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地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上转院前急救患者病种、病情分析

黄远泉;丘锦彪;周育瑾;林晓元;梁春鸣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院前急救, 双向转诊, 病种
摘要:目的:通过对深圳地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下同)上转院前急救患者病种、病情进行分析,总结社区院前急救患者特点,探讨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一个经济实体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患者在二者之间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合理利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乡人民医院急诊科及下属38所社康中心实施院前急救协同双向接诊的53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年间社康中心院前急救出诊共8025人次,接回上转患者5391例,占出诊人次67.1%,上转患者病因前3位分别为心血管系统疾病94.5%、呼吸系统疾病90.6%、神经系统疾病90.5%.结论:加强社区急救网络建设,普及社康中心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发挥社康中心院前急救功能,可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社区院前急救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QQ群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QQ群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收治分娩产妇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则应用QQ群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产前、产后知识知晓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产前、产后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Q群在产科健康教育中提高患者满意率,产前、产后知识知晓率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是一项适应当前形式的一种便捷、快速的沟通方式.

    作者:刘云;于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对实施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进行对比观察,找到针对性提升疗效的适宜措施.方法:通过对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直接交谈与间接观察对比分析.结果:94.8%的患者存在不良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肢体机能康复,减轻患者偏瘫肢体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罗丽萍;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滋肾平肝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目的:旨在探讨滋肾平肝活血通络法合用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EH-LVH)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EH-LV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滋肾平肝活血通络法的降压益心胶囊合用依那普利纽,34例),对照组(依那普利组,34例).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症状、动态血压监测(ABPM)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症状方面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的总显效率97.06%;治疗前后治疗组的血压变化显著(t=2.315,P=0.032).结论:降压益心胶囊合用依那普利能平稳有效降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美芝;陈少蕾;于晓斌;尚庆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某医院MRSE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MRSE耐药现状及为临床及时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方法:检出表皮葡萄球菌1 086例,回顾性分析标本来源和其中MRSE检出率.并分析其对16种抗菌药物药敏结果.结果:1086例表皮葡萄球菌中MRSE检出608例,检出率56.0%,各标本类型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SE敏感的药物是万古霉素、奎奴普丁、替考拉宁和利奈唑烷,敏感性均为100%.结论:MRSE为多重耐药菌株,临床检出率很高,实验室要加强其耐药率监测,及时进行药敏试验,MRSE治疗首选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作者:邱卫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以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方法:收治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7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消化性溃疡复发的诱因有饮食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等.结论:加强对消化性溃疡复发患者健康教育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护理,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透析频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影响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频率对患者感染与转归影响进行临床分析.方法:36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透析频率分为A、B、C3组,频率分别为3次/周、1次/周、每3周5次,对12个月内各组患者感染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共有感染44例次,共有死亡10例,病死率27.8%.3组感染发生例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频率能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及转归,透析频率低于1次/周的患者易发生感染、病死率较高,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增加透析频率.

    作者:张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咨询技术干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技术的临床应用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精神病患者家属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入院时分别进行SAS和SCL-90测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外,着重对家属进行焦虑因素分析,心理咨询技术干预,出院时分别再测评,比较两组评分及效果.结果:两组家属焦虑评分较前均有降低,但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咨询技术干预对降低家属焦虑情绪有一定意义.

    作者:郭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腹腔内填塞纱布法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减少腹腔内感染的发病率,尽快恢复术后肠功能.方法:于膀胱顶上3~5cm处横行撕开腹膜,用腹壁拉钩提起一侧腹壁,用一拧干手术棉垫填塞于子宫下段侧窝,同法处理对侧.结果:拧干的手术棉垫可以吸收并阻止流入腹腔的血及宫腔内的羊水等内容物.结论:此法可以减少腹腔内感染的发病率及产妇病死率,减少腹腔内操作,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减少了肠胀气、肠麻痹等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秋菊;谢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肺炎、咽喉炎2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2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肺炎、咽喉炎临床分析,探讨无明显典型反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以防止胃食管反流病误诊的发生.方法:对2例分别以肺炎、咽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无明显典型反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漏诊进行分析.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为多样,轻重不一,首发为食管以外组织的非典型临床表现:干咳、哮喘、咽喉炎、肺炎,因首诊时临床医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认识不足,只局限于本科室、本专业知识上,对病人病史询问不详细,造成本文2例胃食管反流病的漏诊.结论: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尤其对食管以外非典型症状的干咳、哮喘、咽喉炎、肺炎为首发症状胃食管反流病,首诊的临床医师不能局限于本科室、本专业知识,应详细询问病人病史,不能简单凭患者的既往史,轻易对疾病做出诊断,从而避免胃食管反流病漏诊的发生.

    作者:王步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临床观察34例

    目的:探讨观察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34例,均采用4~5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4例经腹腔镜手术成功32例,成功率94.1%,其中2例患者由于肿瘤侵犯周围脏器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切口长度3~5cm,术中出血量50~90ml,平均70.2ml,手术时间100~205分钟,平均169分钟.术后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池洪波;苏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评建并举、内涵发展、持续提高医院妇幼保健管理水平

    紧密联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内涵发展”创建思路,建机制、强管理、重落实、增投入、提水平,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妇幼保健工作呈现良性发展的局面.

    作者:吴新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肱骨外上髁炎患者40例,进行浮针治疗,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治疗有效率100%,平均治疗4.8次.对照组38例,治疗有效率81.6%,平均治疗8.9次.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简、便、廉、安全的方法,作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尤其适宜在社区和广大的农村推广、应用.

    作者:沈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牙隐裂早期纯钛冠修复1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纯钛冠修复早期隐裂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早期隐裂牙患者16例,均采用纯钛冠修复,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5例未出现咬豁痛及牙髓炎症状,随访1~5年均未出现并发症;1例出现牙髓炎症状,后经冠套咬面开洞做牙髓摘除并根治.结论:纯钛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邱志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院2012年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和评价门诊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每个月门诊处方100张,共计1200张,对其进行用药品种、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统计分析,结合处方点评制度对典型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分析.结果:通过多次的处方点评,一些医师的处方书写规范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得到了纠正.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剖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合理干预.

    作者: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琼海市辖区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辖区幼托机构儿童健康状况,针对问题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成立“六一”体检小组,按标准完成规定检查,分析体检资料.结果:在园儿童平均年龄(5.0±1.1)岁,身高(106.1±8.3)cm,体重(18.3±4.5)kg.男女童肥胖率差异有显著性,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男女童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岁、3~5岁、≥6岁年龄组儿童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血率11.4%,龋齿率62.2%,男童包茎率23.8%.结论:针对性系统管理,完善健康教育,多部门合作,提高依从性,是工作的关键.

    作者:陈玉琴;王龙;许少珍;莫海梅;潘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90例胆石胆囊炎术后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如中药保留灌肠法、穴位电针法、情志调理法、中药浴足等.结果:通过中医特色护理,本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胆囊术后对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李红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防治慢性宫颈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收治未患有慢性宫颈炎妇女78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各390例,其中对A组采取随访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而对B组不采取健康宣教的措施,对两组的随访期均1年,分别于3、6、9及12个月进行回访并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随访的1年中,经过统计学分析,A组在慢性宫颈炎的发病率方面明显低于B组,且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对慢性宫颈炎具有有效的防治效果.

    作者:包兰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6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63例,按入院时间将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的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无法行一期缝合术的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实施VSD治疗之前,常规换药放置引流条以纱布包扎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3周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治愈率(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治愈率(66.67%),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操作治疗四肢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换药次数减少,愈合时间缩短,疗效显著、简便易行.

    作者:霍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产后42天产妇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分娩产后42天门诊病例150例,选取常规产后42天检查的产妇深、浅层盆底肌肉肌力均≤Ⅲ级共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照组行肛提肌锻炼(用力收缩肛门括约肌的动作).结果:治疗组盆底肌肉肌力≥Ⅳ级22例,对照组盆底肌肉肌力≥Ⅳ级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产后盆底肌肉肌力的恢复.

    作者:吴秋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和地尔硫革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比较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脂、血浆黏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血浆黏稠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缓解心绞痛、降血脂作用.

    作者:李华海;徐莲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