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忠;李霞;李明娥

关键词:脑梗死, 尿激酶溶栓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明显。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20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头孢呋辛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加用痰热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刘惠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ABO血型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胰腺癌的关系

    目的:评价ABO血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HCV)与胰腺癌之间和关系。方法研究回顾753例胰腺癌患者和3012例健康对照的资料,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估计校正风险比。结果与O比较,A、AB、B型的校正风险比为1.29(95% CI,1.05~1.58;P=0.0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与胰腺癌无关,无论是单变量(风险比1.03;95%CI,0.69-1.53;P=0.91)或是多变量分析(校正风险比1.02;95%CI,0.67~1.56;P=0.93)均如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时胰腺癌的校正风险为2.30(95%CI,1.30~4.08;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非O血型和抗HCV阳性增加胰腺癌发生风险,而乙型肝炎则否。

    作者:杜国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近十年我国中药材GAP文献的综合分析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Chinese Crude Drugs)的简称,我国传统中药材的种植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规范中药材的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3月18日经局务会审议通过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自2002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后,有关中药材GAP的研究开始集中受到关注,相关文献大量涌现。本文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中药材GAP实施十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统计与综合分析,探讨中药材GAP的发展与研究水平,以促进对中药材GAP的理解认识与贯彻实施。

    作者:林禹;尹小娟;李儒杰;余勇;温慧敏;季欧;陈韵蓓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高血压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多数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只是伴有轻微的头痛、失眠、耳鸣、烦躁、在工作和学习中比较容易疲劳。患者往往不易发现,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伴随一定的并发症,走路过多时出现下肢疼痛,手指麻木僵硬,或出现颈背部肌肉酸痛紧张感。在高血压群体中高血压引发的急症发病率达到5%,目前高血压诱发的病症有突发性心脏衰竭、脑溢血、心绞痛、可乐宁急性停药综合征、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等。

    作者:佟立兵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跟骨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Ⅲ、Ⅳ型骨折临床分析

    跟骨骨折在创伤骨科中较为常见的骨折,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约占全身骨折的2%,跟骨骨折中85%~90%以上均为跟距关节内骨折,如处置不当,遗留跟痛症、关节功能障碍者甚多[1]。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总结我院骨科采用跟骨钢板复位固定结合植骨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49例51足,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春林;阴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以四肢麻木、顽固性腹水为主要表现的POEMS综合征1例

    1典型病例患者,女,45岁,因四肢麻木1年,伴腹胀、咳嗽2月余。于2014年02月17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麻木,活动不灵活,症状逐渐进展,行走困难,伴有双手麻木,持物尚可,外院行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予治疗后(具体不祥),病情无明显好转。半年前皮肤颜色变黑、粗糙、多毛,伴纳差,2个月前,出现咳嗽、腹胀、气促,咳嗽多为干咳,无咳血,改变体位时出现阵发性视物模糊、头晕,腹胀、四肢麻木逐渐加重,转至我院。查体:腹部膨隆,腹围100 cm,移动性浊音阳性,四肢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四肢减反射减弱,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5-级,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血清蛋白电泳+轻链检测:发现M蛋白条带,M7.5%,抗ENA、抗核抗体(ANA)阴性。心脏彩超:轻-中度肺动脉瓣高压,微量心包积液;腹部彩超:腹腔大量积液;脾大。肌电图示多发周围神经病损(神经轴索及髓鞘病变)。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血小板增多,原幼稚细胞占4%,外周血涂片发现白细胞增多,以中性分叶为主,血小板增多。脑脊液检查蛋白轻度升高,余未见异常。入院后予甲强龙联合沙利度胺治疗3周,病情好转,腹胀、双下肢水肿消失,腹围78 cm,咳嗽、气促明显减轻,复查腹部及心脏彩超未见肺动脉高压以及心包、腹腔积液;出院后随诊2个月,患者腹水、水肿症状控制好,仍有四肢麻木。

    作者:潘梦秋;钟水生;胡运新;曾昭龙;杨慧;包泽岩;匡祖颖;王展航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深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在临床上,深静脉置管已经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实施肿瘤化疗与对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中运用比较广泛,抢救危重患者等方面应用的比较多,其不但能够确保患者及时用药,还能减少因化疗而造成的静脉炎和渗透性损伤情况,是减轻患者痛苦与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为了确保使用的导管处于正常状态,对导管的护理工作也必须要做好,本院使用深静脉置管的技术历史悠久,现将具体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苏艳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共60例。结果本组6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48例行剖宫产,12例行阴道分娩,行剖宫产的48例患者在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术后出血量、术中出血量均无较为明显的增加。结论在临床上务必要高度重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问题,做好产前宣教,加强责任心,做好孕妇在孕期各环节中的处理及检查工作,才能够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范围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

    作者:吴双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密封式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有效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痛苦和恐惧心理,减轻护士工作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措施。方法分析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患儿留置时间短2 d,长7 d,平均5 d。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义娥;吴英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头孢曲松钠迟发变态反应

    目的:本文就头孢曲松钠迟发的变态反应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2014年期间我院收入院的患者共316例使用头孢曲松钠的患者。结果有35例患者在皮试阴性的情况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迟发变态反应。1例过敏休克,表现为头晕、心悸、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哮喘发作,四肢末梢麻木,1例迟发变态反应,表现为头晕、呼吸不畅、心悸、乏力、呼吸困难。还有18例患者发生了头晕、呕吐等一系列椎体外系反应。结论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增多,在应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安全”,在静点抗生素头孢曲松时,应引起足够重视,以防有迟发的过敏反应。

    作者:王晋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革兰阴性菌感染新生儿的血浆脂多糖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革兰阴性菌血浆血脂多醣的检测方法和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13例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患儿采集标本,并给予细菌培养,针对细菌培养的结果给予分类,试验组为69例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新生儿,对照组44例为培养阴性的新生儿,比较两组患儿患者入院后的血浆脂多糖、降钙素原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第1天和第3天血浆脂多糖和降钙素原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进行白细胞的计数检测,正常组的血浆脂多糖水平为(1.73±1.63)ng/L,异常组血浆脂多糖水平为:(1.64±1.54)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浆脂多糖的检测可在细菌培养结果的空白期提供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依据,而且检验结果不会受到白细胞的计数干扰。

    作者:马伯书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老年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

    临终关怀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让患者坦然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提供持续性照顾及安全的护理环境,还能够帮助患者家属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使其不陷入绝望[1]。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即不促进也不延迟死亡。主要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因此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作者:蔡美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7我院治疗的64例接受外科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死亡5例,占7.8%,植物生存1例,占0.02%,卧床靠人护理6例,占9.3%,生活自理困难7例,占10.9%,生活能够自理12例,占18.7%,恢复良好33例,占51.7%。结论对不同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作者:于林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3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同期行LC和LCBDE,通过治疗成功率、并发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术总成功率为93.9%,术中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140 min,平均75 min,住院时间为5~9 d,平均住院时间为6.2 d,术后无黄疸、拔管后胆漏等并发症状。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于涛;王海波;张成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神经外科护理纠纷与防范对策

    神经外科因其患者多具有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的特点,是医疗纠纷与投诉的高发区域之一。我科护理人员通过对医疗事故及差错的分析以及加强护士责任心的培训,使医疗护理纠纷明显减少。

    作者:王爱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十二指球部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十二指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到我院进行救治的86例十二指球部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3组。埃索美拉唑组(29例),奥美拉唑组(29例),法莫替丁组(28例)。先采用三联法给予3组患者治疗。连续治疗一周后,单独使用埃索美拉唑或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各20 mg)治疗1周,每天1次,治疗两周后,观察3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并对全部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HP进行标准检测。并针对3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埃索美拉唑组的病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埃索美拉唑组溃疡治愈率98.1%、奥美拉唑组溃疡治愈率92.6%、法莫替丁组溃疡治愈率89.4%。HP根除率分别为96.1%、91.2%、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十二指球部溃疡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此里拉姆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提高预防接种安全性

    免疫接种是一项面向群体并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的民心工程,是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直接取决与预防接种质量的好坏。当前人们对预防接种的关注已经由儿童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预防接种,会不会出现传染病,逐渐的向会不会因为预防接种而引起健康危害。因此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如出现不良的事件,则会严重的影响医疗机构的信心,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疫苗接种的覆盖范围,对地区的预防接种的工作进程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作者:万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

    目的: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护理。方法我科收治66例自发性气胸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疗效和护理。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也可以取代。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方便、创伤小,伤口感染可能性更低,拔管后伤口无需处理,穿刺点不留瘢痕,患者舒适。

    作者:赖气治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个组的N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52.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作者:吴柳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综合性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平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性护理,对比两者的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眼部疼痛、眼部疲劳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心理功能和视力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仅仅可以达到82.2%。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却可以达到95.6%。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视网膜脱落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彭明先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