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黄妍;陈丹凤
目的 探究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及舌下含化终止治疗子宫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子宫早孕的孕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把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及舌下含化治疗;对将照组采用人工钳刮手术,观察两组孕妇终结早孕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在清宫率、流产后感染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的比较分析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早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这种治疗方式较为简单,而且成功率高,安全性值得信懒.
作者:王春香;刘波;苗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健康教育在口腔门诊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对那些在医院进行口腔门诊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候诊过程中进行有系统、有目的的健康教育.本文分别对老年人、中青年人、青少年学生、婴幼儿四类人群的健康教育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ApoAl/ApoB对冠心病(CHD)的诊断意义.方法 70例CH D患者做为研究对象,7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测定空腹血血清中的ApoAl、ApoB及ApoAl/ApoB;结果 两组ApoAl、ApoB及ApoAl/ApoB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ApoA1、ApoB及ApoAl/ApoB与CHD密切相关,可较好的反映冠脉病变程度.
作者:冯沛哲;李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米非司酮自1980年问世以来,起初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米非司酮是炔诺酮的衍生物,为孕酮受体拮抗剂,与孕激素受体(PR)的结合力比孕酮强3~5倍[1].经过临床工作者不断探索发现,在雌激素一定水平状态下,它以剂量依赖方式作用于垂体,抑制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分泌,进而抑制排卵.在这些基础理论的支持下,米非司酮在妇产科领域的广泛应用有了充足的指导依据,现在又成为临床妇科激素依赖性疾病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本文就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机理、方法加以综述.
作者:刘皎阳;杨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心电图一直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引起ST-T的改变有很多疾病,诸如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征等.国外有报道,心电图ST-T异常者生存时期短.国内尚无有关报道.因此客观准确的评价心电图检查临床意义尤为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2年在我院的常规12导联的心电图检查,从而探讨S-T改变对临床的意义.
作者:李冬梅;张丽荣;徐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1100例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以抽取我中心11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有患儿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查验接种,同时展开乙型肝炎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在此次的研究调查中,1100例儿童中有836例儿童接受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接种率达76%,在男女比例的差异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抽取符合HBV指标的161例儿童进行接种试验,经过初次接种疫苗后1个月,有123例患儿为抗-HBs阳转者,占76.4%.结论 在目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对HBV感染进行预防,疫苗接种的切实可行也让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现象得到了解决,需要加以进行关注.
作者:向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结肠镜检查发现的下消化道黏膜隆起及黏膜下病变118例行ESD治疗.结果 118例下消化道病变,其中直肠88例,腺瘤81例,早癌1例,黏膜下间质瘤6例;乙状结肠腺瘤10例,其中腺瘤9例,黏膜下间质瘤3例;降结肠8例腺瘤.横结肠7例腺瘤,升结肠5例腺瘤,病变直径0.4~5.0 cm,平均1.45cm.117例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9.15%(117/118).118处病灶整块切除率为98.31%(116/118).117例随访3~18个月均无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是一种治疗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安全有效,首选的方法.
作者:任建刚;贾道全;邱中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诊断间质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方法 我院于2009年8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临床孕17~45周的2000例孕妇,对其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结果 通过超声进行诊断,发现其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为251例,检出率为100%,无误诊或漏诊的现象.结论 对临床孕17~45周孕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时有效发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并对妊娠期子宫瘤内部回声以及子宫瘤的大小进行监测检查,并根据相关检查结果决定分娩方式,提供重要的指导.
作者:余红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在口腔义齿的修复工作中,准确的印模是制作精准修复体的前提.本文叙述了对5例因疾病和发育导致的小口畸形病例制取完整印模的过程,其中采用的旋转取印模方法可供口腔临床医师参考借鉴.
作者:吴长云;罗富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间歇性充气装置,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比较其发生DVT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2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中9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5.0%,经x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间歇性充气装置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DVT有明显护理效果.
作者:胡思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分析现代医院管理中人文管理存在的不足.探索人文管理模式,阐述人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医院人文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策略,科学管理体系中注入人文管理的机制是符合医院现代化管理科学发展规律的,可促进医院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周辉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组织中p21和CD44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1和CD44蛋白,在72例研究对象中的表达情况,并且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结果 男性胃癌组织中p21蛋白表达阳性率(55.0%)明显高于女性胃癌组织(31.3%).CD44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和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21蛋白表达与CD44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在正常胃黏膜、胃癌组织中,检测到p21蛋白表达依次减少,而CD44蛋白表达增高,提示p21蛋白和CD44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刘艺;夏玲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0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共发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28例,妊娠合并肌瘤患者中经阴道分娩45例,剖宫产73例,其中行单纯剖宫产者33例为对照组,实施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者共40列入观察组.结果 两组产妇的平均出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褥期感染率两组患者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只要术前充分评估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灵活处理,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田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医疗收费成为人民群众反映为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根据目前医疗收费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作者:赵秀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积极的健康教育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康复作用.方法 收集曾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脑卒中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语言功能、认知功能、患肢肌力恢复程度以及心理情绪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例患者(75%)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指导,其语言功能、认知功能和患肢肌力等均得到有效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积极正确的健康教育,细致的心理干预,优质的服务质量,能调整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病情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新洁;涂国强;殷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有限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LC-DCP)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获取正常桡骨CT薄层扫描图像、利川三维重建软件Mi mics10.01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建立正常桡骨远端有限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制成桡骨远端骨骨折模型(AOC1),以4孔LCP固定拉伸载荷大小为66.7 N;压缩载荷大小为66.7N;内外旋载荷为22 N的一对力偶.分析不同工况下钢板螺钉的应力发布情况.结果 拉伸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30.4Mpa,位移0.79mm;压缩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31.89Mpa,位移0.84mm;内旋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27.33Mpa,位移0.23mm;外旋载荷下钢板应力峰值为28.69Mpa位移0.22mm.结论 应用LCP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
作者:丁国正;徐宏光;王弘;刘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2012年7月~2013年4月收治的45例DN患者的资料,总结所施以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 45例患者经给予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病情均明显好转而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24.9d.结论 对于DN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的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控制病情,保持病情稳定,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7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与综合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100%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1%),且经结肠镜检查,观察组中患者的肠黏膜改善也相对显著.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朱美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讨论PBL教学法的运用对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通过论述PBL教学法的基本概念、PBL教学实施的步骤及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等来评价P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际意义.结果 运用PBL的教学法能够使得学生将病理学知识同实际问题相结合,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高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组织利用时间的能力.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改善并提高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能够培养素质更高的医学人才.
作者:代海平;蔡胜艳;徐波;李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就直肠类癌68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手术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68例直肠类癌患者.根据患者的病理结果、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来进行个体化治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率、大出血、吻合口瘘等.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EMR和TEM术后无并发出血、穿孔、盆腔感染和肛门失禁.结论 TEM手术方法集显微手术、腹腔镜手术、内镜手术三种为一体,具有可获得高质量的肿瘤标本、切除较高部位的直肠病变、切除精确、微创、显露良好等优点,为适合局部切除的直肠类癌患者提供了理想的术式选择,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作者:张波;李荣先;李相臣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