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英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行微创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8例,与同期入院进行传统内科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1周、2周后,两组的血肿体积、水肿大小、NIHSS评分及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发现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等量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与传统神经内科综合治疗相比,微创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田莹;李玉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技术的临床应用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精神病患者家属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入院时分别进行SAS和SCL-90测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外,着重对家属进行焦虑因素分析,心理咨询技术干预,出院时分别再测评,比较两组评分及效果.结果:两组家属焦虑评分较前均有降低,但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咨询技术干预对降低家属焦虑情绪有一定意义.
作者:郭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胫骨、股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实施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胫骨、股骨骨折患者66例,依照固定方式的不同随机给予33例患者带锁髓内钉内固定(观察组),另33例患者给予加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手术和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上,分析组均明显低于比较组(P<0.05);在量折愈合上,观察组有30例愈合,3例延迟愈合,无不愈合情况,愈合率100%.对照组有20例愈 合,8例延迟愈合,5例不愈合,愈合率84.8%,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采用带锁髓内钉为胫骨、股骨骨折的患者实施内固定,稳固性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整体疗效较高.
作者:何彦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跟骨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患者随访1年并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发现,观察组中优2例(13.33%),良5例(33.33%),可7例(46.67%),差1例(6.67%),优良率46.67%,对照组中优0例,良2例(13.33%),可7例(46.67%),差6例(40.0%),优良率13.3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提高足部功能改善情况.
作者:李力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为治疗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20例为对照组.对照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止血效果.结果:经采取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及出血现象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7.5%)与对照组(70.0%)相比相对优良.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效更佳,可促进血块收缩、血小板聚集,提高止血率,并且药物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美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慎独”在疗养安全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从几项主要护理工作方面,具体分析慎独与否同疗养安全护理之间的关系.结果:慎独对于保障护理安全非常重要.结论:护士只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才能切实增强慎独的自觉性、进而加强疗养安全护理的保障性.
作者:李宴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用单纯中药治疗消渴病的疗效.方法:根据临床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辨证分型施治.结果:显效54例,有效25例,治愈率为60.47%,总有效率91.86%.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消渴病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
作者:曲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紧密联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内涵发展”创建思路,建机制、强管理、重落实、增投入、提水平,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妇幼保健工作呈现良性发展的局面.
作者:吴新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对实施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进行对比观察,找到针对性提升疗效的适宜措施.方法:通过对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直接交谈与间接观察对比分析.结果:94.8%的患者存在不良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肢体机能康复,减轻患者偏瘫肢体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罗丽萍;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彩超检查诊断在眼外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眼外伤患者15例(15眼),所有患者均由眼科医师进行专科检查,临床基本确诊后再予以彩超辅助检查.结果:15例患者彩超检查有13例发现≥1个阳性体征,均与临床诊断相符合.其中前房或玻璃体腔积血12例,视网膜脱离3例,晶体脱位2例,球壁异物1例.结论:彩超检查因为其无创性且简便易行,常为眼科医师首选.通过调节增益的大小以及探头的角度,可以对超声图像进行更多的分析,同时可以结合患者眼球的运动,实时地了解玻璃体、视网膜的状态,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帮助,还可以配合CT等检查手段更为准确地定位异物.
作者:周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在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16例健康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母乳喂养,试验组常规母乳喂养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中黄疸发生的几率.观察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散在预防新生儿黄疸发生的作用.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试验组新生儿黄疸,尤其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用于预防新生儿黄疸具有显著作用,其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作者:林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频率对患者感染与转归影响进行临床分析.方法:36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透析频率分为A、B、C3组,频率分别为3次/周、1次/周、每3周5次,对12个月内各组患者感染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共有感染44例次,共有死亡10例,病死率27.8%.3组感染发生例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频率能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及转归,透析频率低于1次/周的患者易发生感染、病死率较高,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增加透析频率.
作者:张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90例胆石胆囊炎术后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如中药保留灌肠法、穴位电针法、情志调理法、中药浴足等.结果:通过中医特色护理,本组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胆囊术后对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恢复.
作者:李红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奇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奇特注射液16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滴,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奇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包块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1.5±10.5)分钟,总有效率100%;术后VAS平均分(3.28±1.02)分;手术中均无重度损伤发生,有1例患者的喉返神经受到损伤,1例患者的甲状旁腺受到损伤,经过及时积极治疗好转.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安全可行,选择低位小切口可大限度地保证切口美观.
作者:冯春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行下齿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与单纯应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行局部浸润麻醉,在下颌中高位阻生齿拔除时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下颌智齿阻生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单纯应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行下齿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B组30例单纯应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后按照常规方法拔除阻生智齿,术后患者填写术中及麻药注射时疼痛调查表,分析比较麻醉效果.结果:A组注射时轻微疼痛5例,一般疼痛20例,严重疼痛5例;B组注射时轻微疼痛25例,一般疼痛4例,严重疼痛1例.术中A组无痛12例,轻微疼痛8例,一般疼痛7例,严重疼痛3例;B组无痛24例,轻微疼痛3例,一般疼痛3例,严重疼痛0例.结论:单纯应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行局部漫润麻醉,在下颌中高位阻生齿拔除时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行下齿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的效果.
作者:陈博;谭学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2009年笔者拜陕西渭南名医孙曼之学习,见其临证善用茯苓饮,通降阳明,和胃降气,其后笔者临证治疗胃痛不以中医教材辨证分型论治而以茯苓饮随证化裁,临床治疗百余例,疗效满意.
作者:刘显红;郑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将临床护理典型案例引入护理安全教育,探讨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对临床一线护士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接受式教学法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培训,对两种培训方法满意度对比分析.结果:两种培训方法在激发护士学习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增强防范意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入临床护理典型案例教学是一种弥补传统培训方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促进临床护士尽快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继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一大问题,因此要让人们知道老年人保健的重要性,老年人社区诊断的必要性,老年人疾病的特殊性,老年人心理的变化性,才能在社区引起高度重视,使社区对老年人的生活健康等都有一个明显的介入,使引起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的因素得到很好地预防,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作者:曲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泌尿系结石为临床较为常见泌尿系统疾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就中医方面的一些治疗体会做一简单介绍,以期望能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李茎茎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