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旺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在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16例健康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母乳喂养,试验组常规母乳喂养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分别观察两组新生儿中黄疸发生的几率.观察分析布拉氏酵母菌散在预防新生儿黄疸发生的作用.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试验组新生儿黄疸,尤其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用于预防新生儿黄疸具有显著作用,其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作者:林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频率对患者感染与转归影响进行临床分析.方法:36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透析频率分为A、B、C3组,频率分别为3次/周、1次/周、每3周5次,对12个月内各组患者感染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共有感染44例次,共有死亡10例,病死率27.8%.3组感染发生例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频率能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及转归,透析频率低于1次/周的患者易发生感染、病死率较高,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增加透析频率.
作者:张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2009年笔者拜陕西渭南名医孙曼之学习,见其临证善用茯苓饮,通降阳明,和胃降气,其后笔者临证治疗胃痛不以中医教材辨证分型论治而以茯苓饮随证化裁,临床治疗百余例,疗效满意.
作者:刘显红;郑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肱骨外上髁炎患者40例,进行浮针治疗,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治疗有效率100%,平均治疗4.8次.对照组38例,治疗有效率81.6%,平均治疗8.9次.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简、便、廉、安全的方法,作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尤其适宜在社区和广大的农村推广、应用.
作者:沈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比研究ICU和非ICU之中CVCRI(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区别.方法:将43例ICU患者作为重症监护组,将43例非ICU患者作为非重症监护组.中心静脉插管经Seldinger法实施.结果:共收集重症监护组与非重症监护组的导管128根.培养阳性的导管数目有38根,因此培养阳性概率29.69%.经Logistic对相关因素予以回归分析,造成CVCRI的因素为PN、穿刺部位(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结论:ICU、非ICU易患CVCRI的因素及病发情况基本一致.PN、穿刺部位(锁骨下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是造成CVCRI重要的、独立的危险性因素.
作者:陈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COPD患者营养状况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以41例住院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9例,中度10例,重度14例,极重度8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IBW%、BMI、TSF、MAC、TP、ALB、PA等指标进行营养评价,将病情严重程度与营养状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同COPD分级患者IBW%、BMI、TSF、MAC、TP、ALB、PA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COPD组患者的IBW%、BMI、TSF、MAC,COPD患者病情越严重,IBW%、BMI、TSF、MAC越低,显示上述指标下降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TP、ALB、PA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COPD患者,其存在的营养不良程度不同,且COPD病情越重,营养不良越严重.因此在临床中,对COPD患者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改善其营养不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瑞萍;杨莉;王煜;李轶炜;王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解江苏省东台市曹丿社区乡村医生在实施医改后思想及工作动态.方法:我们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国家实行医改之初,乡村医生普遍存在着疑虑和希望,疑虑是国家政策能否在基层落实,医疗服务能否得到合理的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收入是否会被层层克扣;希望是从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离岗乡村医生补贴等方面看到了国家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关心.结果:乡村医生在市、镇两级政府的宣传教育领导下,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垂直管理,使农村卫生工作顺利开展.结论:建议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的思想素质教育,明析绩效挂钩的补偿政策,注重在岗乡村医生的业务技能继续教育,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
作者:吕根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方法:收治异位妊娠患者50例,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子宫附件的大小及其周围有无异常回声,腹腔盆腔有无积液.结果:50例患者的超声检出附件区仅有异常团块,未伴发腹盆腔积液32例,同时合并腹盆腔积液18例.结论:超声检查评价异位妊娠简便、快捷、重复性好,对了解有无异位妊娠,观察保守治疗疗效及腹腔、盆腔积液情况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岩;金小平;张莉;宁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后42天产妇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分娩产后42天门诊病例150例,选取常规产后42天检查的产妇深、浅层盆底肌肉肌力均≤Ⅲ级共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照组行肛提肌锻炼(用力收缩肛门括约肌的动作).结果:治疗组盆底肌肉肌力≥Ⅳ级22例,对照组盆底肌肉肌力≥Ⅳ级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产后盆底肌肉肌力的恢复.
作者:吴秋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行微创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8例,与同期入院进行传统内科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1周、2周后,两组的血肿体积、水肿大小、NIHSS评分及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发现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等量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与传统神经内科综合治疗相比,微创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田莹;李玉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女性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心理护理方法及对手术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绝育手术的健康育龄妇女385例,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结果:385例患者术前恐惧、焦虑等减少,术中配合良好,术后身心康复明显加快,随访1年未出现切口感染、肠道粘连等输卵管绝育术近远期并发症.结论:心理护理在输卵管绝育术中的积极应用,缓解了育龄妇女对手术的焦虑、恐惧、不安、抵触等不良情绪,提高了手术质量,更有利于术后身心康复和家庭和谐.
作者:李成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地区3~6岁儿童乳牙龋病患情况,为以后本地区预防和控制龋齿提供依据.方法:对亚运村地区1314名儿童的乳牙进行口腔检查,同时进行口腔健康宣教.结果:调查儿童患龋率43.61%,平均龋齿数3.41颗.3~6岁不同年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6岁儿童患龋率高.龋齿患病率与性别无关(P>0.05).儿童乳牙患龋率以上颌中切牙及磨牙比较高.结论:必须加强对3~6岁儿童乳牙龋齿预防和治疗,社区医院积极参与介入3~6岁儿童防龋工作.
作者:张宇;王成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包块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1.5±10.5)分钟,总有效率100%;术后VAS平均分(3.28±1.02)分;手术中均无重度损伤发生,有1例患者的喉返神经受到损伤,1例患者的甲状旁腺受到损伤,经过及时积极治疗好转.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安全可行,选择低位小切口可大限度地保证切口美观.
作者:冯春善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上消化道穿孔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诊断方法上,可采用X线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其中15例是属于溃疡疾病穿孔,有8例是属于胃癌穿孔,有7例是属于医源性诱因所导致的穿孔;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有23例,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患者有7例,死亡1例.结论:通过对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解,避免误诊,尽快的确诊从而积极地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抢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张学兰;乔凯;武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QQ群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收治分娩产妇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则应用QQ群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产前、产后知识知晓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产前、产后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Q群在产科健康教育中提高患者满意率,产前、产后知识知晓率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是一项适应当前形式的一种便捷、快速的沟通方式.
作者:刘云;于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58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治则及方剂亦因中医证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用药均包括自拟的、有效的中药方剂降糖基本方.结果:治疗后>90%的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空腹查血糖,由治疗前平均数225.55mg降至97.22mg,24小时尿糖定量由51.30g降为7.38g.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明显,不仅在消除三多症状,降血糖、尿糖方面疗效显著,而且在防治并发症上也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王树新;肖明海;肖允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就临床工作中遇到的3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大动脉炎患者诊治过程做一简单阐述,以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李敏;邢继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对实施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进行对比观察,找到针对性提升疗效的适宜措施.方法:通过对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直接交谈与间接观察对比分析.结果:94.8%的患者存在不良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肢体机能康复,减轻患者偏瘫肢体致残程度,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罗丽萍;王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2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肺炎、咽喉炎临床分析,探讨无明显典型反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以防止胃食管反流病误诊的发生.方法:对2例分别以肺炎、咽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无明显典型反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漏诊进行分析.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为多样,轻重不一,首发为食管以外组织的非典型临床表现:干咳、哮喘、咽喉炎、肺炎,因首诊时临床医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认识不足,只局限于本科室、本专业知识上,对病人病史询问不详细,造成本文2例胃食管反流病的漏诊.结论: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尤其对食管以外非典型症状的干咳、哮喘、咽喉炎、肺炎为首发症状胃食管反流病,首诊的临床医师不能局限于本科室、本专业知识,应详细询问病人病史,不能简单凭患者的既往史,轻易对疾病做出诊断,从而避免胃食管反流病漏诊的发生.
作者:王步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比较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在终止早孕方面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宫内早孕且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妇妊娠终止方法将其分为人流组与药流组,每组60例,药流组孕妇口服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人流组孕妇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后行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比较两组流产成功率、术中出血量、疼痛情况及术后出血持续时长.结果:人流组流产成功率明显高于药流组(P<0.05);人流组孕妇术中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长及疼痛程度指标明显优于药流组(P<0.05);人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药流组发生率65.0%,人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药流组(P<0.05).结论:无痛人流起效快且镇痛效果好,安全性与有效性十分显著,易于被孕妇接受.
作者:山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