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骨科患者满意度的措施

吴健

关键词:护理, 调查问卷, 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病房护理满意度的措施。方法于患者出院前由护士长随机发放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进行汇总分析满意度,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整改措施并实施,于下月对上月存在问题整改措施落实效果进行检查。结果对比每月各项指标满意度,以检验具体护理措施实施效果。结论应更加深化护理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率,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抑郁症患者防自杀护理体会

    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在此基础上出现兴趣缺乏,无愉快感,对生活悲观失望,精力疲乏等症状,特别容易发生自杀行为。有资料表明,抑郁症终身自杀率为8~16%,居自杀人群的高危因素的第一位[1]。另有文献报道,抑郁症患者自杀是一般人群的17~21倍[2]。所以,有效防止抑郁症患者在住院期间自杀,是护理人员的重要的工作之一。总结我院从2003年~2013年期间住院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经验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祝志隽;辛云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参乌酒治疗痹证209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乌酒治疗痹证的疗效疗效。方法选取痹证20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5例和对照组94例。观察组给予参乌酒治疗,对照组给予贝诺酯治疗,1个疗程后可酌加药量,连续治疗1~5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痊愈率61.74%,总有效率90.43%。对照组痊愈率40.43%,总有效率85.1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乌酒治疗痹证疗效优于贝诺酯片。

    作者:黄甲明;付青梅;李永成;陈富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切除术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安全性比较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和切除术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5例,采取PKEP予以治疗,对照组15例,采取PKR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术中冲洗液吸收量、手术时间、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等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 Qmax、IPSS、PVR 等指标和手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IPSS等改善不明显,但Qmax和PVR的差异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比较,安全性无明显区别;PKEP 组组织标本获得率高于 PKRP 组,提高了前列腺偶发癌的检出率,且前列腺切除率也比PKRP组高,降低了术后BPH复发率。因此PKEP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大龙;王正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原体肺炎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96%,观察组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治疗前,需要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进行各项检查,确诊后立即进行治疗,治疗药物首选阿奇霉素。

    作者:邹红丽;耿红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规模化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54只眼白内障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根据规模化白内障复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在患者多、任务重复明行动中,做好术前检查工作,充分了解手术的佳时机。做好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的工作,不同的患者运用不一样的护理方法,这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复明任务。

    作者:王丽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pofthebasilararterysyndrome, TOB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1980年由Capland 首先进行了报道。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两对动脉,经其分支动脉供应枕叶、颞叶内侧、小脑上部、丘脑及中脑[1]。TOBS 大部分是由于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源性或心源性栓塞引发,小部分也可因动脉瘤、动脉炎等引发,我科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通过积极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秀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白蛋白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白蛋白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周围水肿的疗效及对周围水肿的影响。方法纳入脑出血周围水肿患者64例,试验组(n=35)患者采用白蛋白联合20%甘露醇治疗,对照组(n=29)单独应用20%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显效率为88.6%),对照组显效率69.0%,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肿量及水肿面积均好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蛋白联合甘露醇对减轻脑出血后周围水肿有明显效果,且好于单独应用甘露醇治疗。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辛伐他汀对高血脂患者的影响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高血脂症的患者共计60例且给予辛伐他汀进行相关治疗,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总有效率达93.24%,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水平得以明显纠正且辛伐他汀能够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效果确切且对预防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赵莹;谷艳;袁柏欣;舒宁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脑梗死后抑郁症多因素临床分析

    在神经内科疾病中,脑梗死属于常见病症,不但存在较高的致残率,还可能造成患者死亡。脑梗死后出现抑郁现象属于并发症的一种,简称PCID,对于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存在阻碍,对其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患者不仅在治疗费用上明显增加,还存在自杀可能性。目前 PICD 已经受到临床研究广泛关注,我院基于这一背景,筛选研究了近几年收治的100例的患者,观察其脑梗死后抑郁产生情况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敏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高龄患者人工全髋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整个围术期的护理过程,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康复训练等方面。结果25例患者手术后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和患者的积极有效的配合下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短期 I 临床随访的结果令人满意。结论针对不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康复训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患者能达到满意的恢复效果。

    作者:郭引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全程陪检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中实施全程陪检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平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中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陪检服务,并对相应服务的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提供全程陪检服务,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护患、护医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杨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观察

    目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给予一定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全面和快速康复,观察和评价护理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在恢复期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忧郁、悲观、失望,只有少数患者表现出心态稳定,临床治愈65例,有效31例,病情恶化20例。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思想负担重、顾虑多,易有焦虑、忧郁、悲观、失望等心理,应加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能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给家属和患者减少经济负担。

    作者:宋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四项指标结合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卒中风险分析

    Johnston 评分量表可以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1]。但其预测短期发生为CI的效能仍不理想。本文探讨TIA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sCRP、Fg的含量变化,进而探讨四者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预测TIA患者早期卒中的风险,为临床早期有效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李洪凤;石广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脑分水岭梗死的不同类型血管狭窄分组与短期预后研究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不同类型血管狭窄分组与短期预后。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所收治的95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行颈动脉B超检查及经颅多谱勒(TCD)检查,对于检查确诊存在着血管狭窄的患者,可以进一步应用DSA或者CTA证实是否存在狭窄程度和血管狭窄。分为两组,第一组:血管狭窄、无血管狭窄;第两组:明显血管病变、无明显血管病变。预后评价采用改良Rankin Scale。结果1组皮质脑分水岭梗死;皮质下脑分水岭梗死存在血管狭窄,患者预后不良,皮质脑分水岭梗死;皮质下脑分水岭梗死分组比较及分类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明显狭窄患者预后不良。结论后不良发生率与血管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为了能够对患者颅内外动脉血管情况及时了解,应该行颅内外动脉血管检查CWSI患者,以便能够风险评估或者准确预测CWSI的预后,能够避免病情加重的发生率。

    作者:周静;温昌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改良小切口颏假体植入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庭沟纵形小切口颏假体置入术矫正轻、中度颏部发育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应用前庭沟双侧纵形小切口U型剥离法颏假体置入术治疗轻、中度颏部发育不足12例,采用前庭沟双侧纵形小切口入路,骨膜下U型分离假体腔隙,置入硅胶假体。结果经过6个月随访,本组12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颏部外形满意。结论应用探讨前庭沟纵形小切口颏假体置入术,切口隐蔽,避免颏神经受损伤,下唇、颏部肌肉无明显破坏,假体易于放入,术后假体不宜移位,固定要求不高,双侧对称性良好,该方法安全有效,易于掌握。

    作者:陈啸;李平松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西瓜霜喷剂联用过氧化氢溶液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西瓜霜喷剂和过氧氢溶液联合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诊治的口腔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瓜霜喷剂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溃疡患者使用西瓜霜喷剂和过氧化氢溶液进行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唐永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抑郁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方法老年痴呆患者64例,进行相关的心理护理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疾病的健康的宣传教育等护理内容,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抑郁度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64例老年痴呆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抑郁度及生活自理能力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外,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也很重要,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立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标本采集与检测的关系

    现在医学正不断进步,从而使得我们对各种疾病也就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对疾病要有更精准的认识,而这都离不开实验室的医学检验数据。要得到准确的检测数据,首先要保证实验的质量,只有做好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在今日的医疗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在发展,时代在时步,医院也在逐步改革发展,如今的医学领域,应首先强调质量管理,在实验室中质量管理更是十分重要,只有把好质量关才能得到精确的检测结果。质量检测过程中一般包括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其中分析前对检测结果影响很大。只有严格规范标本采集,才能使检验测结果更准确。只有拥有的准确的检验结果,才能更客观反映患者的目前的疾病状态,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要认真重视从采血方式到血样运输、贮存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检验数据的影响。从而提高标本质量、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正确评价检验结果至关重要。

    作者:吴平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辨证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分析

    小儿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末秋初发病多,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数月至2、3岁的婴幼儿易患此病。其特点为大便泻下如注、稀薄如水,或夹有不消化之食物或吐泻并见,日泻数次,甚至数十次,由于脱水,病情转变迅速,易趋恶化。若失治,轻者导致脾阳受损,渐成慢脾风证,重者液竭气脱而死亡,对婴幼儿的生命威胁极大。近几年来,我在辨证治疗小儿腹泻病方面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昊威;李云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31例妊娠合并脉肺动脉高压的护理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果,预防严重并发症,促进孕产妇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心脏病类型、肺动脉高压程度与心功能的关系及治疗护理后的妊娠结局。结果31例肺动脉主压患者中,足月分娩9例,占29.0%;早产10例,占32.3%,医源性流产12例,占38.7%;其中孕产妇死亡6例,占中度患者的35.3%;新生儿死亡1例,为重度患者。妊娠结局不同的患者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4.73,P>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严重合并症,应加强监测与护理,以确保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胎婴儿的死亡率。

    作者:崔海霞;付艳君;乔晓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