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红;胡晓芳;刘彩霞;唐蕾
目的:探讨赛肤润预防老年卧床患者臀红的临床效果,为预防老年卧床患者臀红提供简单、可靠的方法。方法:把100例老年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赛肤润作为臀部护理用品,对照组使用爽身粉作为臀部护理用品。对比临床观察效果。结果: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P<0.05)。结论:赛肤润对老年卧床患者臀红预防作用明显优于爽身粉。
作者:胡雅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在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喹硫平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2013年收治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并遵循随机数字表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其中28例实施氯氮平治疗者设为对照组,30例实施喹硫平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的临床治疗结局,总结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7%,优于对照组的6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2及8周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均比对照组有优越性(P<0.05),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女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喹硫平合并无抽搐电休克疗法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控制病情,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可靠,是今后医院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关键。
作者:何堂礼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总结 X 线片和 CT 诊断胸部创伤性肺出血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胸部创伤性肺出血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片和CT检查。结果:在60例患者中,肺内血肿7例(11.7%),创伤性肺囊肿10例(16.7%),肺实质实变影22例(36.7%),肺间质性改变21例(35.0%),均表现出相应的X线和CT表现。结论:对于胸部创伤的患者要尽快进行X线片和CT检查,对诊断胸部创伤性肺出血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卓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采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临床治疗的方法和对策。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对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药物治疗,对联合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23例(76.67%),无效5例(16.67%),不良反应2例(6.67%);厄贝沙坦组有效16例(53.33%),无效10例(33.33%),不良反应4例(1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较高,安全性能好,降压时间长,值得继续研究和完善。
作者:苟晓虎;申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12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单药治疗,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血糖指标及排卵和妊娠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FSH、T、FINS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且排卵率69.84%及妊娠率23.80%均高于对照组的26.98%、11.11%,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临床疗效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王艳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1次/日,静滴。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16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1次/日,静滴;均2周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注射用盐酸川芎嗪。
作者:郭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为临床产后出血提供有力依据。方法: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产后出血产妇6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67例产后出血患者,其中40例胎盘因素(59.7%),20例子宫乏力的因素(29.9%),7例软产道损伤因素(10.4%);在经过相应的处理如药物处理、阴道修补缝合术、子宫切除术等措施后均停止出血,效果显著。结论:产妇的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胎盘因素、子宫乏力、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方面等,产妇应做好产检,警惕高危因素,针对不同的出血情况做好相应的产后出血防止措施,大限度地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柳树芝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疗效显著。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大大加快了创面愈合的时间,既减轻了医务人员频繁换药的工作量,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其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情况,保持引流通畅。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总结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312例,根据患者年龄进行分组,≥60岁的112例为老年组,<60岁的200例为非老年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在慢性咳嗽、咽部异物感、胃灼热感、反酸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上腹部隐痛和胸骨后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轻度72例(64.3%),中度26例(23.2%),重度14例(12.5%);非老年组轻度148例(74.0%),中度41例(20.5%),重度11例(5.5%),两组在轻度和重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高于非老年人,多见于男性,临床症状不典型,食管外症状较多见,重度食管炎的发生率高。因此全面掌握反流性食管炎相关知识,才能减少漏诊、误诊。
作者:申文怡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和临床报道表明,扩张型心肌病呈现出高发态势。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还不够透彻,病因不详,缺乏特异性的治疗,临床治疗基本以对症处理为主,预后较差,5年的存活率≤50%。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中药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与探索。国家名老中医于作盈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本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法等提出了一整套系统而详尽的理论,化繁为简,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作者:于清华;刘淑荣;孙颖;翟颖;于作盈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钠冻干粉剂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按照知情自愿原则,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入院后均给予输血、补液常规治疗,并配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泮托拉唑钠冻干粉剂注射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智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当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5月-2014年3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4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32例,对优质护理组使用优质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服务,对常规护理组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规护理服务,对两组住院时间、疾病的控制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10.5天,要多于优质护理组的平均住院时间9.0天,在常规护理组当中,有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存在不满经过有效沟通之后得到了解决,服务满意度93.75%,而优质护理组当中,无一例患者出现不满意,服务满意度10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更好地加强医护之间的合作关系,减少医护与患者之间矛盾的发生,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还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节约患者的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医疗经济负担,因此优质护理服务是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曹淑芬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成人哮喘缓解期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健康管理干预组和药物对照组;健康管理干预组进行系统的健康管理,药物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片10 mg,1次/晚,口服;在干预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生命质量、肺功能PEF昼夜变异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管理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结论:系统的健康管理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肺功能PEF昼夜变异率指标、缓解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症状。
作者:朱镇;胡正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产科宫底按压助产法实施中的价值。方法:2012-2013年收治通过宫底按压助产法进行分娩治疗的产妇498例,将产妇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然后对第一组产妇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照顾,而第二组则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将两组分娩结果以及分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记录,同时也对新生儿的各种产中产后情况进行记录。后对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记录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第二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助产的产妇中有2例出现会阴侧面伤口延续裂开,而第一组采取常规方式护理助产的产妇有10例出现会阴侧面伤口延续裂开,同时还有2例出现会阴伤口严重裂开的现象,两组之间产妇情况的差异显著。在对两组新生儿的对比中表明,两组产妇都顺利生产。其中第二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助产的新生儿中有2例出现轻度窒息现象,1例出现重度窒息;而第一组采取常规护理助产的新生儿有12例出现轻度窒息现象,3例出现重度窒息现象。可见两组新生儿之间的对比差异也较为明显。结论:在产妇采取宫底按压助产法进行分娩时,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采用常规护理更能减轻产妇自身的痛苦和新生儿的窒息率,在临床上具有较强的推广及普及意义。
作者:杜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音乐干预在早产儿PICC置管困难时的作用。方法:41例PICC置管困难的早产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置管困难时试验组给予音乐干预,对照组给予口服葡萄糖水或助手按摩,观察两组在接受穿刺时、置管困难时、接受干预(音乐或按摩)后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及整个置管用时(不包含穿刺用时)。结果:两组在接受穿刺时、置管困难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接受不同干预后,两组心率变化、血氧饱和度波动出现差异,试验组音乐干预后心率(139.71±10.24)次/分,SPO2(95.34±4.42)%,置管用时(8.74±2.12)分钟;对照组按摩干预后心率(150.01±13.79)次/分,SPO2(91.77±3.97)%,置管用时(23.56±5.85)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在早产儿PICC置管困难时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疼痛,缓解静脉痉挛,有利于置管操作的顺利进行,缩短操作时间,保证PICC送管成功及置管安全。
作者:唐蕾;赵磊;时富枝;杨丽;刘芳;张耀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05例行PCNL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52例按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5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躯体保温护理。结果:两组焦虑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减少PCNL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作者:贺明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其超声评价。方法:7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给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记录其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7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经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治愈74例(94.87%),失败率仅5.13%(4例),治愈率与失败率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69%,均属于局部皮肤红斑。结论:应用超声确诊及判断输尿管结石疗效准确性较高,且经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后患者疗效及预后效果均较为理想,有效保障其生活质量。
作者:覃明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影响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积极的护理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547例,并就其肺部感染因素进行调查统计。结果:从1547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调查中,发生肺部感染病例44例,发生率2.84%。其中内源性因素有年龄、瘫痪、原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等;外源性因素有侵入性检查、人工机械通气、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及误吸等。结论:对于外源性感染,可以从临床护理上强化预防干预,特别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减少发病率。
作者:杜家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辅助下等离子刀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腺样体刮除术+全扁桃体切除术。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白膜脱落时间、术后出血例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GPS,两组LSaO2和AHI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创伤小、出血少、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赵菊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进行阑尾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行阑尾切除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明显少于对照组14.5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具有切口小、疼痛轻、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德伦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