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冠心患者的健康教育

韩宇萍;顾芳竹

关键词:老年人, 冠心病,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冠心患者健康教育,引起患者对健康的重视。方法对96例住院的老年冠心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了解疾病预防、治疗、护理知识及生活习惯。结论对老年冠心患者进行计划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健康教育,让患者能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和降低危险因素,提高生命质量,达到佳健康状态。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血管疾病被认为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当前较流行的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及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据相关数据的不完全统计,我国高血压人数已高达2.5亿,尤为多发于老年人,具有较高发病率,且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等并发症,导致多种病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健康。迄今为止,钙离子拮抗剂是高血压治疗中的重要药物之一,而苯磺酸氨氯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的一种。为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特选取我院收治的69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萍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细致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调查统计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0例患者脑血管造影成功率10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顺利完成 DSA 全脑血管造影术。结论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齐慧云;胡冰;孙慧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剖宫产大出血属于较严重并发症,易造成产妇死亡[1-2]。本院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改良式B-lynch缝合与B-Lynch缝合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博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脑梗死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陈忠;李霞;李明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感染科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应用实践与新进展

    人工肝主要是通过体外机械与生物、化学性装置,暂时或者部分代替患者的肝脏功能,以此来协助对肝功能不全与肝衰竭或者是相关疾病的治疗。因为人工肝主要是以体外支出与代替功能为核心,因此,又称之为人工肝的支持系统。并根据其主要组成部分与性质分成三个大类:第一,生物型:主要是把生物的部分同种或者异种肝细胞跟合成材料有效的结合而组成一种特定装置,并将患者血液或者血浆通过这个装置实施物质交换与解毒转化。第二,非生物型:其又被称之为物理型,主要是通过机械或者物理手段或是借助化学手段实施治疗,主要有血浆置换术、全血或者血浆胆红素的灌流吸附与血液的过滤等。第三,混合型:主要由生物和非生物组合而成的包含着两者功能的一种人工肝支持系统,相关研究指出,比如血浆置换等手段,除了除去有害的物质,还要补充凝血因子与生物的活性成分等,其可以单独归分为一类,也就是中间型或者过渡型的人工肝,但是三型分法更加的简明,并且受到普遍的认可。

    作者:郑少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丹鳖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9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64例作国对照组患者,同时使用米非司酮和丹鳖胶囊治疗65例作为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不同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前的肿瘤体积是(4.8±1.9)cm3,治疗后的肿瘤体积是(2.2±1.3)cm3。观察组治疗前的肿瘤体积是(4.9±1.6)cm3,治疗后的肿瘤体积是(1.6±1.2)cm3。观察组的肿瘤体积减少程度显然优于对照组。接受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的孕酮、LH、雌二醇、FSH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性激素下降幅度显然高于对照组。结论同时使用米非司酮联合丹鳖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明显。

    作者:贾桂芝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急性泪囊的临床疗效

    急性泪囊炎是以突然发生泪囊区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炎症,属中医的“漏睛疮”“大眦漏”“阳漏”等范畴,其病机多因心火炽盛,火势上炎,结于大眦或因脾胃积热,热毒蕴结于大眦,或素有漏睛,热毒内蕴,复感风热毒邪,引动内火,内外合邪,侵袭内眦而成。或素嗜辛辣厚味,热蕴心经,复感风邪,循经上攻泪窍而致,西医认为,本病大多为慢性泪道阻塞,化脓性分泌物积存于泪囊,泪囊由于病菌繁殖,感染而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泪囊炎多由毒力较强的细菌如链球菌或肺炎双球菌等感染所致。因此治疗时以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为主,配合西医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赳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子宫内膜癌肿瘤标记物的进展

    子宫内膜癌属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为常见的妇科肿瘤,近年来,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概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与缺乏孕激素拮抗与长期雌激素刺激有关。随着肿瘤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发现了许多子宫内膜癌肿瘤标记物,肿瘤标记物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对子宫内膜癌肿瘤标记物研究进行综述研究,旨在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杜晓琴;张勇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临床上,医疗护理安全关系着患者及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医院财产安全,并对患者生命产生直接性影响。护理安全问题贯穿着整个医疗护理操作和处置及配合等各环节,即使是一个微小的操作过程或环节均可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临床积极预防和减少临床护理纠纷事件,不但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还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和信誉。

    作者:胡遂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胸腰椎术后致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精神因素为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情绪紧张、焦虑、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烦恼、创伤等,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进而导致胃肠道产生功能障碍。对于胸腰椎手术患者而言,受到伤口疼痛、手术创伤、术后卧床以及麻醉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均会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现象,对肠道屏障能力予以减弱,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由此必须予以重视,并尽早处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关春园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我院门急诊药房药品有效期管理

    目的:探讨我院门急诊药房药品有效期管理的方法。方法根据工作经验和药品管理规定对门急诊药房各个环节药品有效期的管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通过科学的药品有效期管理,可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使用,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减少药房药品的损失。结论合理的药品有效期管理可以减少药品变质失效的情况,降低药品失效报损率,确保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吴荣佳;石晖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入院后采用抗菌素、镇静剂、破伤风抗毒素(TAT)等综合治疗,同时再给予细致、周密的护理。结果本组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后,死亡6例,治愈46例。死亡原因:3例败血症、3例呼吸衰竭,死亡组男女比例为2:4,出生至发病时年龄(5.13±0.27)d,并发症发生率66.7%;存活组男女比例为21:25,出生至发病时平均年龄(7.46±0.29)d,并发症发生率28.3%。结论对于新生儿破伤风患儿而言,行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其情绪稳定,可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隋萍萍;孙平;姚黎军;郭莉;鞠建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影响PICC置管因素的研究及护理对策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条长期、安全、无毒、无痛性的输液通道,近年来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本文从患者及操作者两方面阐述影响PICC置管的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提高穿刺成功率,让其在临床更好的应用。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针灸治疗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针灸方法治疗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不完全面神经损伤患者与140例完全性面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两组患者分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两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针灸治疗。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两组完全性损伤患者发现,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完全性损伤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方式能够得到明显疗效,有利于运用到临床医学治疗方面。

    作者:崔沐群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观察

    目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给予一定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全面和快速康复,观察和评价护理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在恢复期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忧郁、悲观、失望,只有少数患者表现出心态稳定,临床治愈65例,有效31例,病情恶化20例。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思想负担重、顾虑多,易有焦虑、忧郁、悲观、失望等心理,应加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能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给家属和患者减少经济负担。

    作者:宋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不同部位的微淋巴管密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不同部位的淋巴管密度和腋窝淋巴街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我院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7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SP染色法染色,对患者正常的乳腺组织和不同部位的微淋巴管进行观察对比,并分析它和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79例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周组织LMVD平均为(5.83±2.11)个,癌内LMVD平均为(1.85±0.34)个。正常乳腺组组织LMVD平均为(1.75±0.14)个。癌周的LMVD数量明显高于癌内(P=4.01×10-22,P<0.05)和正常乳腺组织(P=4.72×10-24,P<0.05)。癌内LMVD高于正常组织(P=0.122,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分期与癌周的LMVD之间呈正相关性(r=0.746,P=3.13×10-15, P<0.05)。结论乳腺癌周LMVD明显高于癌内和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周LMVD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作者:陈澎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肾移植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secondary hyperparathr-oidism,SHPT)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血钙或高血磷刺激甲状旁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综合征。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终末肾病(ESR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3]。约5%~10%的患者会因骨疼痛、皮肤瘙痒、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而要求手术治疗,目的是切除高功能旁腺组织以恢复钙的平衡[4]。我科2013年10月收治1例肾移植术后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同时伴有原发性高血压,乳腺囊性增生患者,对其实施手术治疗,通过精心护理,成功治疗了甲亢症状。

    作者:吕婕;耿永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目的:分析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疫情,为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输入性疟疾64例,其中恶性疟55例(85.94%),间日疟7例(10.94%),首次发现卵形疟2例(3.12%);病例中男女比例为5.4:1,患者平均年龄为(36.06±8.65)岁,病例主要来源:非洲外籍来华经商25例(39.06%),病例外出主要为境外劳务输出25例(39.06%);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按照主要输入源地区非洲旱季(10~次年3月)30例,雨季(4~9月)34例,季节性分布不明显。患者发病24 h内确诊的仅12例,占18.75%,经药物治疗后治愈63例,死亡1例。结论应加强境外疟疾流行区回国人员的筛查和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单位诊治能力,避免死亡病例发生和继发性传播风险。

    作者:罗晓风;廖寅斌;余丹丹;湛柳华;肖晓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结果35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50~12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30~80 ml,平均40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肾上腺良性肿瘤手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曲树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的临床分析

    世纪80年代,德国学者Buess等[1]设计了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endoscopicmicrosurgery,TEM)系统,是利用手术用直肠镜与立体镜,通过肛门将直肠腔内肿瘤局部放大后进行局部切除的微创手术,于1983年应用于临床,与传统常规的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比较较,TEM 明显改善了手术视野,且将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扩展到了直肠的近端,突破了传统直肠肿瘤局部切除遇到的技术难点,是目前盛行的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方式之一。我国内地于2006年[2]开展了TEM手术,称之为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孙小林;杨龙江;娄善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