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群胜
目的 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方剂镇肝熄风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31例(63.27%),有效13例(26 53%),无效5例(10.20%);对照组显效17例(34.69%),有效18例(36.73%),无效14例(28.5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采用x2检验,P=0.0103<0.05,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医方剂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确实,安全稳定.患者耐受性号,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血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为国内的患者偏好研究提供方法学方面的佐证与可行性参考.方法 本文主要对国外常用的患者自述偏好研究理论——条件价值评估法、联合分析法与离散选择实验进行了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 患者偏好分析研究在国外已经比较完善,在国内虽然由于种种条件发展缓慢,但仍然是值得采用的一种健康资源分配与医疗方案制定时的信息参照.
作者:何馨;郑力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剖腹产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硬膜外麻醉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组无痛例数明显多于硬膜外麻醉组,轻度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比硬膜外麻醉组短,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腹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麻醉阻滞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症状对比上,腰硬联合麻醉都优先于硬膜外麻醉.
作者:庞留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由于普外科患者的家庭条件、生活环境、文化层次、地位、职业、年龄都各不相同,自然对于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也存在较大的不同.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普外科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换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1100例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以抽取我中心11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有患儿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及查验接种,同时展开乙型肝炎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在此次的研究调查中,1100例儿童中有836例儿童接受了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接种率达76%,在男女比例的差异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抽取符合HBV指标的161例儿童进行接种试验,经过初次接种疫苗后1个月,有123例患儿为抗-HBs阳转者,占76.4%.结论 在目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对HBV感染进行预防,疫苗接种的切实可行也让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现象得到了解决,需要加以进行关注.
作者:向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对人流手术中宫颈扩张操作所致体动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 选取全麻人流手术需术中进行宫颈扩张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均使用丙泊酚3mg/kg进行静脉全麻.术中进行扩张宫颈操作前两组无加任何处理.两组患者于扩张宫颈操作期间如发生体动反应,则暂停手术,观察组加用地佐辛0.1 mg/kg,对照组追加丙泊酚1mg/kg后再重新开始操作.术后统计两组患者扩张宫颈操作时发生体动反应的例数.结果 观察组出现体动反应患者4例,对照组5例,追加地佐辛和丙泊酚均能有效抑制体动反应的发生;但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辅助呼吸时间及停药至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能有效减少人流手术中宫颈扩张操作所致体动反应的发生例数,效果更优于单独使用丙泊酚.
作者:刘睿;苏志源;叶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门诊西药房处方14736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共402张,占调查处方的2.7%.结论 我院门诊规范药房处方用药,避免用药不合理现象,加强监督医师遵循病理、药理合理合理开方的同时,也要加大监管药房工作人员配药的力度.
作者:高红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胎儿不良结局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06年~2012年以来98例在我院分娩时产生的胎儿不良结局并且愿意接受做胎盘、脐带病理检查的妇女.通过研究其病史,得出发生不良结局的原因.与95例正常新生儿的脐带和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脐带和胎盘病检的98例中,有病理改变占89例(90.8%),其中,发生绒毛纤维蛋白样坏死76例(77.6%),胎盘过大39例(39.8%),绒毛血管扩张45例(45.9%),胎盘形态异常25例(25.5%),脐带血管堵塞40例(40.8%),绒毛发育不良12例(12.2%);绒毛纤维蛋白样坏死率、绒毛血管扩张率、胎盘形态异常率、脐带血管堵塞率、绒毛发育不良率、胎盘过大率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胎儿不良结局的产生主要是妊娠期胎盘和脐带出现病理变化,这与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关系密切,所以在妊娠期应特别注意各类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并及时做出解决,减少胎儿不良结局的概率.
作者:沈梅红;彭久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护患心理沟通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它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体态、手势、表情、文字、语育等多种形式.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1作经验,就整体化护理中护患间的心理沟通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霞;付高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各科室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125例,按患者年龄、性别、抗菌药物种类及使用率、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12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中,中老年人发生率较高,占52.0%.男59例,女66例.静脉给药导致不良反应多为94.4%.引起ADR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居首48.8%,其次为喹诺酮类24.0%和青霉素类16.8%.主要不良反应症状为消化系统损害及皮肤损害.在不良反应轻重程度上,轻度者占74.8%.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转归较好,其中76.4%患者治愈,23.6%的患者经采取有效措施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临床应重视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加强ADR监测,减少或避免抗菌药物ADR的发生.
作者:刘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6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奥扎格雷钠和血塞通治疗,治疗14天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39.53%,总有效效率95.35%.而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仅为25.58%和76.7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毕祥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1].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为广泛.原始的除颤器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颤的,这种除颤器常会因触电而伤亡,因此,目前使用Zoll双相方波进行体外除颤(室颤),比单相波除颤的效果要好,损伤要轻.现就心室纤颤(VF)和室性心动过速(VT)进行除颤的临床试验效果进行分析,在患有VF/VF患者的电生理研究、ICD放置和试验中,将ZOLL双相方波进行除颤的有效性与单相衰减正弦波进行对比,进行前瞻性、随机性多中心的研究.
作者:王雪;黄妍;陈丹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我国自2000年正式启动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以来,在遏制药品流通方面的不正之风,降低药品价格,减少社会医疗负担,规范药品的购销行为等方面取得了相对显著的成效.但我国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我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对策研究做了认真的探讨.
作者:左克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著名歌手刘和刚在其炙手可热的作品《好男儿就是要当兵》中掷地有声、刚正坚毅地唱道“当兵才知道帽徽为什么这样红,当兵才知道肩章为什么这样重、当兵在知道祖国的山U河在心中、当兵才知道过去的模样太放松、当兵才知道自己的骨头硬不硬、当兵才知道什么是孬种和英雄,当兵才知道千金买不到战友情”这等恰如其分向所有人昭示着,当兵意味着崇高的磨练和锻造、是将羽翼未丰、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变为顶天立地男子汉的直接途径.然而,在军旅生涯中,在这曲折性与曲折性统一的征途中,必然荆棘满布,险阻不堪.换而言之,对于新兵而言,任重而道远,所面临的困难不可小觑.其难免在初来乍到之时陷入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不适应,从而造成心理障碍.本文将着眼点放在广大新兵身上,以小标题形式罗列出新兵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作者:柳瑛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药事管理工作是医疗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完善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大限度的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安喜峰;李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研究了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的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期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借鉴和指导.方法 选择了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妈富隆开展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采取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联合治疗的方法.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在一个疗程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下降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下降情况以及临床症状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在用药之后的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性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的子宫出血使用米司非酮联合甲基睾丸素联合用药开展治疗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采取此方法具有安全有救、不良反应复发率低等一些基本特点,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李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就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所收治的7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如扩血管、补钾、利尿、强心等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服用厄贝沙坦+美托洛尔.结果 38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1 7例(44.74%),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2例(31.58%),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9例(23.68%),总有效率76.32%,而40例观察组患者,显效25例(62.50%),有效13例(32.50%),无效2例(5.0%),总有效率95.00%,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衰竭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京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手段是以手术为主,配合术后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的综合疗法.近年来我院对80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黄芩多糖和丹参酮联合化疗和单纯化疗来进行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0例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年龄30~60岁,中位年龄45.6岁,均为女性.Karnofsky的评分≥60分.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联合组和单纯化疗组,联合组40例,中位年龄为47岁,采用黄芪多糖合丹参酮配合NP的方案进行治疗;单纯化疗组40例,中位年龄为46岁,采用单纯的NP方案治疗,其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敬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完善的绩效管理能够调动各科室的积极性,发挥好每位医务人员的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但大多数医院的绩效考核制度被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现就目前医院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作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绩效管理对策,以期有利于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单极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房纤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对82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进行了体外循环下直视单极射频消融术.均于术后3、6、12个月行ECG、心脏超声随访.术后3月按房颤是否复发分为房颧复发组和窦性心律组,分析年龄、性别、房颤病史、左房直径、EF值.结果 本组手术死亡0例.80.5%患者出院时无房颤.83.3%患者(50/60)随访1年以上均为窦性心律.结论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射频消融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房纤颤有较低的风险和良好的效果.
作者:罗鸿;乔晨晖;张新;张伟华;刘东海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