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锦
抑郁症是一种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常出现抑郁、沮丧、悲伤、烦躁和易激动,严重者出现幻觉和自杀等一系列精神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本文旨在探讨住院抑郁症患者的观察、方法和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越来越激烈,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抑郁症是一种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全球性的精神卫生问题,它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主要是由心理引起来的,如失恋、失业、工作压力大、家庭不和谐等.是一种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高的疾病.由于患者不能正确对待自已的疾病,不能坚持服药或受重大精神刺激,使抑郁症发作的患者复发率很高.
作者:房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及舌下含化终止治疗子宫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子宫早孕的孕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把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及舌下含化治疗;对将照组采用人工钳刮手术,观察两组孕妇终结早孕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在清宫率、流产后感染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的比较分析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早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这种治疗方式较为简单,而且成功率高,安全性值得信懒.
作者:王春香;刘波;苗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1].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为广泛.原始的除颤器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颤的,这种除颤器常会因触电而伤亡,因此,目前使用Zoll双相方波进行体外除颤(室颤),比单相波除颤的效果要好,损伤要轻.现就心室纤颤(VF)和室性心动过速(VT)进行除颤的临床试验效果进行分析,在患有VF/VF患者的电生理研究、ICD放置和试验中,将ZOLL双相方波进行除颤的有效性与单相衰减正弦波进行对比,进行前瞻性、随机性多中心的研究.
作者:王雪;黄妍;陈丹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以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门诊西药房处方14736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共402张,占调查处方的2.7%.结论 我院门诊规范药房处方用药,避免用药不合理现象,加强监督医师遵循病理、药理合理合理开方的同时,也要加大监管药房工作人员配药的力度.
作者:高红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6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奥扎格雷钠和血塞通治疗,治疗14天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39.53%,总有效效率95.35%.而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仅为25.58%和76.7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毕祥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口腔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后在口腔治疗中的配合治疗情况.结果 在口腔治疗中接受心理护理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比较平稳的心态,能够遵循医嘱及时复诊.结论 心理护理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有利于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尹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护患心理沟通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它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体态、手势、表情、文字、语育等多种形式.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1作经验,就整体化护理中护患间的心理沟通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张霞;付高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观察其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6%,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6%.三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远期效果较为稳定,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基层大量推广使用.
作者:杨曙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在当代的临床医疗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具有特异性的差异,因此在重症ICU护理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情况,对于各种问题的发生应给与适当的解决方法,这就需要对于重症ICU护理的过程中要应用恰当的护理方法,以及合理的重症ICU护理管理模式,降低在重症ICU护理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和投诉问题.
作者:邢爱民;高鸾;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链接在外科手术患者的应变仪和血线的活塞受污染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牡丹江市4所医院重症病房所收治的26位患者,分析其感染的主要源头,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在连续17天里,从研究对象所使用的169个活塞中共检查出509个微生物,从而发现了院内感染的主要源头.结论 链接在外科手术患者的应变仪和血线的活塞是院内感染的主要源头,通过对这些感染源的及时处理,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邵忠玲;姜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解偶联蛋白(UCP)属于线粒体载体蛋白超家族成员,UCP1的生理学功能是调节适应性产热导致的质子渗漏.后来又陆续发现了许多UCP1的同源物,其中重要的两种是UCP2和UCP3.UCP2在1997年被克隆,近来有研究表明,UCP2在2型糖尿病等疾病中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组从UCP家族的概述及UCP2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两方面进行综述.认为UCP2可以负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它通过调节细胞内线粒体的质子渗漏,从而降低细胞内ATP合成,使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是一个重要的β细胞调节分子,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琼;邹秀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防止其复发.方法 随机从医院抽取2012~2013年共215例脑血管病患者的病例,对其性别、发病年龄、起病后的就诊时间、复发次数及用药等综合措施转归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发现215例脑血管患者中伴高血压121例,伴冠心病2 7例,伴糖尿病40例,伴高脂血症42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症111例,高纤维蛋白血症42例.结论 脑血管发病率在中老年中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是60~80岁.老年人应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抗血小板等生活方式的干预,有效地进行一二级预防措施是减少脑血管病发病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常敏;李根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护理行业的工作性质很特别,由于疾病不能提前预知及现有的医疗水平也有限,就使精神病护理这个职业具有高风险性.护士时时刻刻都要看护患者,在整个护理操作、处置、治疗等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存在着护理风险,患者随时都有可能伤人、外跑、自伤和损坏物品,甚至自杀.一旦发生意外,患者会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会引起其可避免的医疗纠纷,所以护理人员会承担很高的风险,如人身安全、法律法规、经济等.因而,快速发现并且处理各种风险,给患者较高的质量和安全保证,是精神科护理的终目的.
作者:马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我院现行的电脑录入医嘱方式进行分析.方法 发现存在许多缺陷医嘱,分析缺陷医嘱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和护患纠纷.结论 电脑录入医嘱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陈丹凤;胡玉霞;张春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首发脑梗死患者在卒中后的抑郁(PSD)和卒中位置间关系.方法 对已确诊的34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抑郁自评指数等于或大于0.5的169例为PSD组,使用x2检测PSD同卒中位置间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患者PSD发病率达49.7%,其中66.7%的是额叶卒中患者PSD,47.3%的患者是其它位置卒中患者PSD,两者间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2,x2=5.51).结论 脑梗死患者患PSD的概率较高,而且额叶卒中患者在卒中后的六个月中存在极高的PSD发病概率.
作者:彭张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骨科严重创伤院内救治护理的措施.方法 对近1年来37例严重创伤的救护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骨科严重创伤的院内救治,护士熟练的抢救技术及科学、严谨的预见性和评判性思维,能有效提高救护的成功率.结论 有效的救治及护理对骨科严重创伤的救护至关重要.
作者:吴小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本文就易水学派创始人李杲对脾胃病的中药治疗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不同治疗角度阐述了易水医家对治疗脾胃病的理论观点.
作者:尚冰;丛培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第四医院近2年收治的248例临床或实验室确诊的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影像特征,治疗方法及抗结核治疗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住院期间治疗总有效率81.5%(202/248),住院死亡率4.4%(11/248),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以肝损46.8%(116/248)及胃肠道反应41.1%(102/248)为主.结论 老年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及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率较高.老年肺结核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
作者:郑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stemcell,MSC)可以在骨髓和其它成体组织间质中被找到,并可在体外进行扩增.这种细胞表现出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它可以分化为软骨祖细胞、脂肪祖细胞和成骨细胞等[1].除此之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发挥重要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作用,它能够修复损伤的组织.我科在充分论证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尝试将干细胞移植应用于移植物肾病,经过3个多月的追踪,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华伟;杨剑英;王京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110例自愿要求引产的10~14周妊娠的妇女,拟行钳刮术,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药;对照组在术前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干预后记录用药时间、宫缩发动时间、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等.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在子宫出血、胎盘胎膜残留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撕裂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钳刮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具有完全流产率高、胎盘胎膜残留率和子宫出血发生率少等优点,克服了单一用钳刮术所致的不良结局,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利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