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改
目的:总结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及探讨冠心病临床护理的对策。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7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4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4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0%。结论:合理药物治疗及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病情。
作者:朱彩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性护理。方法: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名,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治疗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包括小儿的药物指导、心理、呼吸道护理、出院指导、患儿家长的指导和院外的健康讲座等。结果:对照组经一般护理,治疗有效率70%,治疗组经整体护理,有效率95%,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护理中,经整体护理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一般护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曹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全部患者均采取改善心肌供血等常规处理及控制血糖达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240 mg+5%葡萄糖溶液250 ml+诺和灵R 4 U静滴,1次/日,用药1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血液动力学比治疗前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临床效果较满意,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杨志勇;董吉云;陈继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降压效果。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加服厄贝沙坦。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反应,并记录相关的数据。结果:52例患者经治疗后的血糖均有明显的下降。治疗组降压的总有效率96.67%,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81%要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的方式可以实现对血糖和血压的有效控制,且不良反应也减少,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徐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胆结石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8%,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9.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术中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映良;段中华;王正富;王忠云;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为临床产后出血提供有力依据。方法: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产后出血产妇6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67例产后出血患者,其中40例胎盘因素(59.7%),20例子宫乏力的因素(29.9%),7例软产道损伤因素(10.4%);在经过相应的处理如药物处理、阴道修补缝合术、子宫切除术等措施后均停止出血,效果显著。结论:产妇的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胎盘因素、子宫乏力、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方面等,产妇应做好产检,警惕高危因素,针对不同的出血情况做好相应的产后出血防止措施,大限度地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柳树芝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婴幼儿分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重症手足口病婴幼儿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所需退热时间和治愈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婴幼儿分级治疗的疗效较佳,且有助于减少抗炎药物的使用。
作者:刘巧红;胡晓芳;刘彩霞;唐蕾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局部麻醉的应用体会。方法:收治腹股沟疝患者39例,应用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腹股沟疝患者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满意,无术后麻醉及原合并症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麻醉应用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此方法安全、简便、经济、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扩宽了手术指征,值得推广。
作者:和迎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发病原因及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应用彩超和CT显示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并对30例患者治疗前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胆管感染40.00%,胆道病变36.67%,是急性胰腺炎主要病因;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病症表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与CT诊断显示,急性胰腺炎多样病因中以胆道病变与胆管感染为主。同时,根据病因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中的作用。方法:以是否发生过动静脉内瘘失功分组,对比各指标两组间的差异,用 Pearson 法进行 Hhcy 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失功组 Hcy 水平(33.33±3.01)mmol/L明显高于未失功组(26.41±1.22)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和Hcy为造成自体动静脉瘘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Hcy:OR=1.157,95%CI:1.028~1.301)。长期口服叶酸例数组间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血液透析患者Hhcy高发,Hhcy可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发生率增加。口服叶酸和维生素B族治疗有效降低患者Hcy水平,减少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的风险。
作者:田新;穆静;何延波;张立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92例,所有患者给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同时给予雾化、拍背、吸痰等辅助手段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治疗,92例患儿全部治愈康复出院。结论:悉心的护理能增加患儿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防止重症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徐飞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 ICU 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它包括 CVVH(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DF(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SLED(sustained low-efficiency dialysis)等多种治疗方式。其中以CVVH应用为广泛,依据操作者的经验及设备条件,可运用全身肝素化、低分子肝素抗凝及体外枸橼酸抗凝等方式进行抗凝治疗,但较少有人对上述抗凝方式进行比较。本研究对 ICU 2011年2月-2013年1月进行CVVH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抗凝,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以比较两种抗凝方式的优劣。
作者:彭晖;杨林;张倩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胃超声对胃溃疡及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36例胃部不适患者进行检查,按照胃部顺序进行扫查,对病变处的胃壁层次结构、病变厚度、长度、肿块大小与周围脏器关系和远处的转移情况进行分析,诊断胃溃疡或胃癌。结果:对1236例胃部不适患者进行检查,其中超声胃溃疡286例,胃癌25例。经胃纤维内镜及病理证实胃溃疡321例,胃癌24例。结论:超声对比显像为胃溃疡及胃癌检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以弥补胃纤维内镜和X线钡剂造影检查的不足,是胃溃疡及胃癌的诊断的辅助诊断与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刘瑞雪;徐洪全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CT尿路造影(CTU)联合应用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28例,63例行MRU检查技术为对照组,65例行CTA、CTU联合检查技术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检查符合率、成像清晰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CTU联合应用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作者:李爱芝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专家表示,大肠癌常被误诊为痔疮、阑尾炎或肠梗阻,患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如出现大便性状和颜色异常、腹泻、腹胀腹痛、肛门部有坠胀感、呕吐、原因不明的消瘦、贫血等症状时,或是大肠癌的征兆。建议45岁以上的人士,特别是有家族息肉病的人士,每1~2年进行一次肠镜、肛门镜检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总结 X 线片和 CT 诊断胸部创伤性肺出血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胸部创伤性肺出血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片和CT检查。结果:在60例患者中,肺内血肿7例(11.7%),创伤性肺囊肿10例(16.7%),肺实质实变影22例(36.7%),肺间质性改变21例(35.0%),均表现出相应的X线和CT表现。结论:对于胸部创伤的患者要尽快进行X线片和CT检查,对诊断胸部创伤性肺出血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卓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0例,同时收集同期非妊娠期高血压产妇5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发生凝血功能异常4例(8.0%),过期妊娠6例(12.0%),HLELLP综合征3例(6.0%),产后出血5例(10.0%);对照组发生凝血功能异常1例(2.0%),过期妊娠1例(2.0%),发生产后出血1例(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治疗后动脉血压、24h尿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24h尿量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发生胎儿窘迫4例(8.0%),新生儿窒息10例(20.0%),低体重儿5例(10.0%),胎儿生长受限4例(8.0%),胎儿畸形5例(10.0%);对照组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各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相关并发症关系密切,应引起临床的关注。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和临床报道表明,扩张型心肌病呈现出高发态势。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还不够透彻,病因不详,缺乏特异性的治疗,临床治疗基本以对症处理为主,预后较差,5年的存活率≤50%。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中药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与探索。国家名老中医于作盈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本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法等提出了一整套系统而详尽的理论,化繁为简,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作者:于清华;刘淑荣;孙颖;翟颖;于作盈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11年1月收治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68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死亡1例、吻合口瘘3例、切口感染4例,无大便失禁及吻合口狭窄。术后随访3年内局部复发3例,3年生存率70.6%。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与 Miles 术无明显差异,可作为低位直肠癌首选术式。
作者:窦晓军;张传国;吴仕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学龄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提高免疫接种率。方法:在街道办及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陪同下,调查人员到城市流动人员集中的小区逐户调查,查看接种证、接种卡以及各项记录。结果:符合调查要求的儿童246例,男134例,女112例;第1胎141例,第2胎105例;本省户口90例,外省户口156例;初中及以下学历90.71%,高中以上学历9.29%。家庭年收入<15000元6.37%,15000~20000元76.65%,>300002.14%。家长仅能说出1种疫苗64.32%,能够说出全部疫苗2.31%。178例流动儿童接受过免疫接种,在原籍地建证72例,本地建证174例,卡疤143例;七苗合格125例,不合格28例,未接种25例。结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了儿童免疫接种率,有待加强管理监督、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苏振峰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