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常敏;李根亮
目的 对高血压患者用药的状况及合理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8月1日~31日的门诊处方12613张,采用DDDs分析方法,对其中含有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1169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降压药物在我院门诊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钙拮抗剂类药物使用频率高;联合用药情况在高血压处方中占有一定比例.结论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基本符合当前高血压治疗原则及个体化治疗方案,但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作者:叶祥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患者在强度治疗中对医疗资源的利用情况.方法 从死亡率预期模型及治疗强度两方面人手,对牡丹江市红旗医院的50位重症监护患者的疾病严重度进行分析.结果 医疗资源利用和分配的情况与重症监护患者在院治疗时间的长度密切相关.结论 应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郭永波;崔轮盟;邢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OSAHS的疗效及手术体会.方法 52例患儿术前均行鼻内镜及CT检查确诊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手术全麻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切除术.结果 术后第一天症状明显改善,术后一周基本消失.三个月查PTT总有效率97%,症状不能完全消失的是术前已合并有面部畸形等情况.结论 鼻内镜下行切除腺样体,视野清,损伤小,精确,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秀华;王慧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联用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选择1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5周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玻璃酸钠联用氨基葡萄糖治疗KOA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陈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结肠癌并发的肠梗塞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资料取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68例结肠癌并发的肠梗阻患者.并根据术后患者疗效进行分组讨论.结果 68例术后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因为多脏器功能衰退导致死亡,死亡率4.41%;有18例在进行手术治疗后产生并发症,但在我院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后,此18例患者均完全康复;4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康复并已经出院,治愈率为70.59%.结论 治疗结肠癌并发肠梗阻,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方式能够达到较高的治愈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洪政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肱骨干骨折闭合复位自锁髓内钉固定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诊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52例,并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行肱骨干骨折闭合复位自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并将结果记录后分析.结果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肱骨干骨折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96.1%,且平均愈合时间要优于对照组的平均愈合时间,研究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3.00±2.15)周,而对照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23.00±3.06)周.结论 肱骨干骨折闭合复位自锁髓内钉固定手术的时间短且创伤小,有利于肱骨干骨折术后的康复,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吴耀;车凤义;周建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控哮涂膜剂对动物皮肤是否具有致敏性,为其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皮肤致敏性实验通过与2,4-二硝基氯苯对照,采用豚鼠同体左右侧自身比较法研究控哮涂膜剂对皮肤的致敏性.结果 控哮涂膜剂反复致敏后使用,未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结论 本品局部用药后,对正常皮肤无致敏性.
作者:郭燕蓉;董琳;朱蔚;郑媛;赵庭珠;魏哲;茆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D44蛋白和Tie2 mRNA在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美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正常骨组织、骨软骨瘤、尤文肉瘤组织标本各20例内CD44蛋白和Tie2 mRNA含量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 尤文肉瘤、骨肉瘤内CD44蛋白和Tie2 mRNA较正常骨组织骨组织含量上调.结论 恶性骨肿瘤组织内CD44蛋白和Tie2 mRNA表达失衡,两者的含量均有大幅上升趋势,此项研究可以作为临床确诊肿瘤的良恶的重要理论依据.
作者:张延辉;郑科文;李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木耳是一种东北常见的食用菌,目前在我国东北已经大面积种植,为农民创造了客观的经济效益.木耳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有黑木耳,也有毛木耳,黄木耳和银耳等品种.如果木耳只作为食品食用,则限制了其本身价值的大化.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曾经有学者对木耳的一些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出有药用价值的前景.当前已经有多个厂家的木耳多糖胶囊问世.研究显示,多糖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药的多糖成分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可调控细胞分裂和分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降血糖、抗辐射等药理作用[1].
作者:杨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链接在外科手术患者的应变仪和血线的活塞受污染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牡丹江市4所医院重症病房所收治的26位患者,分析其感染的主要源头,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在连续17天里,从研究对象所使用的169个活塞中共检查出509个微生物,从而发现了院内感染的主要源头.结论 链接在外科手术患者的应变仪和血线的活塞是院内感染的主要源头,通过对这些感染源的及时处理,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邵忠玲;姜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血清胱抑素C在IgA肾病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效果评价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IgA肾病患者120例,按照患者的临床类型分成四组,每组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A组,血尿患者为B组,慢性肾炎患者为C组,急性肾炎患者作为D组,同期的健康体检30例作为对照组.对五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SCr)浓度和内生肌酐的清除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经检测发现,A组和B组患者的SCr和Cc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IgA肾病患者的CysC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血清胱抑素C异常率,均高于血清肌酐异常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肾病中的血清胱抑素C和内生肌酐的清除率检测分析,两者呈现高度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 对于IgA肾病患者的相关检查中,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检测变化效果更为明显,便于更早期的进行肾功能的损害检查,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唐群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盐酸胺碘酮造成的静脉炎的护理.方法 应用冷、热疗法的护理对比,寻找到简单、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护理后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静脉炎的护理早期应用冷疗比热疗效果好.并针对原因,来病先防,改变用药方法,有效减少了此类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马爱勤;王靖霞;田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药事管理工作是医疗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完善医院药事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大限度的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安喜峰;李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红核妇洁洗液与2.5%碳酸氢钠溶液在治疗孕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中的优缺点.方法 对来我院门诊检查确诊WC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60例,对照组60例.为减轻孕妇对阴道给药影响胎儿的担忧,采用单纯阴道冲洗的方法进行治疗.冲洗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2.5%碳酸氢钠溶液;改良组应用红核妇洁洗液.结果 两组孕妇在用药后5~l0min内,无菌棉签取样送检做细菌培养,对照组抑菌率为85.0%,改良组抑菌率为98.3%.结论 改良组采用红核妇洁洗液的效果优于2.5%碳酸氢钠溶液,且操作流程简单,方便家庭使用,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不适和担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近年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发病率逐渐提高,急性冠脉综合症是冠心病中的急重症,尽早诊断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及多层螺旋CT(MSCT)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优势的比较,探讨MSCT对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价值.
作者:韩如智;刘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服务中心成为一个重要机构,更贴近百姓,更了解所辖区居民的生活状态.在妇女保健工作尤其是在妇女常见妇科疾病的预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出发简要论述了其重要作用.
作者:徐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我院现行的电脑录入医嘱方式进行分析.方法 发现存在许多缺陷医嘱,分析缺陷医嘱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和护患纠纷.结论 电脑录入医嘱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陈丹凤;胡玉霞;张春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结肠镜检查发现的下消化道黏膜隆起及黏膜下病变118例行ESD治疗.结果 118例下消化道病变,其中直肠88例,腺瘤81例,早癌1例,黏膜下间质瘤6例;乙状结肠腺瘤10例,其中腺瘤9例,黏膜下间质瘤3例;降结肠8例腺瘤.横结肠7例腺瘤,升结肠5例腺瘤,病变直径0.4~5.0 cm,平均1.45cm.117例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9.15%(117/118).118处病灶整块切除率为98.31%(116/118).117例随访3~18个月均无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可以一次性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是一种治疗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安全有效,首选的方法.
作者:任建刚;贾道全;邱中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提出护理的措施.方法 选取了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骨科所收治的患者200例开展分析,从手术、用药以及患者自身等三个方面进行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 200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4例,感染率为2%.经过对比研究发现患者自身因素中≥60和<60、ASA分级中Ⅰ~Ⅱ和Ⅲ、血红蛋白水平中≥110g/L和<110g/L、住院时间≤7和>7和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相关,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因素中手术时间≥2h与手术时间<2h和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用药因素中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和围手术期用药因素和切口感染相关,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骨科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比较多,在围手术期要特别给予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以大限度的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迟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2010年4月~2013年8月我院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及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的联合检测,将结果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根据结果来探讨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3年8月,选取在我院诊疗的RA患者42例,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29~73岁,平均(37.4±11.3)岁.另选取53例非RA患者作为对照,正常健康体检者31例,均按照相应诊断标准选人;年龄23~57岁,平均(35.7±9.3)岁.
作者:黄莲;闫金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