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措施和体会

宁玉英

关键词: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 40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 临床护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护理措施,严格遵循医嘱.结果 40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进行治疗和临床护 理后,仅 1 例出现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死亡,其余患者均好转出院,无并发症.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入院治 疗期间进行严格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率,降低死亡情况,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苏合香丸治疗急性中风108例

    目的 观察分析苏合香丸治疗急性中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 2009 年 1 月至 2010 年 11 月期间 我院收治的 216 名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108 例)和对照组(108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 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苏合香丸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综合疗效对比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有效 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苏合香丸联合常规治疗急性中风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

    作者:冷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腺相关病毒在心脏基因转导中的应用※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在心脏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广阔的前景.选用合适的载体将目的 基因导入 心肌细胞并使其高效表达,是心脏疾病基因治疗的关键一步.腺相关病毒具有高稳定性、低致病性、低免疫原性、可长 期表达等优点,是目前具发展前景的一类病毒载体.本文主要概述了腺相关病毒在心脏基因转导中的应用.

    作者:刘海燕;袁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药配方颗粒在外治法中的运用

    中药配方颗粒,是将单味中药通过科学加工并 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制成中药饮片新剂型,是 中药饮片发展的一个亮点,也是中药走向现代化的 一个趋势.其有效成分、疗效和药理与传统的水煎 剂基本相同,同时具有方便、易于保存、质量稳定 的特点.中药配方颗粒在中医临床外治法中发挥了 优势,得到普遍应用,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霞;姚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膀胱治疗仪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膀胱治疗仪对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80 例长期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 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膀胱治疗仪治疗,每天 1~2 次,每次 40min.结果 两 组患者在拔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及拔管后排尿不畅的发生率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 治疗仪能够降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后排尿不畅的发生率.

    作者:霍彩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腰椎管狭窄症100例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100 例腰椎管狭窄行手术治疗,全椎板切除 30 例,半椎板切除 30 例,扩大式开窗 40 例,对压迫脊髓及脊神经根的突出组织切除减压.结果 治疗后迅速恢复或接近 正常为优 60 例(60.0%),可下床活动、跛型减轻为良 25 例(25.0%),症状、体征减轻为可 10 例(10.0%),无效为差 5 例(5.0%).对可、差者进行术后随访,接近正常 8 例,无效 5 例,故治疗好转率为 95.0%.结论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是治疗腰椎管狭窄伴腰腿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探讨银杏叶的生物学研究

    目的 探讨银杏叶的生物学特性,分析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方法 对大量成年银杏树和实生苗叶片 形态及叶柄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分析其主要活性成分,研究其药理作用及临床 应用价值.结果 与结论银杏叶主要为扇形,银杏叶中含有黄酮类、萜内酯类、聚异戊烯醇等多种成分,具有保护中枢 神经系统功能、扩张血管、保护心脏、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作者:张日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晚期妊娠引产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晚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晚期妊娠患者 11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常规用量及联合利凡诺 50mg 经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对照组给予 100mg 利凡诺经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结果 两组在引产有效率及完全引产率上有明显区别,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引产时间显著较短(P<0.01),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少(P<0.01),胎盘胎膜残留发生 率明显较少(P<0.01),产道损伤如宫颈裂伤发生率显著较少(P<0.01).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相对于单纯使用 利凡诺能够明显的缩短引产时间,减少并发症和宫缩痛,对于引产成功率显著提高,值得在晚期妊娠引产中推广.

    作者:罗国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在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 2008 年 1 月至 2010 年 1 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 86 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 甲硝唑对其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加用克林霉素对其进行治疗,比较 1 个疗程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 况.结果 细菌性阴道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67.44%)(P<0.05),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 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程疗效优于单纯甲硝唑治疗,该治疗方案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作者:肖华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罗红霉素的药理学与临床应用分析

    罗红霉素(RM)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红 霉素的衍生物.抗菌谱与抗菌作用基本上与红霉素 相仿,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红霉素略差,对嗜肺 军团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强.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 原体、解脲(溶脲)支原体的抗微生物作用与红霉 素相仿或略强.主要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 炎及扁桃体炎.

    作者:王保民;窦传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护理的比较分析

    目的 对比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护理的优缺点.方法 2011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我院行急 诊 PCI 治疗 102 例 AMT,其中经桡动脉冠状动脉(Tran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T)介入组 53 例,经股动脉介入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TFT)49 例.对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护理量、术后患者心理躯体 舒适度等进行统计学数据与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基本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则经桡动脉组低于股动脉 组(3.8% VS 8.2% P<0.05),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护理人员工作量也明显少于股动脉组(P< 0.05),术后患者的心理躯体舒适度评估明显高于股动脉组.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 PCI 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与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患者恢复快,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约护理资源,不但有益于患者,亦有益于护理人员.

    作者:桑彩娣;张宜生;顾爱芹;徐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心理分析,从而制定出针对患者佳护理方案.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服务中 心 2011 年 1 月至 2012 年 3 月进行治疗观察的 90 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5 例和对照组 45 例,对照组糖尿病 患者只做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基础护理上进行心理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 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 SCL~90 评分及各项生理指标明显具有优越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利于患者身心 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支锦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实习护生临床带教及管理体会

    目的 临床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综合环节.本文对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及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方法 采取岗前集中培训、制定带 教计划、选择优秀带教、重视入科宣教、实施带教计划、加强行政管理等内容给予阐述.结果 结论通过对 257 名实习 护生实施的规范行为、授课示教、临床实践、定期考核、跟踪管理的带教模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玉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两组内固定方法治疗创伤性浮肘的生物力学分析和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创伤性浮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问题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 25 例创伤性浮肘患者分成 A、B 两组,在优先处理休克等合并伤后,A 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肱骨骨折、接骨板内固定尺桡骨双骨折,B 组均采用接骨 板内固定肱骨和尺桡骨骨折,并作生物力学分析和随访.结果 根据 Anderson 疗效评定标准,A 组中优 7 例、良 5 例、可 1 例、差 0 例,B组中优 4 例、良 3 例、可 4 例、差 1 例.两组中优良率分别为 92.3%和 58.3%,经χ2 检验有统计学 差异(χ2﹦3.95,P<0.05).结论 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肱骨骨折、接骨板内固定尺桡骨双骨折治疗创伤性浮肘是一种 疗效较好的方法.

    作者:张卫东;赵万德;贾莉婷;王鹏;张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肝脏病变穿刺活检306例临床分析

    肝脏病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某些病变实验 室及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病变的性质,特别是 肝脏包块的性质及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指导治疗都依 赖于肝脏病理学检查.因此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 脏疾病的诊断、分类及预后判定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度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金 标准[1].对我院传染病分院在 2006 年 3 月~2012 年 2 月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肝脏穿刺活检病例进行 总结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探讨超声引导下穿 刺活检在肝脏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巩维进;滕志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 CVA 的临床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记录 2010 年 8 月 至 2011 年 9 月入院治疗的 57 例 CVA 患儿的相关资料,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及时诊治 57 例患者中痊愈 32 例,好转 23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6.49%.结论 CVA 正确的临床诊断尤为重要,确诊后经过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儿大都预后良好;若是耽误病情,则疗效差.

    作者:姚心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4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内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的中医内科治疗方法,寻求佳治疗措施,总结治疗经验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对 2010 年 8 月至 2011 年 6 月我院经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 45 例患者根据病情给予正确的中医内科治疗,记录相关 临床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5 例患者中治愈 32 例,好转 8 例,无效 5 例,总有效率达 88.89%.结论 中医内科 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应该加强探索、研究以提高疗效.

    作者:胡建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54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措施,总结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 2010 年 3 月至 2011 年 10 月我院经确诊收治的 54 例患者进行相关的临床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的临床治疗 54 例患者中治愈 52 例,1 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 例死于原发病.结论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经过及时正确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多数患者能治愈,预后良好,但是对于病情危急或误诊误治者可致患者死亡,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吴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67例腹外疝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常见腹外疝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总结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 2010 年 5 月至 2011 年 7 月收入我院的 67 例腹外疝患者进行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记录临床相关资料以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67 例患 者有 1 例患者发生肠管坏死,经抢救无生命危险,其余患者手术效果明显,预后良好.结论 腹外疝大多经过手术治疗 可达到治愈的目的,但对于危险的嵌顿性及绞窄性腹外疝需要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

    作者:徐向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国产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探讨国产羟乙基淀粉 130/0.4 注射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 法选取我院 2009 年 6 月~2011 年 6 月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 4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3 例,观察组 采取国产羟乙基淀粉 130/0.4 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聚明胶肽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 SBP、DBP、HR 在治疗后 30min、60min、120min 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 产羟乙基淀粉 130/0.4 注射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采取聚明胶肽注射液治疗.

    作者:孙广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对欧盟封杀中药的反思——用西药标准规范中药的后果

    一个令中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结果摆在面前: 从 2011 年 5 月 1 日起,中药将不得在欧盟境内作 为药品销售使用,几乎所有媒体都把注意力集中在 痛失欧盟这个巨大的中医药市场上.然而,从真正 的中医角度来看这并不是坏事,这对保护中药资源 有好处.中医就是中医,几千年的临床验证摆在那 儿,它不会因欧盟的禁令而改变.

    作者:辛凯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