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海;徐莲丽
目的:探讨“慎独”在疗养安全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从几项主要护理工作方面,具体分析慎独与否同疗养安全护理之间的关系.结果:慎独对于保障护理安全非常重要.结论:护士只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才能切实增强慎独的自觉性、进而加强疗养安全护理的保障性.
作者:李宴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本院MRSE耐药现状及为临床及时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检出表皮葡萄球菌1 086例,回顾性分析标本来源和其中MRSE检出率.并分析其对16种抗菌药物药敏结果.结果:1086例表皮葡萄球菌中MRSE检出608例,检出率56.0%,各标本类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SE敏感的药物是万古霉素、奎奴普丁、替考拉宁和利奈唑烷,敏感性均为100%.结论:MRSE为多重耐药菌株,临床检出率很高,实验室要加强其耐药率监测,及时进行药敏试验,MRSE治疗首选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作者:邱卫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在乳磨牙龋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治双侧同名乳磨牙龋患儿100例,共有牙齿186颗.一侧采用银汞合金胶囊充填常规备洞治疗,设为对照组;一侧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1年复诊成功率94.6%(88/93),2年复诊成功率84.9%(79/93);对照组分别为81.7%(76/93),73.1%(6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乳磨牙龋病,实用价值显著,且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儿童早期龋损,对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双J管是由硅胶制成的支架引流管,两端盘曲呈“J”状,故称双J管.留置双J管是当前泌尿外科常用的方式之一.由于此管柔软、表面光滑、不受腐蚀、内径大、管壁薄,具有引流和支撑的双重作用,有利于输尿管黏膜的修复,防止输尿管的狭窄和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有利于减少术后伤口感染及漏尿,能够使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并且可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便于术后护理;还有利于促进结石排出[1,2].置入、取出方便,深受泌尿外科医生的欢迎.但由于其管材质的优劣,医生的技术水平,患者的个人状况,可导致留置双J管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本文总结留置双J管的适应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作者:王德侯;张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比较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在终止早孕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宫内早孕且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妇妊娠终止方法将其分为人流组与药流组,每组60例,药流组孕妇口服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人流组孕妇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后行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比较两组流产成功率、术中出血量、疼痛情况及术后出血持续时长.结果:人流组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药流组(P<0.05);人流组孕妇术中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长及疼痛程度指标明显优于药流组(P<0.05);人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药流组发生率65.0%,人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药流组(P<0.05).结论:无痛人流起效快且镇痛效果好,安全性与有效性十分显著,易于被孕妇接受.
作者:山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4例确诊为OSAS的患者行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夜间低血氧饱和度(LSaO2),血压增高的有关参数及鼾声、夜尿增多、白天嗜睡、口干等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显降低,夜间低血氧饱和度(LSaO2)明显升高,血压增高患者血压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CPAP治疗OSAS有明显疗效.
作者:岳戬;莫万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就临床工作中遇到的3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大动脉炎患者诊治过程做一简单阐述,以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李敏;邢继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保健机构妇幼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应用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的筛选的应用情况.方法: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备选的社区保健机构的妇幼卫生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经初筛选出具有实用性、代表性的评价指标.结果:该研究的各位专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经过专家咨询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筛,为进一步的评价研究做好了铺垫工作.结论:专家咨询法是社区妇幼卫生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简单、实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叶宜根;陈渊青;罗红;吴成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乡镇卫生院妇幼卫生人才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状况,分析其对妇幼保健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通过发放问卷对临潭县16个乡镇卫生院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21名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妇幼保健人员100%兼职,年龄偏年轻,20~30岁61.9%;学历以中专为主(66.67%),所学专业,以医疗为主,妇幼专业占14.29%;职称偏低,初级和无职称者90.48%;从事妇幼工作年限,不足5年的53.29%;人员流动性大,更换频繁,上岗前没有培训,缺乏全面、持续、合理的妇幼保健知识和技能.结论: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工作人员配置不合理原因诸多,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政府要加大对妇幼卫生工作的政策支持及资金支持,制定相关的措施,人员要定编定专业,长期稳定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技术队伍.
作者:包桃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抗菌药物是可杀死细菌或能够抑制细菌活性的一类药物,是一种化学合成药物,如各种抗生素、喹诺酮类、磺胺类、咪唑类等.目前,抗菌药物存在滥用的现象,抗菌药物滥用是指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主要指无指征用药,还包括药物品种、药物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次数及疗程等方面的选择均未按病情及药物的特点使用.通过分析抗菌药物滥用的危害及其原因,从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这不仅需要国家的支持,也需要我们每个医务人员的努力.
作者:赵雪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社区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5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按照病情给予休息、吸氧、平喘、祛痰、利尿、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0.7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在社区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中推广应用.
作者:承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其与死因的关系.方法:对1例尸检的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临床诊断为上感,48小时内突然死于脑疝及脑功能衰竭.病变以累及侵犯脑干和基底神经节为主.结论:病毒性脑炎的早期以普通上感为表现,缺乏特异性,脑电图、CT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正确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死亡主要是由脑组织的变质、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导致的脑疝所致.
作者:王红军;胡学信;李从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2009年笔者拜陕西渭南名医孙曼之学习,见其临证善用茯苓饮,通降阳明,和胃降气,其后笔者临证治疗胃痛不以中医教材辨证分型论治而以茯苓饮随证化裁,临床治疗百余例,疗效满意.
作者:刘显红;郑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将临床护理典型案例引入护理安全教育,探讨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对临床一线护士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接受式教学法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培训,对两种培训方法满意度对比分析.结果:两种培训方法在激发护士学习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增强防范意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入临床护理典型案例教学是一种弥补传统培训方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促进临床护士尽快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继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35例,行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两组轻症胰腺炎均经手术治疗治愈,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症胰腺炎比较,早期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延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宜采取早期手术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式能够提高治愈率.
作者:梁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58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治则及方剂亦因中医证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用药均包括自拟的、有效的中药方剂降糖基本方.结果:治疗后>90%的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空腹查血糖,由治疗前平均数225.55mg降至97.22mg,24小时尿糖定量由51.30g降为7.38g.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明显,不仅在消除三多症状,降血糖、尿糖方面疗效显著,而且在防治并发症上也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王树新;肖明海;肖允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分娩时,产妇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情绪,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容易出现难产、手术等不良结果.因此,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对产妇加以心理疏导与技巧性沟通,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帮助孕妇保持佳的心理状态,以便顺利完成分娩.
作者:庞鸿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当患者发生排尿困难时,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导尿.但是,在导尿时,有时会因为各种因素导致患者的尿道受损.本文就基层医院气囊导尿管致尿道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
作者:敬思有;徐亚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手术患者4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围手术全过程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分.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1%;观察组护理质量总分(9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作者:李春丽;赵凤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深圳地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下同)上转院前急救患者病种、病情进行分析,总结社区院前急救患者特点,探讨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一个经济实体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患者在二者之间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合理利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乡人民医院急诊科及下属38所社康中心实施院前急救协同双向接诊的53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年间社康中心院前急救出诊共8025人次,接回上转患者5391例,占出诊人次67.1%,上转患者病因前3位分别为心血管系统疾病94.5%、呼吸系统疾病90.6%、神经系统疾病90.5%.结论:加强社区急救网络建设,普及社康中心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发挥社康中心院前急救功能,可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社区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作者:黄远泉;丘锦彪;周育瑾;林晓元;梁春鸣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