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姚心凌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咳嗽变异型哮喘, 临床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 CVA 的临床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记录 2010 年 8 月 至 2011 年 9 月入院治疗的 57 例 CVA 患儿的相关资料,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及时诊治 57 例患者中痊愈 32 例,好转 23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6.49%.结论 CVA 正确的临床诊断尤为重要,确诊后经过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儿大都预后良好;若是耽误病情,则疗效差.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罗红霉素的药理学与临床应用分析

    罗红霉素(RM)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红 霉素的衍生物.抗菌谱与抗菌作用基本上与红霉素 相仿,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红霉素略差,对嗜肺 军团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强.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 原体、解脲(溶脲)支原体的抗微生物作用与红霉 素相仿或略强.主要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 炎及扁桃体炎.

    作者:王保民;窦传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 26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 肿清除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引流管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并进行康复指导.结果 术后存活 23 例(88.5%),自动出院 2 例(7.7%),术后死亡 1 例(3.8%).生存病例进行两个月随访,完全恢复自理 12 例(52.2%),部 分生活可自理 8 例(34.8%),卧床但意识清楚 3 例(13.0%).结论 通过精心的术后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和病情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了治愈率,对于提高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左卫华;杨晓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心理分析,从而制定出针对患者佳护理方案.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服务中 心 2011 年 1 月至 2012 年 3 月进行治疗观察的 90 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5 例和对照组 45 例,对照组糖尿病 患者只做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基础护理上进行心理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 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 SCL~90 评分及各项生理指标明显具有优越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利于患者身心 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支锦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原料药设备发展趋势与新技术的应用

    我国的原料药设备生产和技术应用与国际高端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提高自身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就要加 强原料药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与国际先进技术逐步接轨,终提高原料药的制造技术.

    作者:许杨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 86 例患者分为优质护理(n=43)和常规组(n=43) 两组.结果 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后,优质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也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两组比较,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增加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魏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探讨银杏叶的生物学研究

    目的 探讨银杏叶的生物学特性,分析银杏叶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方法 对大量成年银杏树和实生苗叶片 形态及叶柄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对银杏叶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分析其主要活性成分,研究其药理作用及临床 应用价值.结果 与结论银杏叶主要为扇形,银杏叶中含有黄酮类、萜内酯类、聚异戊烯醇等多种成分,具有保护中枢 神经系统功能、扩张血管、保护心脏、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作者:张日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52例儿童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 探讨 CVA 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记录 2010 年 9 月至 2011 年 11 月入院治疗的 52 例 CVA 患儿的相关资料,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及时诊治 52 例患者中痊愈 28 例,好转 21 例,无效 3 例,总有效率 94.23%.结论 临床上 CVA 的正确诊断尤为重要,确诊后经过有效临床治疗,患儿大都预后 良好;但是由于误诊使病情延误,疗效往往较差.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在临床药师工作中的应用

    虽然药物经济学发展多年,临床药师进入临床数年,但是两者在合理用药,筛选治疗方案当中都没能发挥协同 作用,本文通过探讨药物经济学和临床药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两者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古丽巴哈尔·卡吾力;王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国产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探讨国产羟乙基淀粉 130/0.4 注射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 法选取我院 2009 年 6 月~2011 年 6 月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 4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3 例,观察组 采取国产羟乙基淀粉 130/0.4 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聚明胶肽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 SBP、DBP、HR 在治疗后 30min、60min、120min 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 产羟乙基淀粉 130/0.4 注射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采取聚明胶肽注射液治疗.

    作者:孙广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巴基斯坦留学生病理学教学初探

    留学生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标志.我校巴勒斯坦留学生招生已有四年,在这期间,留学生的病理学 教学也历经三届,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和认识.

    作者:刘慧萍;葛金文;喻嵘;张国民;雷磊;杨军辉;谭涵宇;肖凡;雷久士;陈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昂丹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观察

    目的 观察 5-羟色胺 3(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恶心呕吐(PONV)的止 吐效应.方法 择期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50 例,随机分成昂丹司琼组,对照组则不使用昂丹司琼.观察比较两组临 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8%,对照组为 7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 于对照组.结论 昂丹司琼的止吐效果确切,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且值得推广应用的止吐药.

    作者:冯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美皮康)治疗压疮的循证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 综合评价软聚硅酮泡沫吸收敷料(美皮康)在压疮治疗中的有效性与经济性.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进 行规范化系统评价,结合临床治疗数据,应用决策树模型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美皮康在产品疗效、综合成本和改善患者疼痛等诸多因素上的表现与传统的无菌纱布相比存在明显优势.

    作者:王宽;韩晟;史录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 CVA 的临床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记录 2010 年 8 月 至 2011 年 9 月入院治疗的 57 例 CVA 患儿的相关资料,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及时诊治 57 例患者中痊愈 32 例,好转 23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6.49%.结论 CVA 正确的临床诊断尤为重要,确诊后经过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儿大都预后良好;若是耽误病情,则疗效差.

    作者:姚心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应用

    通过对阿司匹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分析正确合理使用阿司匹林的重要性.

    作者:耿雪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长春西丁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目的 观察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临床治疗应用长春西丁的疗效.方法 对 100 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 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长春西丁加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在治疗了 3 周、6 周以后欧洲脑卒中评分(ESS)增 分率统计学分析,来观察判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同,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 3 周、6 周以后治疗组 ESS 比对照组 有明显的增高;6 周时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 治疗脑出血 后遗症使用长春西丁能显著提高基本治疗率.

    作者:张成顺;成瑞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68例院外猝死现状分析及急救措施对策

    目的 对院外猝死的现状及救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针对我院救护的 168 例猝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分 析患者的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救治措施.结果 猝死前曾患有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以及风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100 例,占总人数的 59.5%.患者发病的地点主要在家中,猝死人数多是 50~70 岁的老年患者.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 后,168 例患者,有 20 例有效复苏,18 例成功复苏.对复苏成功的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后,仅有 5 例存活,其余死 亡.结论 增强院外猝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其救治措施主要包括:首先,对于老龄、具有危害因素或无显著病史的人 群,应给予预防疾病的技能指导以及医学监护,防止疾病的诱发.其次,加以研究并探讨关于心肺复苏的技术问题.第 三,加强构建及健全院外猝死患者的救护体系,减少影响抢救的因素,为患者的急救赢得宝贵时间.第四,大力普及广 大群众关于心肺复苏的现场救护知识,强化其的救助意识.

    作者:尤茂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诱导期的护理

    目的 帮助患者走出漫长透析的第一步.方法 包括心理护理,血管通路的护理,饮食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护 理能力.结果 帮助患者平稳、安全的过渡到规律透析阶段.结论 经过护理人员诱导期的护理干预后,大多数患者能 平稳地过渡到规律性透析阶段,基本能生活自理,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与社交活动.

    作者:王金红;郭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对欧盟封杀中药的反思——用西药标准规范中药的后果

    一个令中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结果摆在面前: 从 2011 年 5 月 1 日起,中药将不得在欧盟境内作 为药品销售使用,几乎所有媒体都把注意力集中在 痛失欧盟这个巨大的中医药市场上.然而,从真正 的中医角度来看这并不是坏事,这对保护中药资源 有好处.中医就是中医,几千年的临床验证摆在那 儿,它不会因欧盟的禁令而改变.

    作者:辛凯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苏合香丸治疗急性中风108例

    目的 观察分析苏合香丸治疗急性中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 2009 年 1 月至 2010 年 11 月期间 我院收治的 216 名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108 例)和对照组(108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 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苏合香丸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综合疗效对比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有效 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苏合香丸联合常规治疗急性中风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

    作者:冷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分布规律.方法 收集我院 2010 年 2 月至 2011 年 11 月上报成功的 68 例氟喹诺酮类药品所发生的 ADR 报告,采用卫生部 ADR 监测中心的 ADR 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 评价,从 ADR 报告来源、ADR 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过敏反应、光毒性、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其附件,局部与口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肌内注射与静脉注射.结论 应合理使用 氟喹诺酮类药物,并严格掌握其适应症、禁忌证以及其单独和联合用药量,避免不合理联合用药,明确其不良反应的发 生机制,以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薛周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