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宫颈疾病普查中的价值

李彩翠

关键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宫颈疾病, 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宫颈疾病普查中的价值。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将探头轻轻置入受检者阴道后穹隆部,进行纵、横多切面多方位扫查。结果:本组接受检查的1026例妇女中,共检出宫颈疾病640例,阳性率62.38%。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宫颈各层次结构及血流分布状况,对及时发现宫颈病变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妇科普查常规方法。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麻疹15例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麻疹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2005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妊娠合并麻疹患者15例,对其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取对症处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结果:流产4例,早产并新生儿死亡1例,足月剖宫产伴胎儿窘迫2例,新生儿麻疹1例,余7例未见其他危及母婴安全的并发症。结论:妊娠合并麻疹对母儿危害大,必须加强临床护理,重视疫苗接种,以降低孕期麻疹病毒的感染率。

    作者:张瑞华;仇志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异丙酚应用于剖宫产后无痛上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剖宫产后无痛上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宫内留置安舒环的剖宫产后妇女54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放置安舒环前予以米索前列醇和异丙酚,对照组单纯应用米索前列醇,对比分析两组的上环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两组的宫颈扩张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剖宫产后无痛上环术安全可靠,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荣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总结其经验。方法:收治晚期及复发性结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应用治疗晚期结肠癌的药物不良反应较低,近期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晚期结肠癌化疗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康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高频彩超在腹壁疝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腹壁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腹壁疝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其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结果:26例病例中,超声诊断正确24例,漏诊2例,准确率92.3%。结论:高频彩超可以观察到腹壁疝的疝囊大小、疝口位置、内容物及血供情况,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成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吴新财;王颖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微生态制剂联合饮食控制在脂肪肝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饮食控制在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饮食控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9例症状消失,7例轻度,3例中度,1例重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2例腹胀,2例肝区不适,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在微生态制剂基础上联合饮食控制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笑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多轴位点片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轴位点片对肋骨骨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常规胸片未发现或有遗漏骨折的胸部外伤患者50例,在电视监视下多轴位肋骨点片。结果:50例患者X线片胸部正位显示明确骨折18例,多轴位点片明确肋骨骨折27例,胸骨骨折2例,二次复查点片明确肋骨骨折2例。合并气胸3例,肺挫伤5例,皮下气肿3例。结论:多轴位点片明显提高肋骨骨折检出率,与传统胸片比较对肋骨骨折诊断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兵;陈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妇科术后长期保留导尿患者拔管后重置尿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妇科术后长期保留导尿拔管后重置尿管的因素有很多,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了解患者术中情况,有无膀胱输尿管的过度牵拉、压迫、误伤等;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和损伤,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是否掌握留置尿管期间的注意事项及健康知识等。根据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尽量减少拔管后重置尿管的几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颜惠琴;郑珍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或)钙拮抗剂、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胸痛消失48例,胸闷消失48例,心悸消失49例,气短消失49例;对照组胸痛消失39例,胸闷消失37例,心悸消失35例,气短消失3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晶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药对的使用分析

    慢性胃炎临床多见,病程迁延。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浅析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中药对的合理使用,以求抛砖引玉,互学共勉。

    作者:姚永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脉疾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冠心病患者90例,分别实施 CTA与 CAG检查,比较2种检查诊断结果。结果:90例患者行CAG检测得出冠状动脉病变116支,其中轻度狭窄45支,中度狭窄46支,重度狭窄25支。经冠状动脉CTA成像检出病变冠状动脉138支,其中轻度狭窄54支,中度狭窄48支,重度狭窄36支。冠状动脉CTA检测诊断病变显示率明显优于CAG诊断,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测有其无创、高效的优势,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案。

    作者:巩贵宏;张海波;杨建涛;李红梅;徐聪慧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中药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气阴两虚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药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2年9月收治慢性肾脏疾病患者100例,证型分类主证气阴两虚证,兼证为湿浊、水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经过,评价其疗效。结果:100例临床病例,显效9例,有效56例,稳定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结论:中药健脾补肾法可有效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气阴两虚主要症候。

    作者:朱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接受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82例,手术前后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无大出血、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对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其手术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韦丽萍;覃铁连;韩锦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剖宫产术后引产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一种对于剖宫产术后中期引产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2010-2012年收治1次剖宫产术后中期妊娠引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引产;对照组40例,给予利凡诺引产。观察引产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引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及胎膜残留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凡诺结合米非司酮对于剖宫产术后中期引产的治疗相对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悦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征稿通知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穴位贴配合穴位按压缓解产后宫缩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配合局部按压缓解产后宫缩痛的效果观察。方法:2014年1-8月收治分娩产妇100例,按其入科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产后常规宣教、护理缓解产后宫缩痛,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穴位贴敷配合局部按压。统计两组产后24 h、48 h、72 h疼痛评分。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24 h、48 h、72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穴位贴敷配合局部按压能有效降低产后宫缩痛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雪琴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1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推拿、牵引辅助西医西药治疗。结果:162例患者,治愈106例,好转39例,无效17例,有效率89.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理想,避免手术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就诊方便、费用较低、患者容易接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池开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26%,对照组总有效率35.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玉屏风颗粒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维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阑尾炎患者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阑尾炎临床疗效。方法:32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同期选取32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预后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增加,但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减少;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79%,显著低于对照组2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谢立成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超声评分法鉴别诊断胎儿肾积水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评分法诊断胎儿肾积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肾积水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将PAPD、肾实质厚度和肾盂肾盏形态分别进行超声评分并累计每个肾的总评分。根据随访结果将肾积水胎儿分为生理组和病理组,绘制超声评分法两组肾积水的操作者特征(ROC)曲线。结果:98例共108个肾积水,其中79个(78.80%)为生理性,29个(21.20%)为病理性。对于诊断胎儿病理性肾积水,ROC曲线显示超声评分法鉴别诊断肾积水曲线下面积96.4%,其取值6时为诊断病理性肾积水佳截断值,灵敏性81%,特异性94%。结论:超声评分法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胎儿生理性与病理性肾积水。

    作者:吕巧娣;刘淑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20例临床分析

    目的:进一步了解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20例,对其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情况、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和转归等资料进行整理并研究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男19例(95%),女1例(5%);年龄4~73岁,<20岁2例(10%),21~30岁1例(5%),>31岁17例(85%);浸润型肺结核17例(85%),粟粒型肺结核3例(15%),合并胸膜炎2例(10%);痰菌阳性3例(15%),阴性15例(75%),未痰检2例(10%);涂阴重症(空洞型)3例(15%)。治疗方案:采用2H3R3Z3E3/4H3R3方案4例(20%),采用2HRZE/4HR 方案14例(70%),2例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采用2HEZE/10HRE方案,2例(10%)低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方案;转归情况:6个月疗程结束后,治愈2例(10%),完成疗程11例(55%),死亡5例(25%),未好转2例(10%)(中断治疗)。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男青壮年居多,由于免疫力极度低下,易合并其他感染,故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检查表现形式多样,空洞不多见,痰菌阳性率低,患者因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容易中断治疗,死亡率高,治愈率低。因此把握好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时机,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督导管理和及时正确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曾丽芝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