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光
目的:当患者发生排尿困难时,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导尿.但是,在导尿时,有时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患者的尿道受损.本文就基层医院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
作者:敬思有;徐亚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治疗手指近节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42指)手指近节指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术,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为Ⅰ期骨性愈合,术后3~6个月取出钢板,根据TAM评分,38例(42指)患者中40指为优良,优良率95.23%.结论: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术,操作简便,骨折端固定牢固,能够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愈合时间短,是治疗手指近节指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文雄;谢广中;王湘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解江苏省东台市曹丿社区乡村医生在实施医改后思想及工作动态.方法:我们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国家实行医改之初,乡村医生普遍存在着疑虑和希望,疑虑是国家政策能否在基层落实,医疗服务能否得到合理的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收入是否会被层层克扣;希望是从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离岗乡村医生补贴等方面看到了国家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关心.结果:乡村医生在市、镇两级政府的宣传教育领导下,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垂直管理,使农村卫生工作顺利开展.结论:建议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的思想素质教育,明析绩效挂钩的补偿政策,注重在岗乡村医生的业务技能继续教育,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
作者:吕根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玉溪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减少出生缺陷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出生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进行检测(包括死胎、死产),观察缺陷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5年监测围产儿104933例,共发现出生缺陷儿1317例,平均缺陷发生率12.55‰.先天性心脏病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指导,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孕期保健,为孕妇创造优良环境及合理均衡饮食,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魏德萍;刘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方法:收治异位妊娠患者50例,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子宫附件的大小及其周围有无异常回声,腹腔盆腔有无积液.结果:50例患者的超声检出附件区仅有异常团块,未伴发腹盆腔积液32例,同时合并腹盆腔积液18例.结论:超声检查评价异位妊娠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对了解有无异位妊娠,观察保守治疗疗效及腹腔、盆腔积液情况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岩;金小平;张莉;宁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临床分析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行保胆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0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15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对照组;另外1S例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术,为观察组.对比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3.3%,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行保胆手术具有明显可行性.
作者:吴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地尔硫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比较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脂、血浆黏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血浆黏稠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缓解心绞痛、降血脂作用.
作者:李华海;徐莲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的变化.方法:应用双能X线测定仪(DXA)检测两组的骨密度(BMD),同时测定血Ⅰ型前肢原氨基端前肽(PINP)、血钙、血磷、血Ⅰ型胶原降解产物(ICTP)、血人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FT3、FT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PINP、BGP、ICIP、B-AL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股骨颈、桡骨、L2~4骨密度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分别与PICP、BGP、ICTP、B-ALP呈正相关(P<0.01).结论: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以尽快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作者:徐莲丽;李华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手术患者4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围手术全过程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分.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1%;观察组护理质量总分(9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作者:李春丽;赵凤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上消化道穿孔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诊断方法上,可采用X线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其中15例是属于溃疡疾病穿孔,有8例是属于胃癌穿孔,有7例是属于医源性诱因所导致的穿孔;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有23例,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患者有7例,死亡1例.结论:通过对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解,避免误诊,尽快的确诊从而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抢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张学兰;乔凯;武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泌尿系结石为临床较为常见泌尿系统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就中医方面的一些治疗体会做一简单介绍,以期望能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李茎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和评价门诊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每个月门诊处方100张,共计1200张,对其进行用药品种、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统计分析,结合处方点评制度对典型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分析.结果:通过多次的处方点评,一些医师的处方书写规范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了纠正.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剖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合理干预.
作者: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对实施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进行对比观察,找到针对性提升疗效的适宜措施.方法:通过对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直接交谈与间接观察对比分析.结果:94.8%的患者存在不良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肢体机能康复,减轻患者偏瘫肢体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罗丽萍;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包块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1.5±10.5)分钟,总有效率100%;术后VAS平均分(3.28±1.02)分;手术中均无重度损伤发生,有1例患者的喉返神经受到损伤,1例患者的甲状旁腺受到损伤,经过及时积极治疗好转.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安全可行,选择低位小切口可大限度地保证切口美观.
作者:冯春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双J管是由硅胶制成的支架引流管,两端盘曲呈“J”状,故称双J管.留置双J管是当前泌尿外科常用的方式之一.由于此管柔软、表面光滑、不受腐蚀、内径大、管壁薄,具有引流和支撑的双重作用,有利于输尿管黏膜的修复,防止输尿管的狭窄和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有利于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及漏尿,能够使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并且可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便于术后护理;还有利于促进结石排出[1,2].置入、取出方便,深受泌尿外科医生的欢迎.但由于其管材质的优劣,医生的技术水平,患者的个人状况,可导致留置双J管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本文总结留置双J管的适应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作者:王德侯;张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行微创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8例,与同期入院进行传统内科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1周、2周后,两组的血肿体积、水肿大小、NIHSS评分及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发现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等量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与传统神经内科综合治疗相比,微创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田莹;李玉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旨在探讨滋肾平肝活血通络法合用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EH-LVH)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EH-LV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滋肾平肝活血通络法的降压益心胶囊合用依那普利纽,34例),对照组(依那普利组,34例).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症状、动态血压监测(ABPM)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症状方面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的总显效率97.06%;治疗前后治疗组的血压变化显著(t=2.315,P=0.032).结论:降压益心胶囊合用依那普利能平稳有效降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美芝;陈少蕾;于晓斌;尚庆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比研究ICU和非ICU之中CVCRI(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区别.方法:将43例ICU患者作为重症监护组,将43例非ICU患者作为非重症监护组.中心静脉插管经Seldinger法实施.结果:共收集重症监护组与非重症监护组的导管128根.培养阳性的导管数目有38根,因此培养阳性概率29.69%.经Logistic对相关因素予以回归分析,造成CVCRI的因素为PN、穿刺部位(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结论:ICU、非ICU易患CVCRI的因素及病发情况基本一致.PN、穿刺部位(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是造成CVCRI重要的、独立的危险性因素.
作者:陈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文章综述了人参多糖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等药理学研究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对其医学价值进行研究,从而给临床的治疗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收治胫骨Pilon骨折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运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技术对对照组进行治疗,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对观察组进行治疗,手术后通过骨折愈合所需要的时间和X线片检查对两组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骨密度以及愈合骨折需要时间改善的情况下,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比对照组明显要好.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畸形愈合、骨折移位等并发症,而在观察组中只有3例患者浅表皮肤出现感染状况,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能使胫骨的功能和结构维持正常,在手术后早期加以锻炼,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此技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