邱志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与讨论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跖跗关节损伤患者58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或结合克氏针固定进行治疗;B组采用空心钉或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然后在治疗结束后进行少12个月的随访,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优良率高于B组,但是两组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而且A组在手术之后未发生感染或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用切开复位双重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临床效果良好,而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胡其恭;马琳;刘国江;蒋洪;唐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用单纯中药治疗消渴病的疗效.方法:根据临床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辨证分型施治.结果:显效54例,有效25例,治愈率为60.47%,总有效率91.86%.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消渴病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
作者:曲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彩超检查诊断在眼外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眼外伤患者15例(15眼),所有患者均由眼科医师进行专科检查,临床基本确诊后再予以彩超辅助检查.结果:15例患者彩超检查有13例发现≥1个阳性体征,均与临床诊断相符合.其中前房或玻璃体腔积血12例,视网膜脱离3例,晶体脱位2例,球壁异物1例.结论:彩超检查因为其无创性且简便易行,常为眼科医师首选.通过调节增益的大小以及探头的角度,可以对超声图像进行更多的分析,同时可以结合患者眼球的运动,实时地了解玻璃体、视网膜的状态,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帮助,还可以配合CT等检查手段更为准确地定位异物.
作者:周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医生的处方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1100张(每个月1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每张处方平均用药3.45种,注射剂使用率38.60%,抗菌药物使用率43.6%,处方平均费用101.31元,基本药物的使用率68.7%,合理处方887张(80.6%),不合格处方213张(19.4%),包括书写不规范、无临床诊断、无科别或病室、医师签名潦草、无司药人员签名、修改处方未签名、有配伍禁忌、单张处方超过5个品种、未规范使用药名、大包围用药、空白处未画斜线、用法用量不清等.结论:医师与药师应加强对处方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强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金立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相对于空腹血糖(FPG)和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诊断糖尿病及前驱糖尿病的效力.方法:选取89例可疑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新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患者、前驱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患者,分析FPG、OGTT和HbA1c数据.结果:以HbA1c为标准,69.7%患者诊断为糖尿病;以2小时OGTT为标准,64.3%患者诊断为糖尿病;以FPG为标准,43.1%患者诊断为糖尿病.FPG与2小时OGTT,FPG与HbA1c,OGTT与HbA1c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一种新的筛选方法,HbA1c在鉴别糖尿病与前驱糖尿病患者中更胜一筹.
作者:潘宝海;黄炳兴;丁卫兵;顾俊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7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分析,实践循证护理的理念,制定干预措施.结果: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干预有效.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霞;李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