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型肝炎125例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范琦丽;陈泽军;李秋贞;许春梅

关键词:丙型肝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金昌市丙型肝炎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金昌市125例丙型肝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有输血及血制品应用史103例(82.4%),手术史5例(4%),献血史2例(1.6%),拔牙、洗牙、补牙史5例(4%),纹眉、纹眼线、穿耳孔3例(2.4%),原因不明7例(5.6%);125例患者中,108例(86.4%)无明显症状和体征;67例(53.6%)肝功能正常;125例病例HCV-RNA病毒载量分级统计,以105~106拷贝/ml所占百分比大(48%);102例患者进行基因分型,1b型46例(45.1%),2a型45例(44.12%),非1b、2a型11例(10.78%)。结论:金昌市丙型肝炎患者主要感染途径为输血及应用血制品途径;丙型肝炎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大多正常;HCV常见的基因型为1b和2a型。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80名临床一线医师获“中国医师奖”

    年逾九旬仍奋战在手术台上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卧雪爬冰、翻山溜索守护藏区人民健康的“美乡村医生”布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乡镇卫生院高血压综合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乡镇卫生院高血压综合防治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2月-7月收治高血压患者85例,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行为习惯变化情况。结果:通过6个月的健康教育,患者的血压由宣教前的(148.94±10.59)/(95.15±9.33)mmHg降至宣教后的(135.57±10.92)/(86.23±8.4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习惯(低盐饮食、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坚持用药和定期测血压)亦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乡镇卫生院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有助于农村患者血压的控制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疗效及药理机制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曲美他嗪用于冠心病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44例,按照入院挂号的单双码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2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22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果:两组左室壁运动评分、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等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用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心肌射血分数有所提高,在临床中的实用性、可推行性较强。

    作者:杞建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人文关怀在产科宫底按压助产法实施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产科宫底按压助产法实施中的价值。方法:2012-2013年收治通过宫底按压助产法进行分娩治疗的产妇498例,将产妇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然后对第一组产妇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照顾,而第二组则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将两组分娩结果以及分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记录,同时也对新生儿的各种产中产后情况进行记录。后对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记录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第二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助产的产妇中有2例出现会阴侧面伤口延续裂开,而第一组采取常规方式护理助产的产妇有10例出现会阴侧面伤口延续裂开,同时还有2例出现会阴伤口严重裂开的现象,两组之间产妇情况的差异显著。在对两组新生儿的对比中表明,两组产妇都顺利生产。其中第二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助产的新生儿中有2例出现轻度窒息现象,1例出现重度窒息;而第一组采取常规护理助产的新生儿有12例出现轻度窒息现象,3例出现重度窒息现象。可见两组新生儿之间的对比差异也较为明显。结论:在产妇采取宫底按压助产法进行分娩时,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比采用常规护理更能减轻产妇自身的痛苦和新生儿的窒息率,在临床上具有较强的推广及普及意义。

    作者:杜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早期乳腺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4例进行根治术,对乙组24例进行保乳手术。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甲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治疗满意度高于甲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术中出血较少,治疗快速,且治疗满意度较高,术后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较低。

    作者:杨海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创伤性湿肺的CT诊断

    目的:探讨CT诊断创伤性湿肺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创伤性湿肺患者20例,均行CT扫描检查。结果:肺纹理增浓、增粗且粗细不均;肺实质出血、水肿所显示的散在斑点状、小片絮状稍高密度灶;节段实变所显示的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高密度灶是 CT 诊断创伤性湿肺的要点。结论:CT诊断创伤性湿肺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老年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312例,根据患者年龄进行分组,≥60岁的112例为老年组,<60岁的200例为非老年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在慢性咳嗽、咽部异物感、胃灼热感、反酸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上腹部隐痛和胸骨后疼痛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轻度72例(64.3%),中度26例(23.2%),重度14例(12.5%);非老年组轻度148例(74.0%),中度41例(20.5%),重度11例(5.5%),两组在轻度和重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高于非老年人,多见于男性,临床症状不典型,食管外症状较多见,重度食管炎的发生率高。因此全面掌握反流性食管炎相关知识,才能减少漏诊、误诊。

    作者:申文怡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采用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临床治疗的方法和对策。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对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药物治疗,对联合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23例(76.67%),无效5例(16.67%),不良反应2例(6.67%);厄贝沙坦组有效16例(53.33%),无效10例(33.33%),不良反应4例(1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较高,安全性能好,降压时间长,值得继续研究和完善。

    作者:苟晓虎;申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泮托拉唑钠冻干粉剂注射剂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钠冻干粉剂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按照知情自愿原则,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入院后均给予输血、补液常规治疗,并配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泮托拉唑钠冻干粉剂注射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智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老年人高血压临床诊治的新进展

    目的:高血压是老年人常患的一种疾病,它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针对老年高血压的特点,老年人高血压常用药为利尿剂,其他依次是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及其他药物等。单一药物治疗者少,联合治疗的方案比较普遍,可取得很好的降压效果。本文简要介绍老年人高血压临床诊治的新进展。

    作者:朱彩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胃超声对胃溃疡及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胃超声对胃溃疡及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36例胃部不适患者进行检查,按照胃部顺序进行扫查,对病变处的胃壁层次结构、病变厚度、长度、肿块大小与周围脏器关系和远处的转移情况进行分析,诊断胃溃疡或胃癌。结果:对1236例胃部不适患者进行检查,其中超声胃溃疡286例,胃癌25例。经胃纤维内镜及病理证实胃溃疡321例,胃癌24例。结论:超声对比显像为胃溃疡及胃癌检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以弥补胃纤维内镜和X线钡剂造影检查的不足,是胃溃疡及胃癌的诊断的辅助诊断与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刘瑞雪;徐洪全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92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92例,所有患者给予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同时给予雾化、拍背、吸痰等辅助手段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治疗,92例患儿全部治愈康复出院。结论:悉心的护理能增加患儿及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信任,防止重症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徐飞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胸部创伤性肺出血的X线片和CT诊断分析

    目的:总结 X 线片和 CT 诊断胸部创伤性肺出血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胸部创伤性肺出血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片和CT检查。结果:在60例患者中,肺内血肿7例(11.7%),创伤性肺囊肿10例(16.7%),肺实质实变影22例(36.7%),肺间质性改变21例(35.0%),均表现出相应的X线和CT表现。结论:对于胸部创伤的患者要尽快进行X线片和CT检查,对诊断胸部创伤性肺出血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卓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常合并心律失常,且常常呈持续性、阵发性、多样性的变化,因此护理至关重要。故要求护士要学习心电图知识,严密观察心电监护的变化,及早提供信息,协助医生做好治疗,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文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疗效显著。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大大加快了创面愈合的时间,既减轻了医务人员频繁换药的工作量,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其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情况,保持引流通畅。

    作者:谢迎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120例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送检的痰、血液、脑脊液等标本进行一般细菌培养,血液注入小儿中和抗生素血培养瓶,放置BacT/ALERT3D血培养仪培养,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系统鉴定细菌,以K-B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大肠埃希菌120株,其中有49株产 ESBLs(40.83%),其中2012年检出大肠埃希菌52株,有13株产ESBLs(25.0%);2013年检出大肠埃希菌68株,有36株产ESBLs(52.94%)。118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98.33%),2株分离自血液(1.67%)。49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100%耐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不敏感率分别为73.6%和42.3%;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0.6%中度敏感,79.4%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敏感率86.32%。未出现耐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菌株。结论:新生儿感染大肠埃希菌以呼吸道标本检出多, ESBLs阳性率2013年比2012年有明显升高趋势,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多重耐药现象不容乐观,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诱导型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李方;井淼;孙春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中医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方法:收治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中医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从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1次/日,静滴。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盐酸川芎嗪16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1次/日,静滴;均2周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注射用盐酸川芎嗪。

    作者:郭丽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阑尾切除手术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进行阑尾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行阑尾切除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明显少于对照组14.5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切除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具有切口小、疼痛轻、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德伦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性护理。方法: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名,对其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治疗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包括小儿的药物指导、心理、呼吸道护理、出院指导、患儿家长的指导和院外的健康讲座等。结果:对照组经一般护理,治疗有效率70%,治疗组经整体护理,有效率95%,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护理中,经整体护理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一般护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曹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