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晶;曲芳
目的:探讨ICU内机械通气患者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集束化护理策略。方法:收治ICU机械通气>48小时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集束化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集束化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患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组患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内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可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梁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人中穴、“报伤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腰扭伤患者68例,均为门诊患者,对入组患者进行针刺人中穴、“报伤点”治疗。结果:痊愈62例(91.18%),好转6例(8.82%),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人中穴、“报伤点”治疗急性腰扭伤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简便易学、费用低、经济方便、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的特点。
作者:贺海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肝包虫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它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1例肝包虫包囊破裂导致过敏反应的病例。
作者:王新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对口服避孕药所致肺栓塞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并行下腔静脉滤网放置术,术后继续给予肝素及华法林抗凝,至国际标准化比率达2.5时,停用肝素,单独口服华法林维持治疗。结果:患者病情好转,右下肢水肿消失。复查下肢静脉彩超示局部再通。结论:口服避孕药是肺栓塞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类病例国内较少见,故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应提高警惕。
作者:沈涛;杨妮;和平;谢梅;陈曦;刘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发展中国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营养不良患病率高达45%。营养不良所导致的生长发育迟缓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成长中严重的问题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患儿可能会造成永久性的残疾,并且外科矫正手术预后较差,对体重不足的患儿施行心脏手术会增加死亡率和发病率。探讨造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并给出科学喂养建议。
作者:刘颖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复治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病原学感染情况。方法:收治手足口病复治患者86例,作为复治组,初治组86例和对照组手足口病90例。观察各组EV71感染情况,并对早期重症临床指标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治组EV71(+)52例,随访结果,病程第1周EV71阴转0例,第2周阴转10例,阴转率19.23%。结论:复治手足口病存在复发、重复感染及交叉感染等多种感染途径,EV71(+)者为主要传染源,对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应隔离至3~4周以防传播。
作者:曾甲庆;张慧;程刚;徐海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磁共振弥散成像扫描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16例超急性脑梗死,31例急性脑梗死,13例亚急性脑梗死,所有患者通过磁共振弥散成像均显示为高信号。在超急性脑梗死期,磁共振弥散成像可将常规的T2WI像无法诊断的早期脑梗死灶显示出来。本组16例超急性梗死灶通过磁共振弥散成像全部显示出来,检出率100.0%,明显高于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检查主要对脑室旁区的微小病变、大脑半球表面、灰白质交界、基底池周围、脱髓鞘或者脑白质变性的显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能及早地将病灶清晰地显示出来,从而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率。同时,磁共振弥散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率明显优于常规MR,在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急性脑梗死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结合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检查及T2WI以提高新旧梗死灶的鉴别率。
作者:贾晓峰;钟平;张国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收治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特点,制定规范方案治疗。结果:本组50例患者,治愈49例(98%),无效转院1例,平均病程(15.8±2.1)天,其中有糖尿病合并者病程相对较长,部分超过1个月。结论:针对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依据临床特点,早重视及诊治,行抗感染、局部切开引流及手术等,可明显改善预后,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改良宫腔填塞在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应用中的效果观察。方法:收治行剖宫产术患者216例,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结果:采用宫腔填塞法止血,控制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明显减少了此类患者术中出血量。结论:改良宫腔填塞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抢救措施,能起到明显的止血作用。
作者:郭灵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联村医生责任制是一种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但是,联村医生责任制也面临着医疗卫生人才匮乏、整体专业素质低下等问题的严峻考验。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全科医疗能力与服务水平、实现联村医生模式向全科服务团队模式的真正转变成为急待破解的难题。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简单阐述,以期有所帮助。
作者:朱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的急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8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各类药物的作用。结果:在救治的大咯血38例中显效30例,有效8例。结论:通过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综合救治,总结了具体救治经验,为救治肺结核大咯血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作者:武常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宁德师范学院教师的健康体检结果,探讨该人群总体健康状况,为高校教师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健康体检,对教师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患病较高的13个指标在各年龄段的患病率进行统计,以及不同性别之间的比较,发现606名受检者中,515名被检测出有不同程度异常,阳性率85%。其中高血脂48.6%,前列腺增生30.8%,脂肪肝29.2%,高血压26.1%,高血糖21.8%;前列腺增生、高血压、高血糖、心电图异常、肝肾囊肿、胆囊壁毛糙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高血压、高血糖、心电图异常、肝肾囊肿、胆囊壁毛糙、转氨酶增高,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女性50岁后,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患病率急剧升高。结论:高校教师尤其是男性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不佳,需要多方面给予关注或进行适当干预。
作者:周绍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不同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和心脏彩超特点。方法:选取脂肪肝患者90例,分别进行肝脏和心脏的彩超检查。结果:不同患者的结果是有所差别的。结论:肝脏和心脏的彩超检查结果的改变与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有关。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恙虫病患者60例,给予阿奇霉素0.5g加入0.9%氯化钠250ml,静脉点滴,1次/日,连用5天1个疗程。结果:显效4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疗效满意。
作者:毛九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因体内藏毒导致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采用急救处理措施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近年来收治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患者5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取出毒品,并给予纳洛酮进行拮抗治疗。结论:对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采取相对应的急救措施,可以取得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高尚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在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收治首次在体外循环(CPB)下行二尖瓣置换术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试验组(E组)在含血Thomas心脏停搏液和预充液中各加入依达拉奉0.25mg/kg,对照组(C组)在含血Thomas心脏停搏液中加入等量生理盐水,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分别于切皮前(T1)、主动脉开放后5分钟(T2)、主动脉开放后4小时(T3)、主动脉开放后12小时(T4)、主动脉开放后24小时(T5)抽取桡动脉血,测量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 I(cTnI)、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用光镜、电镜观察右心房心肌组织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记录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辅助通气时间、心脏复跳、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48小时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血清 SOD、cTnI、CK-MB、LDH、心肌线粒体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48小时多巴胺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各时间点血清SOD、cTnI、CK-MB、LDH、心肌线粒体积分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依达拉奉加入心脏停搏液和预充液中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朱继先;李延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使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的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的优越性。方法: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患者210例,传统包皮环切术患者140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外观情况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商环组手术时间(4±2)分钟,术中出血0.5~3ml,主要并发症是术后感染2例(0.95%)、水肿10例(4.76%)、术口裂开2例(0.95%)、脱环2例(0.95%),拆环时间(10±2)天,术后均术口整齐、外形美观。传统组手术时间(35±10)分钟,术中出血30~40ml,主要并发症是术后感染3例(2.14%)、水肿10例(7.14%)、术口裂开2例(1.43%),愈合后常呈锯齿样改变,影响美观。结论:应用中国商环行包皮环切术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可规范操作、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外形美观。
作者:何衍慈;李斌;余勇;王文楼;杨松生;文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旋覆当归汤”治疗胃痛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脘痛患者500例,分为西药组150例,成药组150例及汤药组200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汤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经统计,汤药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旋覆当归汤”治疗胃痛疗效显著。
作者:崔艳霞;刘宏治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腰间盘突出患者62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96.77% VS 77.42%),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2±1.2)VS (4.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可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疾病恢复,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廖玉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52例,给予射频导管消融术进行治疗。对从入院时的症状、心电图、术前准备过程、电生理检查结果、手术过程中具体处置、术后的并发症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例右后间隔旁道患者消融失败,房室结双径路(34.61%),房室旁道(65.39%);纳西族(50%),汉族(38.4%),白族(5.7%),彝族和普米族各1.92%;SWARTZ长鞘使用率7.7%。结论:在我院开展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技术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无复发,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赵渊;张丽梅;陈宗宁;茶丽珠;杨松生;和清华;尹浩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